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文言文背诵模拟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 总分:______分 姓名:______一、 默写1.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戏儿应声答曰:“君平何姓?”2.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无固也,无必也3.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4.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5. 书戴嵩画牛曰:牛耕且行,求水于河时郑威在旁曰:“此画斗牛也二、 填空1. 《杨氏之子》中,杨氏子的回答“此是君家果”巧妙地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既表现了机智,又不失礼貌2. 《手指》一文,作者以拟人的手法,写了五个手指的______、______和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的人生态度3. “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描绘了乡村儿童______的景象4. 《书戴嵩画牛》中,郑威认为戴嵩画的是斗牛而非耕牛,是因为画中的牛“______,______”,这与牛“______”的本性相悖5. “______,______”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君子的行为不应有任何偏私和固执三、 选择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 孔君平诣其父(拜见) B. 手指不相能也(互相) C. 宫使驱将惜不得(可惜) D. 牛耕且行(并且)2. 《杨氏之子》这则故事主要告诉我们(______) A. 要尊敬长辈 B. 要机智勇敢 C. 要有礼貌 D. 要热爱学习3. 《四时田园杂兴》(其七)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______)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4. 《书戴嵩画牛》这则短文启示我们(______) A. 要善于发现美 B. 要认真观察事物 C. 要谦虚谨慎 D. 要勤奋好学5.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体现了学习态度中的(______) A. 专注 B. 勤奋 C. 虚心 D. 坚持不懈四、 翻译。
1. 请将《杨氏之子》中“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翻译成现代汉语2. 请将《四时田园杂兴》(其七)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翻译成现代汉语五、 阅读与理解《手指》节选:五根手指,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脾气,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然而,这五根手指,虽然常常在暗中争斗,想要表明自己的重要,但是,如果失去了其他四根手指的配合,即使有一根手指再强健,也是无能为力的1. 文中作者将五根手指比作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 从选文可以看出作者对五根手指持什么态度?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试卷答案一、 默写1. 君平何姓2.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无固也,无必也3.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4.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5. 书戴嵩画牛曰:牛耕且行,求水于河时郑威在旁曰:“此画斗牛也二、 填空1. 借代2. 形状、性格、姿态;团结友爱(或:互相合作、和睦相处)3. 昼出耘田夜绩麻;乡村童稚4. 目似瞑,意欲睡;力虽甚劲;耕且行5.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 选择1. C2. B3. B4. B5. C四、 翻译。
1. 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 解析思路:翻译此句需注意“未闻”意为“没有听说”,“是”在此处表判断,“夫子”是古代对别人的尊称,相当于“您”将古文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达出来即可2. 小孩子还不会去从事耕作和织布这些农活,也在桑树的阴凉下学习种瓜 * 解析思路:翻译此句需注意“未解”意为“不懂、不会”,“供耕织”指“从事耕作和织布”,“傍”意为“靠近”,“桑阴”指“桑树的阴凉处”准确理解词义并流畅地用现代汉语表达五、 阅读与理解1. 比作五根手指;它们之间既有竞争(争斗),也有互相依存、配合的关系 * 解析思路:根据选文第一段“五根手指,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脾气,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知作者将五根手指比作自身;根据“然而,这五根手指,虽然常常在暗中争斗,想要表明自己的重要”可知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根据“但是,如果失去了其他四根手指的配合,即使有一根手指再强健,也是无能为力的”可知它们之间又需要互相依存、配合2. 作者对五根手指持团结友爱、互相配合的态度启示:团结就是力量,个体只有融入集体,与集体其他成员团结协作,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一个班级、一个团队都需要成员之间的互相配合才能成功 * 解析思路:根据选文最后一段“然而...也是无能为力的”可知作者强调五根手指需要配合,体现了团结友爱、互相配合的态度;启示题需要结合选文主旨和自身理解作答,选文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启示可以从团结协作、集体力量、个人与集体关系等方面谈,并结合简单实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