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2).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3087016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2).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陈志刚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本义和宗旨。历史的长河,留下了许多中外教育家关于素质教育实践的闪光足迹。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是一位践行素质教育的伟大先驱。尽管孔子的教育思想代表一定的阶级利益,但他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与经验,理当借鉴与运用,不应烙上阶级的偏见。毛泽东同志讲过:“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一份珍贵的遗产。”因此,批判地研究和继承孔子的十大素质教育思想,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大有裨益。 一、“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观孔子学成,顺应民意,设立私学。他的主要办学主张是“有教无类”。所谓“有教无类”,就是在办学招生和教学对

2、象上,打破西周时期贵族垄断、学要官府的格局,扩大受教育层面,不分出身贵贱、智愚,不分国界、行业,不分长幼、种族,愿读者均可入学,要让更多的人得到教育。他说“只要好学者,孔丘都愿收为弟子”。这样,既利于“文化下移”,又利于“举贤”。因此,孔子兴办了当时最大的、最有影响的私学教育,并在为期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中,进行“复礼”与“仁政”的讲学,为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培养了大批“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主张,虽然局限于封建社会民女不能受教,但它依然闪烁着教育的享有权利和教育为民的伟大思想。这与当今倡导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全民教育观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做法是致的。 二、“全面发

3、展”的育人观孔子学识渊博,精通“六艺”,品质高尚。他的育人观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圣人。他十分强调人的性情、道德与人格修养。他认为,完善的人格,应是表里和谐统一,智、仁、勇兼全的。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从讲学内容看,“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孔子世家),他强调学习要包括易、春秋在内的“六经”,只是鄙视“学稼”“学圃”。从学习要求看,孔子教育弟子要广泛地学习“六艺”礼、乐、射、御(驭)、书、数。这是古代学子必须掌握的六种步入上层社会的基本技能。礼,就是秩序,上至朝廷君臣的礼仪、尊贵卑贱的次序,下及黎民百姓的车马、衣服、住房、饮食以及婚丧嫁娶制度的等级划分;乐,

4、即音乐,是用来体现美德,感化百姓的;射,指射箭;御,指驾车、骑马;书,指书写(法);数,指算术。从教育效果看,孔子在四十余年的办学与讲学中,不但推动了“学移民间”的平民教育潮流,触动了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而且“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世家)。从科研角度看,孔子把自己体验和所收集到的历史文化材料,精心加以整理,先后修编了诗、书和春秋等书籍,促进了百家争鸣和学术繁荣。自汉以后,孔子学说被奉为儒家经典,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论语记有孔子的谈话及他与门人弟子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纵观孔子的教育生涯,足见孔子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火花尽管当时没有素质教育的说

5、法,但这与当代素质教育中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育人观是一脉相承的。 三、“德育为首”的品质观 在多育并举的意识上,孔子同样是把德育放在首位的。他赞南官适是“尚德”的君子,表扬颜回能“三月不违仁”。他的弟子曾参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这说明孔子的教育目的对他的弟子是产生积极影响的。 孔子的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仁礼、忠恕、孝悌、信实、恭俭、择友、改过等。 “仁”是孔子全部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伦理规范,是一切道德的总和。“仁”的简要概括是“爱人”,就是对别人有同情心,有关心他人的真实感情;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礼”是一定的社会制度、秩序与行为准则仪

6、节。“仁”和“礼”的关系是:“仁”属于主观道德情操,它必须体现在行为之中,才能发生作用和影响;而行为表现,必然要有一种形式、秩序,这就是所谓的“礼”。孔子说,要“为国以礼”。 “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要求学生做到对己要严格,对人要宽惠,即“取自厚而薄责于人”。 “孝悌”是仁的根本。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君子务本,本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能孝于亲,就能忠于君;能悌于兄,就能顺于长。他认为:“其为人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孔子的弟子曾参还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信实”即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

7、“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忠信,行笃敬”。 孔子教人要恭敬、谨慎、知足,要重视俭约,不放纵,不自求安逸。 孔子认为“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结交这样的朋友才可以取善辅仁;结交朋友一定要注意对自己的影响。 孔子说:“过则勿惮改”。因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总之,孔子强调品德修养和锻炼。他把对弟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比文化知识教育更重要的地位,视品德重于才能,并要求学子在实际生活中强化品德修炼,做到行为规范。可以说,这是中华教育的优良传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所以,我们说:“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是重要的素质”。我们教育

8、孩子从小就要有爱心,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要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有上进心,勤学多思,苦练多做,“自强不息,奋斗不止”;要有正直真诚、勤俭节约、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和谐相处等良好的品德与意志。这样,他们长大后,也许就不会对必要的社会道德产生“抵牾”的逆反心理,以达到培养一代新人的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孔子承认个性差异,强调教育的内容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实行因材施教。孔子因材施教,大量地体现在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解答他们的疑问,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他所创立的这一教学原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宋代教育

9、家朱熹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论语集注),肯定了因材施教这个原则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孟子将孔子因材施教的方法,具体化为五种,他说:“君子用的教人的方法有五种:有像及时雨那样滋润万物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还有以流风余韵为后人所私自学习的。这五种便是君子教育的方法。”(尽心上)因材施教的原则与方法,经过历代教育家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乃至东方各国,二千多年来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即使在班级授课制确立之后,它仍然是重要的教学原则。当今所谓的“分层教学”、“培优扶困”和“走班教学”“分类推进”等做法,以及“个性化”教育思想,不正是源于“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吗? 五、“启发式”

10、教学的方法观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教学生未到想求通达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未到学生想说出来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如果教给学生正方形一只角,他都不能由此推知其它三角,便不再教下去了。这样做是符合人们的学习认知心理的。在运用启发式讲授和回答问题时,要着重培养学生概括、推理的能力,对于那种“举一隅不能以三隅反”的、不开动脑筋的人,宁可暂时停下不教,让他自己去体会、领悟,自已得出结论来。更要进一步从学习方法上、从启发心智上,培养学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告诸往而知未”的概括、推理、类比和判断能力。同时,还要重视

11、师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在学习上,教师固然是引路入,但学生却都是有实践经验的勇士。因此,师生之间各尽其能、各尽其长,彼此启发必会相得益彰。从思维论角度看,启发式教学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思考,有创见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它被称之为课堂教学方法中的“灵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六、“温故知新”的认知观人们的学习总是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不断转化和推进的过程。由于知识本身有其严密

12、的系统性,所以在教学上必须正确解决知识的新旧之间的逻辑联系问题。在教学上,孔子首先强调要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孔子由近及远的具体做法是“能以近取譬”,就是用学生们日常熟悉的事物作比(譬)喻,来说明较深远的抽象的道理。孔子多次谈到水具有“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这种特性,就是说水的行程,先填满了低洼之处,才继续奔腾向前,一泻千里,注入大海。善于教人的,必须循之有序,先传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完完全全了然于心。其次,孔子认为掌握知识必须由博反约。博是拓宽知识基础,约是概括归纳提高,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博,就不能正确地概括归纳,就谈不上约;相反,没有约,不把知识进行抽象、

13、概括、综合、归纳,形成基本的概念、思想和观点,那么知识是零碎的、杂乱的。在掌握一定可靠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概括推理,产生新的认识和判断,这才是有效的认知。同时,还要把广博的知识进行综合归纳,用一个基本的思想观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一体,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建构知识的系统化,从而让认识理性化。 七、“博学”过程中的学法观 孔子认为,博学的方法是:多学、多闻、多看、多记、多思。 多学就是要博览群书。他说:“君子博学于文”(雍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述而);“视思明”、“听思聪”(季氏)。在多学、多听过程中,孔子认为必须同时进行记忆,即“默而识

14、之”。 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爱学的人必须抱着眼睛向下的态度,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治长);“疑思问”(季氏)。 在学习过程中,更要做到学思并重,学思结合。学为第一,思是在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制作,使得知识深刻化、条理化,实现认识的飞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王夫之对孔子的这一思想作了很好的阐发:“致知之道有二:曰学,曰思,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助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四书训义卷六)。由学而思而行,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

15、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八、“叩其两端”的“破题”观 孔子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叩其两端”的分析破题法。孔子说:“吾有知乎?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叩其两端”即向问题者层层推向事情的正反(或条件与结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寻找解决矛盾(问题)的媒介(方法),“竭焉”说是得到答案。孔子采用这种反诘法,和学生一起反诘推问,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起了很大作用。我们常说的“看两头凑中间”,“由已知想可知,由未知想需知”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正是孔子的“叩其两端”的体现。显然,孔子“叩其两端”的思想正是辩证法的缩影,是素质教育的活教材。 九、“以身作则”的师道观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在为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审美等方面的素质时,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师道素质。孔子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被誉为“万世师表。”他对学生的教育,一部分是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即“言传”,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他的“身教”。孔子的勤奋好学,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孔子的正直、善良、孝道、谦逊、有礼,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以及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真诚,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孔子的师道准则是:1、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