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070321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士塔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道士塔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道士塔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道士塔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道士塔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士塔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士塔教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道士塔教案篇一:道士塔公开课1道士塔公开课思路流程介绍余秋雨及作品(文化苦旅)最让你感伤的是哪一个字(苦)一个不和谐的镜头(道士塔)什么是塔(佛家僧人圆寂的地方)明确敦煌与宗教的关系(佛教)教师好奇发问投影中塔主人是谁(王圆篆)见见王圆篆(投影)王圆篆的身份(农民、道士、敦煌的大当家)拓展道教道士仙逝(羽化)佛家圣地怎么会安葬道士(荒唐)道士管理佛家圣地妥当与否(不妥)对文化来说用一个字概括(苦)筛选文中信息【(1)、刷白壁画 (2 )、塑天师和灵官(砸碎破坏塑雕)】你看了有什么感觉(愚昧无知)(苦笑)王道士在敦煌都做了些什么(发现了藏经洞)文中信息

2、【(1900年5月26日)“他辛辛苦苦地清除每一个洞窟中的积沙”,这个洞窟是16号洞窟,那天他无意中听到里面有空空的声音。结果,他发现,在这个洞窟里,居然还有一个复洞。里面有数以万计的经卷、文书、绘画】他惊喜吗(不)怎么处理的(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先把文物送给官员,后又把文物卖给了外国人)哪些外国人(所谓的考古家)?哪些国家?卖了多少?(投影)价格公道吗?实质是什么?(外国的考古家抑价,文化强盗)(投影)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苦涩)政府没有干涉?(接受王圆篆的贿赂)说明什么问题?【(政府官员腐败无能】你有怎样的内心感受(苦闷)王道士成了民族的什么人(罪人)趁热打铁:我们是否可

3、以归罪于他王道士?(他成了这一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作者是什么情感(我好恨)拔高(体会作者的爱恨)(投影)讨论:我们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抒情结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余秋雨。2了解有关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能力目标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学者散文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教学重点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1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教学方法1诵读鉴赏法。在反复朗读某些感情浓厚的语句上,揣摩

4、作者的观点及情感倾向。2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导读1. 导语: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 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一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2、作者余秋雨,余秋雨,江苏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

5、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二、文章解读1、文章结构我们知道,余秋雨在写散文之前的学问主要在于戏剧理论方面。在他的文化散文中,他融会贯通的运用了戏剧效果。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将以戏剧的知识,去解读他的道士塔,品味其间发生故事,体会作者的情感。文化苦旅:点出“苦”。“苦”从何来? 我们将随着道士塔去慢慢的品味。戏剧故事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开端:罪人塔发展:愚昧无知毁坏文物高潮: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结局: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2、开端交代环境,介绍人物:既然以戏剧知识解读,在戏剧的故事发生之前,也就是开端部分,总是会介绍故事相关的环境、人物。(道士塔第一部分就像是

6、整个戏剧的序幕,它把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都写在这一部分了,里面主要介绍了道士塔,还总写了这个王道士犯下的罪行,感情基调也在这一部分定下了,用“道士塔”引出王道士,然后细写王道士的罪行。这个题目就像酒店挂在门外的招牌,吸引着顾客,顾客进到店里吃饭的时候就会知道这里有什么好酒,能做什么好菜。另外,文章最后也有一句“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照应。)请以为同学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其余同学找出故事发生的环境,故事中的人物。在简单地交待了莫高窟的地形与形状之后,作者笔锋陡然一转,在第二段就写道:“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书,猛

7、然一惊,他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如果不是预先知道文化苦旅是本散文,那么,刚开头便读到这样的句子,我想大多数读者都会认为这是一篇小说,或者是一部通俗小说。其实,这正是文化苦旅的典型“戏剧”风格。它不是用传统的散文笔法记事抒情,而是刻意营造与追求一种小说化的味道,并且由小说叙述变为剧场化效果。(1)故事发生的环境环境:第一段,也就是故事发生的舞台(布景)读课文首先要读题目,那么题目中的“塔”是什么塔?(僧人圆寂塔)僧人圆寂塔是佛教的说法?道士塔指的是在莫高窟的大门外的僧人圆寂塔,是的,道教和佛教是在我国盛并行的两大宗教,它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

8、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入葬。而佛教僧人的死叫圆寂,他们的遗体是要火化的。有道高僧的骨灰叫做舍利子,一般是要见他来封存的。(2)故事的人物人物:王道士。角色定位:丑角(中国古代戏剧角色:生末旦净丑)人物分析:人物:作者处于边缘但感同身受的余秋雨A找出这一部分作者描述王道士的语句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通过外貌描写,知其是平民、愚昧无知B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他是一个农民?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没什

9、么文化(3)故事发生的事件让一个道士来管理一个佛教圣地,这合适吗?结果会怎样?不合适,荒诞。 “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这种“管理”,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嘛?点出实质是“破坏”,所以故事的事件就是敦煌文物的流失,敦煌文化的“被破坏”。(4)作者对次是如何评价?A对人物的评价:“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不能肩负起这笔文化重债。”B对事件的评价“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为什么是个民族悲剧,伏笔,结合课文逐步完成)3、发展现在我们就来小组浏览文章的第二部分,看看敦煌文化究竟是怎

10、样在王道士的“管理”的?找出描写王道士行为的语段【(1)、刷白壁画 (2 )、塑天师和灵官(砸碎破坏塑雕)】集体朗读,品味细节: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

11、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塑雕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塑雕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道士吐了一口气

12、,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作者用了两段文字,不吝笔墨地写了王道士对洞窟的“爱护”,以历史的眼光审视了王道士的性格、心理、行为、把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更加深刻挖掘了一个愚不可及的小人如何稀里糊涂地把近两千年(公元年,乐樽和尚建立了莫高窟)的民族文化瑰宝摧毁。(1)这是管理吗?(2)找出描写人物心理、行为的语句,概括人物性格。人物:王道士,作者人物性格:愚昧无知(3)这一场景是作者亲眼所见吗?艺术手法欣赏不是。这一段与其说是散文描写,倒不如说更像小说创作中的想象;与其说是小说创作中的想象,倒不如是更像戏剧文学剧本。有人物,有道具,有动作,有音响,甚至还有“宋代衣冠”的种种

13、颜色这组构与呈现,完全是现在式的表演,诉诸视角,充满了戏剧意味(但比戏剧更能表达,因为戏剧一般只能以言语和举动来表现人物思想,文字的表演却不受此限制)。我认为,这篇散文的巨大冲击力,主要就是源于作者笔下制造出来的剧场效果。这种艺术处理手法的运用,使大部分篇幅充满着阅读的张力,常能提升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说,如果余秋雨没有在戏剧方面的长期积累与熏陶,那么便不可能有文化散文如此的写法,他的散文也就不可能受到现今读书界的强烈欢迎。戏剧成就了他的文学。余先生当然无法知道当年的王道士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并如何粉刷洞窟进而发现藏经洞的,作者只能发挥他的艺术想象力,对那时的情景进行属于他的艺术虚构。其实在这

14、里,余先生突破了传统散文的规格和表达方式,在方法和技巧上大胆地吸取了小说和戏剧的因素,用小说的笔法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陈迹,让枯骨生肉,使尘封的史实复活;用镜头组接的形式,从王道士的照片写到他拎一桶石灰粉刷,从他清除洞窟中的积沙到鞠躬为斯坦因送行,让读者的感觉是在看一个纪实片,又像是几幕短剧,情景历历在目。其中的许多细节自然是虚构的,但给人的感觉却又是那样的真实。如何看待文中的这种虚构笔法?散文发展到今天,真实和虚构的界线已被作家无形中破除了,写散文不必刻板地遵循文体概念,关键是作者的才情、想象力的自由表达。作家冯骥才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不必要把任何一种门类的外延限制得过死,关键是边缘的突破。

15、散文是可以虚构的,只要情感是真实的,感觉是真实的。虚构一下,延伸一下,然后可达到一个特定的情境。因为并不仅仅是表达一个事物,还要表现一些本质,这就需要虚构来表现。”道士塔中有许多虚构的笔法,但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涌动在字里行间的炽热情感,作者把祖国山水、民族感情和华夏文化自然地交融为一体,视文化为民族的魂灵,把对民族的情感又付之于山水之上,透过这种艺术形式,我们会看到隐含着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透过道士塔,我们会感知作者那颗跃动的拳拳之心和对民族文化的无限珍视之情,他的惋惜和哀痛,他的无奈和愤懑,他的凄厉和呼唤,足以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热血沸腾,他的文字中蕴涵的对历史文化的忠贞和热爱足以让人潸然泪落。(3)作者对此如何评价?你看了有什么感觉(打个形象的比喻)(愚昧无知)(苦笑)( “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从外在到内心都是惨白,抒尽了作者的伤痛。“住手”,这一声悲痛的呼喊,换来的只是王道士的“困惑不解”。可怜的道士在一点点使宝藏消耗怠尽之时,却全然不知,自以为他为洞窟的“美化”作出了贡献。悲哀啊,悲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