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鸡西GDP与税收收入现状分析-孙吴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2KB
约9页
文档ID:530040901
鸡西GDP与税收收入现状分析-孙吴_第1页
1/9

第五期孙吴县统计局2015年 7月 28日孙吴县 GDP 与税收收入现状分析GDP、税收收入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它们之间存在内在数量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 如何理性认识、 准确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及彼此影响规律,对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孙吴县 GDP与税收收入现状近年来,我县注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采取综合性的宏观调控手段,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在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下,正向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我县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从表 1 可以看出,我县的 GDP在 2008-2014 年经历了几个大的飞跃, 从 GDP总量来1看, 2008 年地区生产总值 (GDP)仅为 53948 万元,二年后即2010 年达到 77054 万元,2011 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 GDP)首次接近 10 亿元大关,实现 94041万元,同比增长 13.1%,2012年达到 113559万元,同比增长 13.3%,2014 年 GDP达到 139167 万元,同比增长 8.5%,这标志着我县综合经济实力跃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税收收入也迅速增加,从表 1 可以看到,我县的税收在 2008—2014 年这一阶段也经历了几个大的飞跃,从绝对数总量来看, 2009 年首次超过 3000 万元,二年后即 2011 年到了 7029 万元, 2014 年过亿大关,从税收增长率来看,该指标基本保持在两位数,与 GDP增长率相比, 2008 年以来,除 2009 年、 2012年外,其余年份税收增速均高于 GDP的增速。

从相对数看,税收收入占 GDP的比重即宏观税负(宏观税负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通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税收总量占同期 GDP的比重来反映 宏观税负 =税收收入 / 国内生产总值)大体上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表 12008-2014 年 GDP与税收收入相关数据表单位:万元、 %年 份GDP增速税收收入增速宏观税负20085394818.5288028.25.320096362418338417.55.320107705415.2523854.86.820119404113.1702934.27.5201211355913.3774610.26.820131268578.1901916.47.120141391678.51050216.47.52二、存在问题1 、产业结构影响经济与税收收入的同步增长既然税收收入来源于经济, 我们初步可以判定二者同步变化,如图 1 可以很直观的看出 2008-2014 年 GDP和税收收入总量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两者的发展变化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地区 GDP 的大幅增长必然带动税收收入的同比例或高于 GDP 增幅的增长,但是这一规律也是有变化的, 从图 2 也可以看出 GDP增速和税收收入增速之间相关性并不绝对。

图 12008-2014 年 GDP 与税收收入数据表GDP(万元)税收收入(万元)1600001200014000010000120000100000800080000600060000400040000200002000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年份GDP税收收入图 232008-2014年GDP与税收收入增速情况增速( %)60504030201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年份GDP增速税收收入增速导致以上问题的诸多原因中除去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产业结构占主要地位, 我县经济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影响 GDP和税收收入总量第一产业不征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只对烟叶课税,提供的税收则较小, 而农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 在经济发展中占有半壁江山的地位,第二、 三产业是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工业和批发零售业征收增值税,部分产品征消费税,我县工业企业较少,二产所占份额多年以来维持在 15%左右,龙头企业较小,拉动能力较弱,三产中有五个行业与税收收入不相关,科学、水利、教育、卫生、公共管理属于非营利性服务业,这些行业为社会提供服务,并不以营利为目的,提供的税收很少, 2014 年五个行业占 GDP的比重为 19.4%,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 55.5%,这些行业的发展与税收收入增长没有相关性。

4我县三次产业情况如表 2 所示表 22008-2014 年三次产业占比情况单位:万元、 %年 份GDP第一产业占比第二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2008539481839134.1840315.62715450.32009636242446038.4920014.52996447.12010770543041239.51202915.63461344.92011940414145344.11390814.83859041.120121135595742050.61603714.11010235.320131268576418850.61735713.74531235.720141391677185351.61876813.54854634.9通过对三次产业结构相关数据资料的对比,我们发现我县产业层次较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高,第二产业还不够壮大,第三产业欠发达,三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很多行业的发展受到制约,还是以非营利性服务业来带动三产的发展, 也是影响税收的重要原因 以 2014年为例,如表 3 所示,2014 年我县三次产业比例为51.6 :13.5 :34.9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71853 万元,同比增长 10%,拉动 GDP增长 4.5个百分点,提供税收 24 万元,同比增长 140%,占总税收的 0.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8768 元,同比增长 10.9%,拉动 GDP1.7个百分点,提供税收 4059 万元,同比增长 16.9%,占总税收的 38.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48546 万元,同比增长 5.9%,拉动 GDP增长 2.4 个百分点,提供税收 6419 万元,同比增长 15.9%,占总税收的 61.1%。

5表 32014 年三次产业及税收情况位:万元、 %绝对值占比增速拉动 GDP百分点税收(万元)占比第一产业7185351.6104.5240.2第二产业1876813.510.91.7405938.6第三产业4854634.95.92.4641961.1除上述原因外,所有制结构也会导致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差异,近年来,尽管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和外经外贸都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与其他发达地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特别是民营经济起步较晚, 目前尚未进入税收的丰产期2、税收弹性不稳定,不利于经济发展税收增长弹性是指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税收弹性系数则是指税收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 取决于作为分子的税收收入指标和作为分母的经济指标变动的相对水平 因此,在不考虑非正常税收因素的前提下, 税收负担变动与税收增长弹性的关系为: 从绝对量上看:当本期的税收增长弹性 >1 时,说明富有弹性,税收的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长;当本期的税收增长弹性 =1 时,说明税收负担与前期持平,税收的增长与经济的增长同步;当本期的税收增长弹性 <1时,说明缺乏弹性,税收的增长慢于经济的增长如图 3 所示6图 32008-2014 年税收弹性变化图4.003.613.503.002.612.502.002.021.931.50 1.521.00 0.970.770.500.00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税收弹性从图 3 看出,除 2009 年、2012 年以外,税收收入对 GDP的弹性系数都在 1.0 水平线以上波动,说明税收收入与 GDP之间富有弹性,税收增长相对于经济发展波动性较大,表现为在经济增长较快的年份,税收收入增长更快,而在经济增长相对放缓的年份,税收收入增速放缓的更加明显, 原因在于经济增长较慢的年份, 往往伴随着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