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详解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331648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详解(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农民工”是一个带有歧视性的自相矛盾的称谓,但深刻反映了他们的“边 缘人”状态。他们在农村有地,但离开了;他们在城市工作,但没有城市户口, 不享受社会保障;他们为城市贡献巨大,向往城市,但不被城市接纳,游离于 主流社会之外。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是: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 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 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 障。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我们的城市政府不愿意接纳农民工,使之成为与城市原住民一样的权利平 等的居民,主要是担心他们成为城市的负担。

2、有的城市领导人还说,若对农民 工开放了城市,城市财政就会破产。笔者以为,这种看法是短视的、错误的。 最近几个月,国内几座大城市在这方面有重大举措,会给改革的后进者形成压 力。但话说回来,解决农民工问题如果仅仅靠地方政府,的确有很大局限性。 必须有国家层面上的综合改革,才能最终解决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问题。首先,城市政府自己要降低和规范农民进城落户的门槛。只要合理设置城 市门槛,辅以适当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到城市落户完全不会成为城市的负 担。所谓合理的城市门槛其实很简单:只要一个人或包括其家庭成员在一个城 市拥有或租用合法、合规住房,并在这个城市工作或长期居住,就可以登记为 这个城市的居民,并拥

3、有这个城市的所谓“户口”。其次要创造条件降低房价。要以更大的力度在全国范围征收房产税,并尽 快推出赠与税、遗产税,以加强房产税的威力。房价降下来后,保障房建设的 成本就会降低。这样一来,进城农民的住房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再次,要建立既有灵活性又有统一性的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基本养老 制度。成都市和其他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实现了基本医保和基本养老的全辖区一 体化。为了不显着增加财政支出,可将目前的新农保和农村养老标准作为全民 基本医保标准和基本养老标准。一些城市居民甚至没有任何养老保障和医疗保 障,可以让他们适用农民的医保和养老保险,形成全国不分城乡的统一的基本 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体制。允许基本医疗

4、和基本养老保险在各地有一定差异, 但中央政府应支持一些落后城市逐步提升保障水平,最后形成全国体制机制统 一、数量标准一致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在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 险以外,可允许形成和收入挂钩的、保障程度高的医保和养老保险层次。任何 一个农民都有这样的基本社会保障险,他走到哪里都不占便宜,因此他们也未 必要挤到“北上广”这类城市落户;只要有社保账户转移接续制度,各地政府 也不会怎么吃亏,不会产生财政压力。这个变革没有什么太难的地方,一些城 市政府在目前的条件下都能做,其他城市有国家层面的改革推动,会更容易做。 国家只要对落户地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即可。最后一个影响户籍制度改革的因素是大

5、学考试录取制度。应下决心革除这 种极不公正的大学考试与录取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命题、考试和录取制度; 自主招生的院校更不能按省区设置不同的录取标准。目前,大学招考适龄人口越来越少,此项改革无非是加大一些省份的录取比例而已。有了以上改革举措,任何一个国人按照常住地登记户籍就不会是太大的问 题。当然,因为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特殊,首都和各省省会还有一些其他隐形 资源,这里的户籍有较高的含金量。不过,就农民来说,他们不会冲着这种隐 形资源投奔城市,因此,为解决农民工问题本身不会因这一点而加剧这些城市 的人口压力。按照这个办法解决户籍制度问题,可以使我国农村更多地释放劳动力,从 而大大减缓“民工荒”问题

6、,并为我国实现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创造一个新的 基础。社会心理是对社会存在的比较直接的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许多问题都 伴有心理因素的作用。农民工作为一个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而出现的特 殊群体,其心理与情绪状况是社会运行的一面“镜子”,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 出这一群体对社会变革的主观感受情况。前不久,我们对民工的心理与情绪状 况进行专题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我们发现,农民工不仅是一个收 入低下、生活贫困的群体,而且是一个面临强烈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的群体, 有些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稳定的制约因素,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自卑心理和孤独情绪。在调查中,我们感到,虽然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 了

7、,有的农民工进城已经十年甚至将近二十年了,但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制 度性歧视仍是一个根本性的事实。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在就业、生活、 医疗、教育等许多方面与城里人隔着一条人为的然而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城市居民由于先天具有的城里人身份,不须通过后天努力就可获得许多社会公共 资源,在社会生活方面能够享受到诸多特权,在社会竞争方面占据着明显的优 势,无论在现实利益和心理感受上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这种身份差别 而导致的不平等很容易使农民工产生自卑心理。虽然农民工从心里非常希望得 到城里人的承认和接纳,但农民身份又使他们在面对城里人时往往显得非常自 卑,甚至会自觉不自觉地回避与城里人交往,形成

8、自我隔离的状况。大部分农 民工进城后,都会有一种失落感。在农村,农民工是被村民们视为文化素质高、 社会见识广、具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而当他们进入城市生活后,这种成就感、优 势地位荡然无存,他们感受更多的是失落感。他们与城里人相比,无论是受教育 程度、职业技能、工作经验,还是社会交往层面都处于劣势,因此他们从事的多 是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条件差、有危险性的工种,这些本来就是城 里人不愿意干的,即使是城市下岗工人也不太愿意干。这一切都使农民工把自己 定位在:在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方面处于劣势的城市边缘人。很多农民工进城 已经十多年了,却几乎没有城里人朋友。农民工基本上没有文化娱乐生活,长

9、年累月重复干活吃饭睡觉的单调生活,很多农民工将在街上溜达、看 临街电视、打扑克作为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每当华灯初上的时候,我们总能 看到三五结伴的农民工踯躅在街头,与城市中万家灯火所营造的温馨氛围形成 鲜明对比。农民工是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土地,但离开户籍所在地,主要从事非农产 业的人员。农民工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要解决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在就业方面 的不合理限制,给予农民工应有的国民待遇等问题,而实质则是我们国家要建 设一个什么样的工人阶级队伍,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建设一个 城乡一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维持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的 问题。农民工问题解决得好与不好,是关

10、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前途命 运的大问题。因此,解决农民工问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农民工问题。现行的农民工的体制和做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过程中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在成熟的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可以 不要也不应该要这一套农民工体制的做法。农民就是农民,工人就是工人。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所 有现代化的国家,都有一个大部分、绝大部分农民转变为工人、市民的过程。 在当时的国情条件下,农村容不了这么多劳动力,农民要发展,城市也需要用

11、 工,但户籍制度等没有改革,不得已,只好当农民工。应该说,农民进城当工 人,这是符合历史规律的。但搞这一套,这是计划经济体制后遗症的表现,也 是我们改革不及时、不到位的恶果,所以给农民工带来了许多的苦难,给社会 给政府造成了这么多的麻烦。客观地说,这都是计划经济体制、户籍制度惹 的祸,本来可以不是这样的。因此,要解决农民工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就农 民工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那是永远也解决不好的,而是应该从根本上改革现 在已经形成的农民工这套体制和做法。要釜底抽薪而不能浅尝辄止。当然,现 在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格局,政府和有关部门出面作一些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 工作,也是完全必要的,是好事。农民工是我

12、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 军,他们广泛的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为城市繁荣和发展以及国家现代 化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一直作为边缘化的特殊群 体工作和生活着,他们的合法权益还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障。所以从一定 意义上说,农民工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又是身份社会的受害者。现在农民 工面对的主要现实问题有:就业难;工资不能按时领取;住房、医疗没有保障; 受城市人歧视;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实现等等。因此,农民工问题成为一 个公众关注的话题,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因此,解决当前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最关键的就是权益保护问题以及就 业环境问题。从农民工

13、的角度看,他们最希望解决的五件事:能找到合适工作、 及时拿到工资、劳动安全、工伤大病有保险、子女能上学。事实上中央已高度 重视农民工问题,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但还并 没有彻底解决农民工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一、重点把握三个原则据国家统计局监测,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比上年增加436 万人,增长1.9%,其中外出务工14533万人,在本乡镇从业8445万人。农村 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稳定增长态势。为什么中国的农民工问题这么突出?研究发现,一是中国农民数量庞大, 这是国情;二是中国长期实行城乡分治的社会制度,建立了“一个体制,三个 制度”,即计划

14、经济体制和人民公社制度、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城乡隔离的 户籍制度;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因此,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特色,史无前例。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农业劳动 力转移是现代化过程中绕不过去、又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中 国的现代化就是农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国农民的转移之路主要是农民工。 因此,农民工问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不仅关系到农民的 转移就业、农民的增收、农业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 化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 的重大课题。如何解决好农民工问题,首先就要了解农民工

15、关心的问题、政府管理要解 决的问题。农民外出务工最关心五件事:找到工作、拿到工资、工伤大病有保险、有 地方住、子女能上学。政府管理应主要着眼于:如何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加 强就业服务;进城务工农民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就业环境如何得到改善;农 民工如何有序进入城市生活,并逐步成为市民,完成城市化;更广大的农村富 余劳动力如何逐步、合理地转移出来,实现比较充分就业。此外,农村劳动力 大量转移后,农业生产如何搞,也需要引起高度关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思路,应当顺应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考虑中国的特 殊国情,重点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农民向工业、服务业转移就业,向城 市有序流动迁移的方向,打开城门,合

16、理引导,逐步转移,有序进城;二是要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采取综合措施,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农 业,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让一部分农民就地转移,另一方面要改善 农民工就业环境和待遇,让一部分农民进城务工,安居乐业;三是要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创造条件,抓紧解决农民外出务工面临的现实突出问题,同时推动 体制改革创新,探索消除产生农民工问题的深层次体制原因。二、抓紧解决七个问题第一,关于农民工就业问题2008年底的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和2010年初的“民工荒”都成为社会关 注的热点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工就业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针对 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和扶持农民工就业 的政策,扭转了农民工就业规模下降的势头。今年年初的“民工荒”问题,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显现,不仅珠三角、长 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缺工严重,内地一些省份也出现了结构性缺工。然而据估 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有一亿左右,农业技术进步还将释放出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