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全套完整应急预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394960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244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全套完整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4页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全套完整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4页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全套完整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4页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全套完整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4页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全套完整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全套完整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全套完整应急预案(2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3第一章 总则3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6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29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38第五章 应急响应40第六章 信息发布44第七章 后期处置44第八章 保障措施46第九章 培训与演练49第十章 奖惩51第十一章 附则36第二部分 专项应急预案55第一章 顶板事故应急预案55第二章 地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67第三章 水灾事故应急预案76第四章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预案86第五章 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预案96第六章 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107第七章 供电系统事故应急预案118第八章 锅炉事故应急预案132第九章 火工品事故应急预案144第十章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54第十一章

2、职业卫生危害应急预案178第三部分 现场预案167第一章 顶板事故现场预案167第二章 地质灾害事故现场预案174第三章 水灾事故事故现场预案176第四章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场预案178第五章 瓦斯爆炸事故现场预案183第六章 提升运输事故现场预案188第七章 供电系统事故现场预案194第八章 锅炉事故现场预案197第九章 火工品事故现场预案202第十章 火灾事故现场预案205第十一章 职业卫生危害现场预案178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第一章 总则1。1编制目的为有效保障XX县XX镇鑫源煤矿职工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到在事故或重大事故隐患出现时能及时处理,在重大人身伤害事故和重大非人身伤害事故发

3、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和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和事故的进一步蔓延,认真做好重、特大事故后的应急处理工作,做到应急行动协调一致,维护社会稳定,保证遇险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特制定XX县XX镇鑫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2002年6月2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主席令第75号1996年8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主席令第65号1992年11月7日)4)中华

4、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6号2008年10月28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号2001年10月27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2007年8月30日)7)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296号2000年11月7日)8)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年1月13日)9)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2003年4月27日)10)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2006年5月10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1987年12月3日)1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年3月28日)13)特

5、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年1月24日)14)煤矿安全规程(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6号2010版)1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二九年四月一日)16)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意见(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17)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0)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2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与代码(GB/T138611992)22

6、)XX县XX镇鑫源煤矿K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23)对鑫源煤矿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黔煤生产字2009253号)24)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K1煤层)(2009 年11 月 23日)25)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K1煤层)(2009 年11 月 23 日)25)XX县XX镇鑫源煤矿方案设计说明书26)XX县XX镇鑫源煤矿安全专篇说明书27)XX县XX镇鑫源煤矿勘查地质报告28)XX县XX镇鑫源煤矿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29)XX县XX镇鑫源煤矿下发的安全管理文件及操作规程30)XX县XX镇鑫源煤矿事故总结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应于XX县XX镇鑫源煤矿内部发生事

7、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范围包括本鑫源煤矿所涉及到的范围,适合于顶板、水、火、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以及非人身事故。1。4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三大部分。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本预案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办公室设在调度室。1。5应急工作原则1.5。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1.5。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XX县XX镇鑫源煤矿在上级安全生产机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指导、协调XX县XX镇鑫源煤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应急

8、救援指挥部各分管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1.5。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事故单位行政领导负责制,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由鑫源煤矿统一领导,相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班组充分发挥自救作用。1。5。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1。5.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煤矿事故的思想

9、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和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努力实现一队多能;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2.1矿井概况2。1.1地理位置、交通1、交通位置鑫源煤矿位于XX县XX镇境内,属XX县XX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440151044051,北纬271302271322.矿山距XX县县城约31公里,距XX镇7公里,有六曲财神公路经过矿山北侧,交通较为方便,交通位置见图1-1。鑫源煤矿取得的采矿许可证(52,生产规模:年产9万t)矿界拐点坐标详见表121。表121 井田拐点坐标表拐点XY1234

10、567面积0.4435平方公里开采标高16401900M2.1。2矿井地质矿区位于上二叠统含煤岩系宣威组(西相区)与龙潭组至长兴、大隆组(东相区)的过渡相区.出露地层有上二叠统龙潭组(P3l)、长兴组(P3c)及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现按地层由老至新的层序描述如下:龙潭组(P3l):位于峨眉山玄武岩组假整合面之上,长兴组(P3c)之下的一套盛产植物化石的海陆交替相含煤碎屑岩建造.主要岩性由黄褐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灰绿色中厚层砂岩、粉砂岩、细砂岩及煤层组层,厚度135m140m,一般138m左右。分布于矿界北西部,本组含可采煤层两层K2、K3,并以K2煤层顶板为长兴组分界。长兴组(P3c):

11、为区内一套海陆交替相含煤砂页岩,区域厚度60m70m,矿区平均厚度62m,与下伏龙潭组呈整合接触,根据岩性组成特征,其岩性为黄褐色泥质粉砂岩、砂岩、砂质页岩、泥岩夹砂质灰岩透镜体.可采煤层一层,即K1煤层。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位于长兴组假整合面之上.岩性主要为灰绿、灰色紫灰色、灰紫色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灰岩等,厚度550m左右,分布于矿区中东部。第四系(Q):浮土、粘土、砂质粘土,表层为腐植层,厚015m.2.1.3地质构造矿区位于六曲向斜的南西端北西翼,地层呈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产出,地层倾向南东,倾角为10左右.矿区内未发现断层,构造简单。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

12、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度。区域稳定性较好。2.1.4水文地质1)含水层相对含水层主要为龙潭组及飞仙关组中砂岩组成,该地层含浅部风化裂隙水,有泉水点出露,愈往深部含水性愈微弱。井下煤层巷道中,顶板有见淋水现象。第四系主要为坡积物、残坡积物,厚度一般0-10m左右,透水性强,含水性中等,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2)隔水层主要是含煤岩组及上覆地层中的页岩和粘土岩。3)地表水矿区内地表水不发育,矿界内煤层出露最高标高为1875m,煤层出露最低标高为1815m;矿区范围内最低开采标高为1760m,开采最深部(最

13、低标高)位置远离河床,但矿区老窑较多,个别老窑井巷较深,开采年限较长,采空区较乱,老窑积水较多,因此老窑积水对矿区威胁较大.4)地下水主要为煤系地层含水及断层含水,因未对原民采小窑进行水文地质工作,地下水涌水量及民采小窑积水等水文地质情况不详。5)矿坑充水条件分析矿坑充水水源有3种,其中大气降水(地表水)、老窑积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次为地下水。地表水:地下水是矿坑的直接充水水源。当矿山主井揭露或通过含水层时,地下水就会立即涌入矿坑。主井揭穿含水层厚度愈大,矿坑的涌水量就愈大。老窑积水:由于废硐长年不排水,贮有大量积水,直接或间接地增大矿井涌水量,特别是在雨季,大气降水通过小煤窑而进入井下,

14、使矿井涌水量明显增大,有些小窑开采在山沟里,且开采深度大,积水较多,对矿井井下安全构成威胁.地下水:地下水是矿坑的直接充水水源。当矿山主井揭露或通过含水层时,地下水就会立即涌入矿坑。主井揭穿含水层厚度愈大,矿坑的涌水量就愈大。根据以上情况分析,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类型.6)矿坑涌水量调查根据本矿及矿山周边矿井涌水量的调查,矿井坑道涌水量一般为515t/h,雨季坑道涌水量1530t/h。在开采平硐标高以上煤层时,设计采用涌水量为:正常涌水量:10m3/h,最大涌水量:30m3/h,2。1.5煤层及煤质1)煤层特征矿区有1、2、3三层可采煤层,在矿界范围内此三层煤厚度变化不大,2、K3煤层属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三含煤岩系,K1煤层属二叠系上统长兴组上段,现将各可采煤层地质特征叙述如下:K3煤层:(俗称“三皮炭”):上距2煤层1526m,一般间距厚度约20m,煤层平均真厚度2.77m.顶板岩性为黄绿色砂质页岩,底板岩性为砂质页岩及薄层粘土岩.2煤层:(俗称“二皮炭”):上距1煤层1530m,一般厚度约22m,煤层平均真厚度1.64m。顶板岩性为黄绿色薄层细砂岩,底板岩性为黄绿夹白色页岩。1煤层:(俗称“头皮炭”):上距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816m,一般间距厚度约14m,煤层平均真厚0.85m.顶板岩性为浅灰、灰绿色中厚层细砂岩,底板岩性为灰白至黄灰色薄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