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人士康复中心建设新建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27184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3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残障人士康复中心建设新建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残障人士康复中心建设新建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残障人士康复中心建设新建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残障人士康复中心建设新建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残障人士康复中心建设新建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残障人士康复中心建设新建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障人士康复中心建设新建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残疾人康复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11.2 承办单位11.3 项目建设地址11.4建设内容11.5 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11.6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1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32.1概况32.2 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42.3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62.4项目建设背景72.5存在的问题82.6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第三章 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113.1 项目建设地址113.2 建设条件113.3 项目选址12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134.1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134.2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134.3 建筑方案144.4 结构工程设计164.5 给排水工程设计

2、174.6 电气工程设计20第五章 技术条件及外部环境的可行性225.1 技术条件225.2 外部环境的可行性22第六章 节能节水措施246.1 节能、节水的原则和要求246.2 项目能耗、水耗分析256.3 节能25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277.1 环境保护标准277.2项目主要污染源277.3项目建设与营运对环境的影响分析287.4 环境保护措施307.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3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消防358.1 主要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因素358.2 安全卫生防范措施358.3 消防标准及规范368.4 消防措施36第九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379.1 组织机构设置379.2 项目的资金

3、管理379.3 项目的建设管理37第十章 项目建设周期及工程进度安排3810.1 项目建设周期3810.2 保证进度措施38第十一章 招投标方案3911.1 总则3911.2 招标内容39第十二章 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4212.1 总投资估算4212.2投资估算4212.3投资估算结果4312.4资金来源43第十三章 投资效益分析4513.1经济效益分析4513.2社会影响分析4513.3社会风险分析46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4743 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XXX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1.2 承办单位XXX残疾人联合会。1.3 项目建设地址拟建地点位于XX新区。1.4可行性研究编制单

4、位编制单位:陕西永安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证书号:XXXX1.5 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XXX万元,申请上级补助资金XXX万元,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XXX万元。1.6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1.6.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陕西省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无障碍建设检查办法(4)咸阳市残疾人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5)承办单位关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6)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的规定(7)项目单位关于编制可研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1.6.2研究范围(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建设目标及主要内容;(3)建设规模的确定;(4)工程建设方案

5、;(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2.4项目建设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还存在着体系不完备、覆盖面较窄、城乡区域差别较大、投入不足、服务设施和专业人才队伍匮乏等问题,难以有效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特殊困难和基本需求。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困难的社会群体,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重点人群。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是中发20087号文件的核心内容,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帮助残疾人改善基本生活条件、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6、实现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根本举措。当前,国家正在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务求实效。2.6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到2015年,建立起残疾人“两个体系”基本框架,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残疾人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残疾人“两个体系”更加完备,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残疾人都能得到基本公共服

7、务,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和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少年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残疾人文化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参与社会更加广泛,普遍达到小康水平。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将残疾人纳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研究制定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和需求的社会保障政策措施,扩大残疾人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待遇。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规划和制度建设,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发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无障碍、文化体育、维权等专项服务,不断扩大残疾人服务覆盖面。制定、完善残疾人服务机构建设、服务、技术和绩效考核标准,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和评价

8、机制,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全面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发挥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特教机构、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残疾人福利机构等的作用,形成社会化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全面开展康复医疗、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心理辅导、康复转介、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和咨询等康复服务。加强省、市、县三级专业康复机构的建设,省、市级专业康复机构要建设成为当地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示范窗口、技术资源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县级康复机构要开展残疾人需要的康复服务和社区康复指导。未建立

9、专业康复机构的县的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要充实康复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发挥对城乡社区康复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开展社区康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根据康复服务需求设立康复室,开展康复训练、家庭病床、转诊随访、亲属培训和健康教育等服务。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室,开展康复治疗与训练、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临床研究等工作。制定完善聋儿语训、脑瘫、智力残疾、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方面的专业康复机构建设标准和康复技术标准,推进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康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完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完善以特殊教育

10、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内容,建立完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以社区教育、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对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等实施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举办专门招收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康复教育学校。依托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福利机构和学前教育机构开展学前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做好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转移衔接服务。依托各类教育培训、文化服务和残疾人集中就业机构,大力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级中等以上教育。有条件的设区的市和特殊教育学校举办残疾人高中

11、阶段教育。加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特殊教育学院(专业)建设,拓宽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和职业学校联合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实训基地等资源共享。鼓励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院)、职业学校及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建立残疾人职业培训补贴与培训质量、一次性就业率相衔接的机制。合理配置特殊教育资源,加强特殊教育研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力量培训,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加强特殊教育学校规划和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在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社区教育、家长培训、选派巡回教师等工作中

12、的作用。(三)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落实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安置残疾人单位税收优惠、残疾人个体就业扶持、政府优先采购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的产品或服务等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政策,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等政策。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按规定安置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职工,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提供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在晋职、晋级、评定职称、报酬、社会保险、生活福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妥善解决残疾人劳动争议,依法维护残疾人劳动就业权利,切实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就业机会。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是公共就业服务

13、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省、市、县三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建设,将其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统筹管理,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指导和委托下,综合管理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为用人单位提供就业信息发布等支持性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适应评估、就业和失业登记等就业服务;开展盲人按摩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引导、支持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统一服务对象、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机构标识、统一人员标准和统一服务准则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残疾人服务窗口和服务项目,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将残疾人就业

14、信息纳入其中,实现资源共享。(四)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服务,促进残疾人脱贫。政府有关部门要将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对象予以扶持,农村金融机构要向残疾人提供方便可及的金融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等要加强对残疾人的帮扶。充分发挥县乡两级残疾人服务社的作用,依托政府有关部门、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家庭副业等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提供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帮助农村残疾人获得扶贫贴息贷款,保障农村残疾人充分享受各项惠农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推动残疾人扶贫开发政策与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有效衔接。(五

15、)健全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居家助残服务。建立健全以省级或省会城市托养服务机构为示范、设区的市和有条件的县托养服务机构为骨干、乡镇(街道)和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为主体、居家安养服务为基础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为精神、智力残疾人和其他各类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职业康复、辅助性就业和工疗、农疗、文化体育、心理疏导、娱乐等服务。省级托养服务机构负责全省托养工作的服务示范、业务指导和培训;设区的市和县级托养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和急需的托养服务,对日间照料和居家安养服务进行指导。乡镇(街道)、社区依托社区服务设施、福利机构开展日间照料等服务,以多种形式支持残疾人居家安养。实施好“阳光家园”计划。(六)加快推进无障碍建设,方便残疾人生活。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质量。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修订完善无障碍相关标准、规范,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