2022年湖心亭看雪授导型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7259269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湖心亭看雪授导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湖心亭看雪授导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湖心亭看雪授导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湖心亭看雪授导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湖心亭看雪授导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湖心亭看雪授导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心亭看雪授导型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模块 4-1 教学设计表学科语文授课年级八(4)班学校南塘中学教师姓名余妮妮章节名称湖心亭看雪计划学时1 学习内容分析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 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学习者分析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这节课内容属于文言文学习,学生基础较差,所以教学上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学目标课程标准: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境交融的境界;知识与技能: 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熟读、美读课

2、文;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想像、揣摩关键字词等方法,咬文嚼字地赏奇景、议“痴”人,悟“痴”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性格,理解作者深层次的“痴”。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赏雪景。通过诵读和赏析课文,在读中思考,赏析的同时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理解作者深层次的“痴”。主要通过讨论和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学生站在作者角度思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设计思路(一)引入“痴”人,导新课师: 杭州西湖自古以来以美景而名扬天下, 文人墨客慕名而来, 纷

3、纷留下颂扬的诗文 . 同学们能不能找出几句描写西湖的诗句呢 ( 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艳晴方好 , 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淡装浓抹总相宜 .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 最爱湖东行不足 , 绿杨阴里白沙堤 .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 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是啊,同学们,当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岱,一起和张岱去湖心亭看雪。板书: 湖心亭看雪(二)朗读课文,整体感

4、知,寻文眼1.请一生朗读课文粗步感知一下课文内容师简评2.再请一生朗读。生边听边思考找出文中“颇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 。(文中开头是说“独往湖心亭”,应该是一个人,可是后文又出现了一个舟子在说话。前文还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师评:同学们眼光好敏锐!名篇名作怎么可以前后矛盾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和张岱商量一下让他改改?引导生进一步思考。3.齐读。找出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的一个词生思考并回答。明确:痴板书: 痴师:对,这个张岱啊,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呆人。大家再自由读两遍,同桌间讨论一下, 他哪些地方表现出特别的呆气了。引导生思考明确:天寒地冻、三更半夜一个人出去看雪。板书: 痴行(三)小组合作,

5、赏奇景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雪景?这样描写雪景有没有特别之处?要求用朗读的形式展示讨论成果。师:那么我们跟着这个痴人一起到了湖心亭后,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雪景?这样描写雪景有没有特别之处?请大家有感情地读一遍。明确:这是一副冰雪弥漫、气势恢宏的雪景图,在这样一个天大地大自我渺小的境界中, 作者最终将自己融进苍茫浩瀚的宇宙中。 (三个“与”连用,量词用得非常小)师:哦,这同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啊!板书:痴景(四)咬文嚼字,议“痴人”师: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课题。 如此美景,张岱为何不写“赏”雪而写“看”雪?不着急,我们往下看,张岱应该会在这

6、段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人的文字中给我们一些暗示。请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思考: 张岱与金陵客、舟子会不会成为朋友?明确:张岱真是个独立特行之人。师:我们现在来看最初我们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楚人数吗?是张岱一不小心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吗?世上居然有如此痴人,视世俗世界而不顾,一心要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可是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如此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会不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为何?。师:当时他会是怎样的表现?生想象回答(五)总结拓展,悟“痴”情:师:此时此

7、刻,他心里会说什么呢?生思考师:开始上课时,老师说张岱心中有寒冰,同学们,找找这个迷,就在全文第一句第一个词语,还有注释一。生再想象,用上句式:他想:师:同学们,老师非常佩服你们。师:这样的张岱,在天寒地冻半夜三更起来到还是想赏雪的吗?他想干什么?明确: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哪里是来赏雪的?他是半夜起来散心的!师: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透过痴行痴景触摸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 我们终于明白在题目中他为何不用“赏”而用“看”了。他想用这个“看”字,让我们看到他对故国的一往情深在一开篇就跃然纸上;他想用这个“看”字,让我们看到一个虽然不是朝廷命官,却有着比朝廷命官更为自觉地民族意

8、识的张岱;他想用这个“看”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寻常的人,在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里的那种不一般的“痴”,在这种“痴”中还有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板书:痴心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他们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来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来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 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不仅仅是寄情于山水,而且是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让我们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那首江雪。(师生齐诵江雪)最后,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将课文朗读一遍。(在

9、配乐朗诵中结束)依据的理论新课标理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文言文诵读读准字词,读准节奏、语速、轻重音多媒体显示重要句子朗读使用多媒体显示出演示文稿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更形象的,更直观的感受雪的世界和作者心境。理解文章大意,欣赏雪景诵读,思考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图,分析个别字词多媒体显示文本,展示白描图片,举例展示使用多媒体显示出演示文稿的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

10、生活动设计意图导人新课3 分钟通过回忆以往知识,提问、朗读,引出主题回忆并回答教师通过回顾以往学过的诗歌,引起学生兴趣,导入课文。讲授新课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寻文眼10分钟1. 请一生朗读课文粗步感知一下课文内容师进行简评2.指导另外一个学生朗读。生边听边思考找出文中“颇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 。一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学生粗步感知课文再请一学生在第一个学生的基础上朗读,其他学生边听变思考提高朗读水平和对文本的解读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 提问:找出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的一个词

11、齐读课文,找出概括张岱形象的一个词,思考并回答小组合作,赏奇景10 分钟提问引导: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雪景?这样描写雪景有没有特别之处?过渡,提问引导:那么我们跟着这个痴人一起到了湖心亭后,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雪景?这样描写雪景有没有特别之处?请大家有感情地读一遍。学生小组讨论,之后用朗读的形式展示讨论成果。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雪景的语句,并进行赏析,说明原因小组合作,培养团体合作能力,通过讨论,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咬文嚼字,议 “痴人”10 分钟小结,提问:为什么是看雪而不是赏雪?再请一名同请生找出相应的句子暗示是看雪而不是赏雪的。深入文本,通过文本,走进作者内心世界精选学习资料 - - - -

12、-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学读,其他同学思考:张岱与金陵客、舟子会不会成为朋友?引导学生思考原因。学生思考并回答总结拓展悟“痴”情10 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此时此刻,他心里会说什么呢?想些什么?引导生生再想象,用上句式:他想:小结思考此时作者心中会想些什么?想象,拿出纸笔, 用上句式:他想展示想象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性格,理解作者深层次的“痴”小结2 分钟引导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在朗读中结束,让学生意犹未尽课堂教学流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图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基本实现了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团体合作能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初衷。在教学中学生能主动学习,自觉地从文本走进作者内心深处,从中再走出来,较好地做到了知识的迁移。但是由于这课本身为文言文,而作为“遗民”的张岱,其内心深入的东西想挖掘的实在太多,而这趟课由于引导的不够恰当,感觉再往里面挖掘的东西还是少了点,当然,这和学生的学情也有一定关系。专家点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