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考试复习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164824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考试复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完整一填空1说文解字的作者东汉许慎、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共540部。2康熙字典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 1716年),共收字四万七千多1,字典按部首排列,全书共分 214个部首,这些部首又以笔画为序,分别归 入用十二地支标分的十二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它释字的体例,也是先注 音,后释义,各义之下一般引古书为证。3文献分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出土文献是指考古发掘出土的(或经过鉴定、来 源明确的馆藏品)文字材料。(此为百度内容,建议查看课件)4古人注音法:1)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

2、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P672)直音法 用同音字来注音。P683)叶音法 是一种应当否定的注音法。它认为为了押韵可以临时改变读音,这完全是主观主义的产物。P685古今词义转变、感情色彩差异的改变:A词义演变有:1).扩大;2)缩小;3).转移。P88B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有:1)褒贬意义的不同,如“复辟”旧指恢复君位、“爪牙”旧指勇猛的得力帮手, 今跟走狗差不多;2)词义轻重的不同,如“诛”最初只有责备的意思,今有“口诛笔伐”成语,后来发展成为杀戮的意思P886金石学是由迪弋人提出的,最早研究于宋代。建议自行拓展7古代书面语包括:1)文言文;2)白话语。1)以先秦口语

3、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2)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二单项选择 课文字词解释,参考课本老师讲过的课文三简答题此部分仅列要点无需举例1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把行为的主动者引进来;用介词“为”放在动词之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战国末用“为”的被动句式(为天下笑)又发展成“为所”句式;用“见”字放在动词之前形成被动句式;“被”字句实际上在战国末期就已经开始出现, 但比较少见,到汉代才出现多一些。P301 2古代汉语的判断句:1)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2)在主语后面,还可以加上代词“者”复指,引

4、出谓语;3)甚至“者”字、“也”字都不用,也可以形成判断句;4)表示否定判断,是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字;5)在先秦时代,“是”字不作判断词用“是”作为判断词来用,汉代肯定就有了。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中,在谓语前面可以加副词“乃”、“即”或语气词“维”、“惟”等。这些副词和语气词还常常和否定副词“非”配合起来使用。P2953倒装句的条件1)疑问代词作宾语:上古汉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如何”、“若何”、“奈何”的当中还可以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成为“如何”等格式,意思是“对怎么样” 。P288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实际包含两个条件:1.宾语

5、必须是代词;2.全局必须是否定句。P2903)宾语用代词复指: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还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是把数词和动量词放在动词之后(如“去三回”、 “看两通”、“讨论几次”)。古代汉语有两点不同:1.一般不用动量词;2.数词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P2924词类活用的条件: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则前一个名词常常就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如“面 山而居。(列子.汤问中名词“面

6、”作“面对”讲。 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曾鱼腹中。(史记陈涉起义”中“曾”本是一种渔网,“所言” 就是“所网着的(或所捕捉的),同时,“所”字后边的形容词也变为动词。 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原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 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穷”受能原动词修饰,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秦师遂东。(左转僖公三十二年)”中“遂”是副词,被它修饰的名词“东”活用为动词。 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如“既臣大夏而君之。(汉书张骞传中“君

7、”是名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作 动词。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请勾践女女于王。(国语勾践灭吴”中“女于王”就是给王当婢妾,“于王”是介词结构作补语,名词“女”活用作动词。 名词用“而”连结时,或用作动词。如“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荀 子大论”中“而”是个连词,经常用来连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也可以连接形容词,但不能用来连接名词。“王”是用“而”同另一个动宾词组相连结而活用为动词。P2845康熙字典的排序方式:康熙字典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 1716年),共收字四万七千多个,字典按部首排列,全书共分 214个部首,这些部首又以笔画为序,分别归入用十二地支标

8、分的十二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它释字的体例,也是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一般引古书为证。 P666传统小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分别对应汉字的字形、读音和含义四翻译见课本选取课文,此处略去,学谓自谋多福五标点此处略去,学霸祝您考好六论述结合课程谈谈对文言文、古代汉字的看法,送分题 建议看下以下内容中关于六书 的内容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以下为郭锡良版古代汉语(上)部分重点%一 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按音序排列;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3)按号码排列。P64二 康熙字典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 1716年),共收字四万七千多个,字典按部首排列,全书共分 214个部

9、首,这些部首又以笔画为序,分别归入用十二地支标分的十二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它释字的体例,也是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一般引古书为证。P66三 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P67四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P68五 叶音法 是一种应当否定的注音法。它认为为了押韵可以临时改变读音,这完全是 主观主义的产物。P68六 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对六书进 行了解释,并举了例字。他说:“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讯,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 取

10、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搞,武信是也;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令长是也。”【这个必须要背口丫,老师说的 TT P73七 实际上汉字的形体结构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假借只是一种用字的方 法。P73八 汉字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有百分之八九十是形声字, 左形右声是形声字的基本形式。 P77九 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P79十 汉字的发展,形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一是笔势(笔画的姿态)P79十一异体字形体上的分歧有几种情况:1)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别;2)

11、意符的不同;3)声符的不同;4)音符声符都不同;5)变换各种成分的位置。【建议看下课本的举例,繁体字看不太懂口丫TT! P80十二 词义演变有:1.扩大;2.缩小;3.转移。P88十三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有: 褒贬意义的不同,如“复辟”旧指恢复君位、“爪牙”旧指勇猛的得力帮手,今跟走狗差不多; 词义轻重的不同,如“诛”最初只有责备的意思,今有“口诛笔伐”成语,后来发展成为杀戮的意思。P88十四 一般来说,一个字的形体结构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与实际语言中作为词的意义相符合时,这就是造字时候的本义。探求词的本义时:1.要分析字形;2.必须要有语言资料来加以证实。P93十五 引申义 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

12、义。 从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看,可以分为两类:1 .直接引申;2.间接引申。P93十六词类活用包括:1)使动用法;2)意动用法;3)名词用作动词;4)名词用作状语。P276十七 词类活用的条件: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则前一个名词常常就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如“面山而居。(列子汤问)”中名词“面”作“面对”讲 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曾鱼腹中。(史记陈涉起义)”中“曾”本是一种渔网,“所曾”就是“所网着 的(或所捕捉的),同时,“所”字后边的形容词也变为动词。 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

13、能原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穷”受能原动词修饰,是形容词用作动词。11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秦师遂东.。(左转僖公三十二年)”中“遂”是副词,被它修饰的名词“东”活用为动词。12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如“既臣大夏而君之。(汉书张骞传)“中“君”是名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作动词。13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 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请勾践女女 于王。(国语勾践灭吴)”中“女于王”就是给王当婢妾,“于王”是介词结构作补语,名词“女” 活用作动词。14名词用“而”连结时,或用作动词。如“君人者

14、,隆礼尊贤而王。(荀子天 论)”中“而”是个连词,经常用来连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也可以连接形容词,但不能用来连接名词。“王”是用“而”同另一个动宾词组相连结而活用为动词。P284十八疑问代词作宾语:上古汉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如何”、“若何”、“奈何”的当中还可以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成为“如何”等格式,意思是“对怎么样” 。P288十九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实际包含两个条件:1.宾语必须是代词;2.全局必须是否定句。P290二十宾语用代词复指: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还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 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是把数词和动量词放在动词之后(如“去三回 .“看两遍”、“讨论几次”)。古代汉语有两点不同:1.一般不用动量词;2.数词一般要放在动 词之前。P292二十一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6)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7)在主语后面,还可以加上代词“者”复指,引出谓语;8)甚至“者”字、“也”字都不用,也可以形成判断句;9)表示否定判断,是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字;10)在先秦时代,“是”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