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就是专门探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规律,阐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动在方式方法和程序上的规范 2、学前教育科学研究重要领域: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学前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是人类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3学前教育:在我国是指0到6-7周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包括婴儿【0到3岁】教育和幼儿【3到6-7周岁】教育两个阶段5、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以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依据,反对主观臆测,妄自推断6、伦理性原则:是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动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给他们造成身心伤害7基础性研究;称为基本理论研究,它是以理论建立和发展某们学科的理论体系为目的的研究8、应用研究:是将基础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于特定的实践活动,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教育活动现存的实际问题的研究9【选考】开发研究:是指以设计和开发方便适用的教育产品为目的的研究10、【选择】定性研究:是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
11、【选择】定量研究:是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12、【选考】纵向研究:是研究者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对学前教育中某种现象和问题进行系统的 定期的研究,也叫追踪研究13、【选考】横向研究:是研究者就某一教育现象或问题在同一时间内对某种一个年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行为表现进行考察和比较研究,也叫横断研究14、个案研究:是研究者选取一个特殊个体或典型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的研究15、大样本和小样本:按随机原则选取的被试数量在30以上的样本为大样本在被试数量在30以下的样本为小样本16、研究方向:是研究者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研究活动在内容上取向,它规定了研究者选择课题的领域或范围,使研究工作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积累性17、文献探索:是研究者运用科学的方法从图书馆和资料中心查找文献资料的活动18观察法:是研究者运用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对处于自然状态中的客观事物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和探究,从而获取科学事实,探索科学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19、定类指标:是最简单的观测指标,它只标志研究对象某种行为的有或无或某种行为的能力的能或否20、定比指标:是数量化程度最高的一种观测指标,它可以标志研究对象行为表现的次数和单位时间里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
21、定序指标:多用于指标研究对象的行为等级和顺序程度22、问卷调查法:是运用问卷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问卷回收率:是指研究者收回的由被调查者填答好的问卷的数量占发放问卷数量的比例 公式:问卷回收率=收回的填答好的问卷分数/发放好的份数乘100 %23、测验法:是研究者运用数量化的方法对儿童的心理某个方面的发展或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测定和评价24、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的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研究方法,它是研究者为科学地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在对问题诊断分析的基础上来拟定和实施行动计划的一种循环研究的程序性方法25、个案:在学前教育实践活动中具有某种特征或某种特殊价值的教育活动中的个体、个别团体或个别事件26、个案法:是以个案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法,也叫个案研究法27、抽样:按照一定原则从总体中抽选样本的过程28、总体:又称研究总体,是指在课题 适应的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体即全部研究对象的总和29、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部分个体30、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量31、问卷有效率:指研究者收回的问卷中资料完整有效的问卷所占的比例32、双盲法:研究者在试验中既不让实验的主试也不让被试了解实验的真正目的和意图,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主试的态度、被试间自变量的扩散等方面的无关变量。
33、科研报告: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用来系统地阐述某项教育实证研究活动及其成果的研究文章34、儿童发展研究:是专指探讨儿童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科研研究 填空1、科学研究活动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继承性、创造性、系统性、规范性2、教育性原则:防止和避免研究工作对儿童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3、按照研究的目的或目标不同,可以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开发性研究4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和数量的侧重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5、根据研究的时间取向不同,可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分为:纵向研究、横向研究6、根据研究的场所不同可以将学前教育研究分为:实验研究、现场研究7、根据研究的对象数量多少,可以将研究分为:个案研究、成组研究8、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三个步骤:选择课题、研究设计、制定工作计划9、实施阶段主要三个步骤:收集研究资料、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形成研究结论10、研究阶段集中两个方面:总结研究、评价研究11、对研究工作进行评价是科研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评价研究活动12 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以将学前教育研究的课题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新课题13、根据研究活动对问题探讨的深度,可将课题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预测性课题14、 按不同的载体形式和记录技术可分为:手工型,、印刷型、微缩型、视听型;按公开程度不同,可分为国外公开文献、国内公开文献、内部资料;按编辑出版的形式不同可分为书籍、期刊、报纸、学位论文、音像资料、电子文献。
15、书记是各种形式的文献中品种最多、说量最大的一个门类,主要是 教科书、专著、资料性工具书和通俗读物16、定期出版的期刊按出版周期不同有周刊、月刊、双月刊、季刊17、学前教育科学领域或相关学科领域的期刊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专业学术性杂志、专业综合性杂志、文摘类杂志18、搜集研究文献的主要方法:手工探索工具和计算机检索工具19、手工检索工具主要有:目录卡片、资料索引20、文献阅读的方法:浏览、粗读、精读21、文献资料记录的方法:标记和批语、摘录、撰写文献资料22、根据抽样是否按随机性原则进行可将其分为:随机抽样、非随机性原则23、非随机抽样的主要方法:随机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24、根据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可以将观察:自然观察、实验观察25、根据观察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可分为直接观察、间接观察26、根据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是否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可以将观察法分为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27、 根据是否对观察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可将观察法分为有结构观察法、无结构观察法28、根据对象行为取样的方式不同可以将观察法分为时间取样、事件取样29、观察记录的主要方法可以分为:描述记录法、仪器记录法 、表格记录法。
30、描述记录法:日记描述法、轶事描述法、连续记录法31、表格记录法:事件记录表、时间取样记录法、行为核对表、等级评定记录表32、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观偏见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三种:理论性偏见、角色性偏见、期待性偏见33、根据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手段不同,可将调查法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调查表调查34 、根据调查对象范围大小不同来划分,可将调查分为全面: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35、根据调查内容的复杂程度不同,可将学前教育调查分为:综合调查、专业调查36、根据研究者是否控制问题回答形式,可将问卷分为封闭性问卷、开放性问卷、综合性问卷37、根据问卷发放和收回的方式不同,可以将问卷分为;送发问卷、邮寄问卷38、一份完整的问卷应包括: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供选择的答案、结束语39、事实性问题一般涉及三种事实:人口学资料、事物的状态、人的实际行为40、根据访谈过程是否使用过严格设计的问卷或提纲,可以分为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41、访谈过程的一般步骤:访谈准备、预备性访谈、正式提问4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任何内容或任何形式的测验都有三个基本要素:测验的参照点、测量单位、测验规则。
43、测验法有着特殊的探究过程,在学前教育研究中也有着自己的特点:1是一种间接性的研究方法、2是一种相对性的研究方教育是研发的主要类型法、3是一种有着统一的过程的研究方法44、教育测验法的主要类型:标准化测验和自编测验、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纸笔测验和操作测验、常模测验和目标测验45、教育实验法的主要类型:现场试验和实验室试验(场所不同)、前试验、准试验和准试验(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探索性试验和验证试验(研究的目不同的)、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试验(自变量的多少)46、行动研究发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47根据研究的母的和内容的不同,个案研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有三种:个案追踪、个案追因研究、个案临床研究48、个案法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其收集研究资料的手段有:观察、访谈、测验、产品分析49、文字资料的整理:审查补充、分类归纳、摘要、辨整加注50、会直方图要求:中间无缝隙、数据资料必须是连续性资料51、数据资料的特征常用的统计参数主要有:集中数量、差异数量、相关数量52、描述集中趋势的数量有:算术平均说、加权平均说、众数与中数53、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
54、教育科研论文的主要特点是其学术性,而学术性具体体现在两点:科学性和创造性55、育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写作要求:题目或标题、内容摘要、序言和正文、结论和讨论、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56科研报告有以下特点:规范性、新颖新、客观性和准确性57、评价者在建立教育成果评价的标准体系的基本要求:一致性、可测性、精炼性58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方式和方法:自我评价、同专家评价、有关部门评价 简答论述1、学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意义:a能提高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科研能力b有助于学前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c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科学2、(选考)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要求:a加强理论学习、b理论联系实际、c创造性的学习3、科学的认识和非科学的认识主要区别:a一种真理的认识b一种系统的认识c一种精神的认识4、学前教育的科研教育活动的一般特征:a研究对象的主体性b探究对象的广泛性c研究背景的开放性5、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要贯彻客观性原则,研究者应做到:要有科学研究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b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6、要贯彻这一原则,研究者璎珞试以下几点要求:a尊重收试者的权力b研究活动不给被试者造成不恰当的压力c要慎重解释研究材料或研究结果7、(选考)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述略:以自然观察和经验总结为主的时期(19世纪末)b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时期(20世纪~20世纪50年代)c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和系统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8、确定一个相对稳定的方向就具备着多方面的意义:a有利于研究课题的选择b有利于选择课题研究的深入c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研究9、选择课题的基本原则:a价值性原则b可行性原则c创新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10、(选择)选择科研课题的方法:a从学前教育实践中筛选问题b从对专业理论中发现课题c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课题11选择可叹课题的一般程序:a初步选出研究课题b对初选课题进行初步的探索c将课题具体化c撰写课题论证报告12、(选考)课题论证的意义:a能进一步确认课题的研究价值,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b课题论证是争取课题立项和经费资助的需要c能充分展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