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震预报的“土办法”与“洋办法”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6KB
约2页
文档ID:456299061
地震预报的“土办法”与“洋办法”_第1页
1/2

地震预报的“土办法”与“洋办法”选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8 年第 6 期 地震专辑1966 年邢台地震之后,周总理在中南海请李四光和翁文波来谈话,说:“我请你们来是要你们做地震预报,这是我给你们的任务 ”李四光和翁文波接受了地震预测的任务,并为此耗尽了毕生的心血中国也从此拉开了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的大幕地质部的李四光研究的是地质力学,即用测量地应力变化的方法来研究地壳运动规律这是他自己创立的学术主张 一大批以地质力学为学术方向的科学家们, 运用地应力的观测和分析,解读着地震来临的信息石油部的翁文波研究的是信息预测, 例如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记载和 “取象比类” 的方法来预测天灾 由翁文波生前创立的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吸收了许多目前中国自然灾害预测造诣高深的人,这些人来自气象部门、水利部门、地震部门,有的甚至只是社会志愿者国家地震局组建时共包括三方面的科学家力量: 以地质力学方法为主的地质部专家、 以预测理论为主的石油部专家和以地球物理方法为主的中科院专家 由于地球物理方法是由留学西方的学者们带回来的,代表着发达国家的高科技成果,在国内学术界的地位相对较高,所以成为了国家地震局的主要研究力量。

目前国内的地震预测存在着四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地球物理学家从西方引进的地球物理方法,简单说来就是用地震报地震这种方法对于有前震的地震还是有用的, 在大震前有一系列的小震, 而且小震的频度越来越高,这就预示大震的来临,如海城地震这种方法使用从西方进口的高精尖仪器,俗称“洋办法”第二种方法是利用地应力的方法来预测地震 这是李四光先生创立的方法 所谓地应力,就是指存在于地壳中的应力, 它包括由地热、 重力、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及其他因素产生的应力由于地震是地球的内力冲破岩石圈造成的, 所以在岩石圈遭受内力挤压的时候, 原来的地应力平衡就被打破了, 产生了地应力的变化 地应力台就建立在对岩石圈地应力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地方, 岩石从受力开始直至破碎, 地应力的变化都能被感知 地震学家从地应力变化的曲线上就可以预测出地震发生的时间 如果地应力台分布足够多, 中国大地上的地应力变化就能被充分感知了 地应力台也可以制成简易的便于群众观测的仪器, 从而也是 “群测群防”的手段之一第三种方法是观察地球物理场代用指标的变化,如次声波、土地电、 地磁异常、 大地微动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简单原始的观测手段进行监测 还有一类属于肉眼可见的宏观前兆现象,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微量元素含量、氡含量、天气中的异常现象、动物异常行为、地声、 地光等异常现象, 也都是群众可以直接观测到的。

这些方法是上面两种方法的辅助手段第四种方法是利用预测学的理论来研究地震发生的规律, 从而预测地震 这种方法也可借用简易自制的仪器来观测所有那些可以被公众直接参与的监测活动,被当今主流地震学界称为“土办法” 它们就是 30 多年前中国进行地震预测时“群测群防”策略的基础 1975 年海城地震之前,国内活跃着各路预测地震的方法派别, 海城地震预报成功之后, 以前震—主震的方法预测地震的那个学派就脱颖而出, 群测群防就开始不太受重视了 唐山地震以后, 国家支持地震局的专家们继续地震观测, 而对方法不太关注, 地应力台站也相继取消了, 取而代之的是用高精尖仪器布设的国家地震台网由是,国内地震界分出了使用洋办法的“正规军”,和使用土办法的“游击队”地震相关内容解读:(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2008 年第 6 期 地震专辑 )版权声明: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