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数控论文) 数控机床的发展与趋势 班级:XXXXX 学号:XXXXXX 姓名: XXXXXX 院系: XXXXXXX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日期:2013年11月2日摘 要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机械产品的性能、质量、生产率和成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自动化是实现上述要求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一种适用于产品更新换代、品牌多、质量和生产率高、成本低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应用已迫在眉睫,而数控机床则能适应这种要求,满足目前生产要求 本文主要讲述了数控机床国内外的发展概况,现代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数控机床的特点,组成与分类,并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简要分析了数控机床高速化、高精度化、复合化、智能化、开放化、网络化、多轴化、绿色化等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我国数控机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发展 自动化 生产率 趋势 PLC 分析目录1 前言 42.数控机床概要 42.1数控机床的产生 42.2数控机床的发展 52.3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62.4数控技术的复合化 72.5数控技术的开放性 72.6数控技术的先进性 83国产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 83.1国产数控机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逐渐缩小 83.2国产数控机床存在的问题 83.3核心技术严重缺乏 83.4民族品牌与国际品牌差距明显 93.5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与市场脱节 93.6缺乏先进的管理机制 104国内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104.1高速、高精度化 104.2设计、制造绿色化 114.3复合化与系统化 114.4 控制智能化 114.5 体系开放化 124.6 驱动并联化 124.7 信息交互网络化 124.8 高可靠性 135 新型功能部件 136国产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 13参考文献 151 前言 从20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控加工具有如下特点: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数控机床是一种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适用于加工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结构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价格昂贵不允许报废的关键零件、要求精密复制的零件、需要缩短生产周期的急需零件以及要求100%检验的零件。
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装备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与国际全面接轨,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机床制造业既面临着机械制造业需求水平提升而引发的制造装备发展的良机,也遭遇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加速推进数控机床的发展是解决机床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随着制造业对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计技术的飞速进步,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并且不断发展以更适应生产加工的需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数控机床高速化、高精度化、复合化、智能化、开放化、网络化、多轴化、绿色化等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我国数控机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如信息技术及其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产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马克思曾经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制造技术和装备就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数控技术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机械制造工程领域方面越来越多地采用智能化、自动化,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我们对市场进行了调研,发现现在机械工业大量采用数控机床甚至加工中心取代传统的普通机床的机械加工,采用计算机集成系统CIMS取代原有的生产制造管理过程,使企业生产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这将对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提出越来越高的职业技术要求2.数控机床概要2.1数控机床的产生 制造业是生产物质财富的产业,机床是制造业的主要生产设备,制造 业中的绝大多数零件都直接或间接地经过机床加工,固此机床也称工作母机是制造业的基础在传统制造业中,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往往采用组合机床等专用机床组成的自动或半自动生产线;对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产品,一般采用通用机床加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市场对机械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而且要求加快产品更撕换代的速度.这样就导致了现代制造业中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比重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再采用传统的加工机床就显得不合理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应用专用机床生产线生产准备周期长、费用高、产品不易更新有时甚至不可能实现产品更新;②应用通用机床则无法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或精确地控制产品质量,同时通用机床也无法加工一些复杂度和精度要求很高的小批量生产的产品。
相比之下,数控机床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这些要求 1948年美国帕森斯P?ns公司在研制加工直升机叶片轮廓检验样板的机床时,首先提出利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机床加工复杂曲线样板的新概念1952年帕森斯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MIT伺服机构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世界E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其数控系统采用脉冲乘法器原理,全部由电子管元件组成,虽然体积庞大,功能简单,但却意义重大,标志着机械制造业进入r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58年我国北京机床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开始研制数控机床,1965年北京第一机床厂开始生产三坐标数控铣床数控机床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机床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对于整个制造业来说.由于数控机床的大量使用,使得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新产品开发周期明显缩短目前数控机床已经遍布军工、航空航天、汽车、造船、机车车辆、机床建筑、通用机械、纺织、轻工、电子等几乎所有制造行业2.2数控机床的发展1数控机床的发展简史 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自g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它与人类在农业,工业社会中创造的那些只是增强体力劳动的工具相比,起了质的飞跃,为人类进^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6年后,即在1 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机床上,从而一种新型的用数字程序控制的机床应运而生。
这种机床是一种综合运用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精密测景和机械设计等新技术的机电体化典型产品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数控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计算机数控阶段也经历了三个时代,即1970年的第四代??小型计算机,1974年的第五代微处理器和1990年的第六代??基于Pc国外称为Pc_based 从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第一台试验性数控系统,到现在已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数控系统由当初的电子管式起步.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分立式晶体管式汕规模集成电路式、大规模集成电路式、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巾型计算机式、微机式的数控系统前三代数控装置属于采用专用控制计算机的硬件数控装置,一般称为NC数控系统到20世纪80年代,总体发展趋势是:数控装置由NC向CNC发展;广泛采用32位CPU组成多微处理器系统;提高系统的集成度,缩小体积,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裁剪、扩展和功能升级,满足不同类型数控机床的需要;驱动装置向交流、数字化方向发展;CNC装置向人T智能化方向发展;采用新型的自动编程系统;增强通信功能;数控系统的可靠性不断提高总之,数控机床技术不断发展,功能越来越完善,使用越来越方便,可靠性越来越高,性能价格比也越来越高,到1990年,全世界数控系统专业生产厂家年产数控系统约13万台套。
2我国敷控机床发展概况 我国于1958年研制第一台数控机床.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1958~1979年为第一阶段,979~1989年为第二阶段t从1989年至今为第三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我国基础理论研究滞后,相关工业基础薄弱,特别是电子技术落后.数控系统没有突破,虽然我国起步不晚,但发展不快,20世纪60~70年代,由于文革等因索,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开始拉大20世纪70年代国家组织数控机床攻关,取得一定成效,相继推出一些数控机床品种,但从整体来看.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从日、德、美、西先后引进数控系统技术,从日、美、德、意、英、法、瑞、匈、奥、韩等国及台湾地区引进数控机床先进技术和合作、合资生产,解头了可靠性、稳定性问题,数控机床开始正式生产和使用,并逐步向前发展第三阶段国家从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两方面对数控机床生产进行了重点扶持,并加快了国产数控系统的开发普及型数控系统开发成功.为数控机床商品化和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一些数控机床主机厂组建床身、箱体、主轴、轴套等成组单元,厂内组织专业化生产,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CAD/1APP/CAM开始应用,开发能力、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奠定了产业化基础。
数控机床进^了快速发展期2.3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一般由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包含伺服电机和检测反馈装置、强电控制柜、机床本体和各类辅助装置组成1控制介质控制介质叉称信息载体,是联系人与数控机床之间的中间媒介物质反映了数控加工中的全部信息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可以存储在控制 质上常用的控制介质有穿孔纸带、磁带和磁盘等2输入装置输入装置的作用是将程序载体信息载体上的数控代码传递并存人 数控系统内3数控装置 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其作用是:从内部存储器中取出或接受输入装置送来的一段或几段数控加工程序,经过数控装置的逻辑电路或 统软件进行编译,运算处理后,输出几种控制信息和指令,控制机床各部分的工作,使其进行规定的有序运动和动作4伺服单元和驱动装置 伺服单元是cNc和机床本体的联系环节,它把来自cNc装置的微弱指令信号放大成控制驱动装置的大功率信号根据接收指令的不同,伺服单元有脉冲式和模拟式之分,而模拟式伺服单元按电源种类叉可分为直流伺服单元和交流伺服单元伺服单元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位置检测装置将数控机床各坐标轴的实际位移检测出来,经反馈系统反馈到机床的数控系统中 驱动装置把经放大的指令信号变为机械运动,通过简单的机械连接部件驱动机床,使工作台精确定位或接规定的轨迹作严格的相对运动,最后加工出图纸所要求的零件。
和伺服单元相对应,驱动装置有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等伺服单元和驱动装置可台称为伺服驱动系统,它是机床工作的动力装置cNc装置的指令要靠伺服驱动系统付诸实施,所以,伺服驱动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数控机床功能的强弱主要取决于cNc装置,而数控机床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伺服驱动系统5辅助控制装置辅助控制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接收数控装置输出的开关量指令信号,经过翻译、逻辑判断和运算,再经功率放大后驱动相应的电器,带动机床的机械、液压、气动等辅助装置完成指令规定的开关量动作这些控制包括主轴运动部件的变速、换向和启停指令.刀具的选择和交换指令.冷却、润骨装置的启停,工件和机床部件的松开和夹紧,分度工作台的转位分度等开关辅助动作当今数控机床已广泛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作为辅助控制装置6机床本体数控机床的本体指其机械结构宴体它与传统的普通机床相似,但数控机床在整体布局、外观造型、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