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活动:三只羊(中班)一、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尝试复述主要情节2、理解形容词:大、中、小,;象声词:的嗒、踢托、笛度;动词:撞、顶、滚、摔3、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二、活动准备三、活动过程1、活动引入打开课件,展示有三只小羊的图片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引导幼儿观察三只羊的特征,根据他们的体型大小分别说出大羊、中羊、小羊,并在PPT上一一显示出来)师: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三只羊》的故事2、完整讲述教师结合PPT完整讲述故事内容,讲的过程中注意大、中、小的重音变化,强化三只羊走路时分别对应发出“的嗒”、“踢托”、“笛度声”以及形象表现“撞”、“顶”、“滚”、“摔”等动词3、回忆分享回忆:请幼儿讲讲自己在故事中听到了什么内容,师:这个故事叫什么?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协助幼儿对应三只羊不同的形态、颜色,尝试模拟出三只羊走路时不同的声音,讨论为什么小羊用“撞”、中羊和大羊用“顶”复述:根据前面的回忆再现总结,请幼儿尝试大体讲出完整的故事情节4、经验学习请幼儿说说自己从这个故事里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最后三只羊能够一起在山上吃草,知道团结就是力量等精神四、活动延伸 结合这个故事,设计区角活动,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制作山坡、草地、山洞等故事背景,然后制作大羊、中羊、小羊和大灰狼的头饰,提供机会让幼儿自己扮演故事中的情节,体验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特征和情绪体验。
故事文本:在一座山脚下,有三只羊一直是大羊,一直是中羊,一仅仅小羊它们上山去吃青草 山上有一个山洞,洞里躲着一直大灰狼有一天,小羊上山去吃草,它“的笃,的笃”地走上山,大灰狼听见了小样的脚步声,就在山洞里问:谁呀?”小羊说:我是小羊大灰狼问:你来干什么?”小羊说:“山来吃草大灰狼恶狠狠地说:我要吃掉你!”小羊听了很害怕,就赶紧往山下逃中羊也上山去吃草,它“踢托,踢托”地走上山,大灰狼听见了中羊的脚步声,就问:谁呀?”中羊说;“我是中羊大灰狼问:你来干什么?”中羊说:上山来吃草大灰狼恶狠狠地说:我要吃掉你!”中羊听了很害怕,也赶紧往上下逃小羊、中羊在山脚下碰见了大羊,告诉大羊说:“不能上山去吃草了,山上有一个山洞,洞里有一只大灰狼,它要吃掉我们大羊说:“别害怕,我们一起上山去,要是碰见大灰狼,小羊能够用头撞,中羊和我们一起用角顶,让大灰狼滚下山去,摔死它!”小羊和中羊听了,都说:“好!” 三只羊就一起上山了,大羊“笛度,笛度”地走在最前面,中羊“提托,提托”地跟在后面,小羊“的笃,的笃”地走在最后面大灰狼听见三只羊的脚步声,问:“谁呀?“三只羊一起说:”我是大羊“,“是中羊”,“是小羊”,大灰狼问“你们来干什么?”三只羊一起说:“我们来吃草。
大灰狼恶狠狠地说:“我要吃掉你们!”说着,从洞里窜出来,向三只羊扑去三只羊一起对付大灰狼,小样用头撞,中羊和大羊用角顶,它们一起把灰狼撞倒,大灰狼滚下山去摔死了三只羊高高兴兴地在山上吃青草内容分析: 这是一个情节性比较强的故事,重复出现的故事情节和对话便于幼儿理解并复述故事内容故事中使用了很多形象生动的形容词和动词,需要幼儿结合情境理解,比如大灰狼重复出现的“恶狠狠”的语气;动词的使用和故事细节吻合得很好,比如小羊没有角,在对付大灰狼的时候只能用“撞”,而中羊和大羊有角,要用“顶”;用“滚”、“摔”表现大灰狼被打败后的狼狈样子,画面感很强另外,小羊和中羊听到大灰狼的恐吓后都非常害怕,他们友好地劝告大羊不要去冒险,但是勇敢的大羊却提出他们一起上山对付大灰狼,最终获得了胜利,其中萧炎、中羊、大羊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正义者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大从而获得胜利,这些正能量精神对于幼儿感受这个故事也很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