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排水初步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09889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排水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市政排水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市政排水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市政排水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市政排水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排水初步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排水初步设计说明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概述1.1 项目概况25.1水土保持51.2 设计依据2 5.2环境保护措施 1.3 相关规 2 5.3环境监测562 .项目区概况25.4环境管理62.1 地理位置25.5环境评价62.2 气象水文26.问题及建议72.3 工程地质23 .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33.1 排水现状.33.2 排水存在的主要问题34 .工程设计34.1 排水体制.3.4.2 雨水管网设计34.3 污水管网设计34.4 管线标准横断面布置44.5 排水管材选择4.4.6 管道接口形式4.4.7 雨、污水管道基础44.8 管道附件44.9 工艺技术要求44.9.1 地基条件44.9.2 施工安装注意事项44.9.

2、3 雨水、污水管道闭水试验55 .沿线环境保护设施及评价1.1项目概况1.概述2.1地理位置2.项目区概况(GB50788-2012)(GB50013 2006)(GB50014- 2006) (2016 年版)(GB50289-98)(GB50282-98)(GB50318-2000)(GB50332-2002)(GB50268-2008)(GB/T 11836-2009 )(GB50069-2002)(GB50011-2010)本项目金牛路南段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位于市梓潼县;本次雨水管道改造工程全长321m,管道走向由东向西方向延伸;工程采用d800mmII级钢及混凝土管收集道路周边雨水集

3、中流向下游排洪渠,解决道路积水问题。1.2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委托合同;2梓潼县市政排水规划;3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图纸等;4建设单位提供工程区域地形图;5市基础设施专项规划(雨污水工程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505);6拟建项目工程勘察报告;1.3相关规1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2室外给水设计规3室外排水设计规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5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7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9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11建筑抗震设计规拟建项目位于盆地西北部,所在围为北纬31263130东径104

4、30404043之间。路线行政辖区隶属于市梓潼县,路线海拔高度为450m-500m。地貌以河谷平坝为主,地势平坦,地质构造单一稳定,属扬子地台川中台,拗区边缘地层平坦无滑坡。1.2 气象水文工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夏秋多雨,冬春干旱,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3C,年日照1298.1小时,年无霜期272天,年平均降雨量963.2毫米,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9%年平士雾日51天。年均气温在164c左右。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c以上持续235至251天;最冷月平均气温3.9C至5.7C,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4.2C至26C;极端最低气温-4.8C7.3C,极端最高气温36.1C至37C;无霜

5、期252至300天;年日照时数在927.7至1376.7小时之间,相对湿度全年平均为70%80%之间,风向以偏北风和东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在0.8至1.6米/秒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25.8mm至1417mm之间,有年、季、月降水量分配不均和变化率大的特点。1.3 工程地质工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地层的填土、含卵石粉质粘土,侏罗系上统七曲寺组(J3q流岩,现从新至老分述如下:第四系土层类(Q4):填筑土(Q4ml):沿公路路面围分布,由碎石土组成,厚度0.20.4m左右,其部分路堤填筑段较厚,在2.0m左右,主要分布在现路面处。底部主要由含少量卵石的紫红色粉质粘土组成,卵石粒径变化较大,一

6、般25Cm,个别大于10Cm,含量2030%,有成团富集现象,粉质粘土紫红色,可塑硬塑状,个别含水量大的地段呈软塑状。局部个别地段有碎砖块等建筑垃圾,个别地段见到少量的塑料袋等生活垃圾。该层均匀性差,含水量、状态及包含物等变化大。现场标准准贯入试验N=8.012.0击,离散性较大,承载力变化也大,呈松散状。含卵石粉质粘土(Q4fgll):主要分布在填筑土的下面,紫红色,可塑硬塑状,均匀性较差。卵石含量2030%,卵石粒径2.05.0Cm,个别大于10.0Cm,卵石不连续接触。偶见黑色碳质条带及钙质、砂质包裹体、少量的暗色铁镒氧化物斑点。无摇震反应,韧性中等,有光泽反应,干强度高。含水量大于35

7、%液性指数IL=,现场标准准贯入试验N=10.014.0击,承载力较差,厚度变化大。侏罗系上统七曲寺组(J3q)岩石工程区围均出现,以泥岩为主,呈紫红色,泥质、粉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层理较为发育,矿物成分主要由粘土质矿物组成,天然抗压强度2.04.7MPa,属极软质岩类,抗风化能力弱,岩性不均,强风化带厚度一般为2.03.5m,力学性质很差。局部地段其间夹浅紫红色薄层泥质砂岩。本次勘察深度,按风化程度均属强风化层:其组织结构基本破坏,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遇水易软化,顶部风化近于土状。根据本区区域构造特征及地震分布来看,新构造运动表现为缓慢的抬升,近场围无活动性断裂分布,不具备发

8、生中强震的地震地质背景,工程区地震危险性主要受外围地震的影响。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JTGB02-2013)相关规定进行划分,场地类别为III类,为可进行公路工程建设的一般性场地。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2008修订版)场区的地震动反映谱周期为0.40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对应的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卯度。3 .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3.1 排水现状起点与规划道路科技城沉抗大道相接,道路不受河水的影响,道路沿线多排水涵、排水沟,雨水可以分段排入区域自然水系或水体,起终点排水接现有道路。3.2 排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本项目排水设计时雨水汇水面积及污水服务面积的划分结合城

9、市基础设施专项规划(雨污水工程规划)划分。但由于片区发展较晚,周边排水系统不完善,雨污水量及排水去向主要依据项目实际情况、道路设计坡向并结合业主的相关意见而分析确定。4 .工程设计4.1 排水体制本次科技城沉抗大道(天生桥支线)工程标段排水设计采用雨污分流制。4.2 雨水管网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参照市暴雨强度公式,设计重现期5年,综合径流系数0.65。S.778(l+07201gT)i=(t+5尸42H(mm/min),(T=100.5a)本次设计雨水主要是通过分段排入下游雨水管、涵洞的方式就近就地排出。本次设计中雨水管道的管径主要通过划分的各段雨水管道的汇水面积且经过雨水管道水力计算确定。雨水干

10、管管径为d600;道路沿线双侧每隔100m120m左右设一处雨水预埋支管,支管管径为d600,管端伸至红线外2m;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为d300。具体管线布置详见排水管道平面布置图。4.3 污水管网设计污水比流量:参照相关规和实例,取0.8L/s.ha。污水排放:根据道路纵坡分段布设污水管道,污水由相邻道路污水系统排出;最终流向天生桥污水处理厂。本次设计中污水管道的管径取值参照规划,并结合工程经验计算取得。根据水力计算,污水干管管径为d600;道路沿线双侧每隔100m120m左右设一处污水预埋支管,为便于收水,污水支管管径也为d600,管端伸至红线。具体管线布置详见排水管道平面布置图。4.4 管线

11、标准横断面布置本次设计工程管线沿道路两侧布置,管线均布置在道路的人行道下,且在道路下面的位置是固定的。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GB50289-1998)的规定,本项目综合管线布置如下:1工程管线以道路前进方向为参考,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如下:左侧依次为通信管道、燃气管道、给水管道、污水管道,右侧依次为电力管道、燃气管道、给水管道、雨水管道(管道布置参照规划横断面布置)。给水、燃气管线仅作预留,本次不设计。4.5 管线垂直方向布置的次序为:电力、燃气管道、给水、雨水管道、污水管道。3各种工程管线在垂直方向上均未重叠直埋敷设。4工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均满足规要求。本项目

12、工程管线综合布管具体详见管线标准横断面图。4.6 排水管材选择钢筋硅管与UPVC管在城市排水管网建设中广为应用,其中,钢筋硅管管材属于环保产品、不易腐蚀、耐久性强,刚度好、埋在地底下几乎不受地面温度的影响且价格便宜,综合考虑管材的工程造价及使用年限、日常维护以及当地的实际工程经验,本次设计雨水管道采用合格的钢筋硅管,均为国标II级管,雨水口联络管采用d300的平口I级钢筋硅管。污水管道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以保证接口的密封性,从而保护地下水资源。4.6管道接口形式雨水钢筋硅管连接采用柔性橡胶圈接口的混凝土承插口管。污水双壁波纹管连接采用热熔焊接。4.7 雨、污水管道基础管道基础根据混凝土排水

13、管道基础及接口(04S516)进行选择。正常情况下,根据管道埋设深度,管道基础分别采用:覆土深度小于3.0m采用120。砂石基础、覆土深度小于3.5m采用1500砂石基础、覆土深度小于4.5m采用1800砂石基础。雨水口连接管采用180混凝土基础,并满包混凝土。雨水口下部加深0.4m作沉沙室,以便沉沙、清掏。4.8 管道附件1排水检查井:雨污水管道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至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设置雨污水混凝土检查井,检查井最大间距满足规相关要求。排水检查井井圈、井盖的材质应满足地方质量要求,井盖及井篦应具有防盗、防坠落、防位移、防噪音和易开启装置,并符合相关的技术

14、标准和设计规。2雨水口:雨水管道上雨水检查井附近、道路低洼处及车库出口上游设置雨水口,收集雨水。雨水口间距宜为2550m。雨水口的连接管管径为300mm,坡度为0.01,长度不宜超过25m,雨水口下部宜加深0.4m作沉沙室,以便沉沙、清掏。3雨、污水检查井安装防坠落装置(详见GB50014-2006(2016版)第4.4.7A条)。4.9工艺技术要求4.9.1 地基条件管道基础应置于坚实的原状土上,设计按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育00Kpa的情况进行设计。若遇流砂、淤泥、松散土及回填土等软弱地基情况,应采取相应加固处理措施,使其达到设计要求。根据地勘报告,项目区岩土类型主要有主要素填土(fak=

15、100Kpa)、耕土(fak80kPa)、粉质粘土(fak=150kPa)、卵石(fak=170300kPa),其中,中密及密实卵石层埋藏较浅,厚度较大,层顶起伏较小,为该场地良好的天然地基土层,对于达不到设计地基承载压力的地段,应作加固或换填处理。4.9.2 施工安装注意事项1设计按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不小于100KPa的情况进行设计。如遇局部达不到设计地基承载压力的地段,应将其全部清除,换填50cm厚砂砾石。管道位于道路回填区域时,应将素填土全部清除后换填砂砾石,并用砂砾石回填至管底。在施工中遇到管道基础下不良地质层厚度超过2米的情况,应及时通知业主、监理、设计和地勘,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沟梢回填的石块大小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68-2008)中的相关要求,即管道砂石基础最大粒径不大于20mm,管道胸腔及管顶以上25cm以的区域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当管道位于新近填土上时,应将管底以下2.0m围的填土进行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