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迎接去筹与评估工作学习宣传手册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学 院 简 介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筹建,在原陕西省艺术学校、陕西省电影电视学校、陕西省电影公司基础上合并成立的一所高等艺术职业学院,直属省教育厅管理其历史可以上溯到1956年现有在校生1721名,已培养毕业生13000余名学院现有在职人员264人、离退休247人在职在编专任教师154人,其中高级职称46人,双师型教师87人,研究生学历47人;外聘兼职教师133人,特聘教授92名学院设有戏曲表演(三年制)、戏曲表演(六年制)、舞蹈表演(三年制)、舞蹈表演(六年制)、音乐表演(声乐方向)、音乐表演(三年制中国乐器方向)、音乐表演(六年制中国乐器、管弦乐器、键盘方向)、音乐表演(三年制西洋管弦乐器、西洋打击乐器、键盘方向)、影视表演、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播音与节目主持、动漫设计与制作、工艺美术、美发与形象设计、酒店服务管理等15个中职专业,音乐表演、电视节目制作、装潢艺术设计3个3+2联办高职专业并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办戏曲(秦腔、阿宫腔)本科专业其中戏曲表演为省级精品专业,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为省级示范专业建立了陕西省歌舞剧院、华清池“长恨歌”艺术团、重庆“印象武隆”艺术团、省市广播电视台等多个实习就业基地,同时学院还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后备生源基地。
连续三年就业率达97%,升学率达86%以上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院为陕西乃至全国的文化艺术行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明星校友,如影视明星苗圃、文章,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小锋、齐爱云、李君梅、梁少琴,知名主持人杨凯、舒丹、舒展、李茜等学院被誉为“西北艺术人才的摇篮”多年来,学院着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美国、韩国、新西兰、加蓬等国家艺术院校和文化艺术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多次组团赴美、韩、德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考察访问和交流演出,促进了对外文化艺术的交流 新时期,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立足陕西、服务西部、面向全国、特色鲜明的高等艺术职业院校,为地方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机 构 设 置学院领导:党委书记:王延奇 院 长:刘胜辉 党委副书记:张 浩副 院 长:肖幸海 副院长:罗 斌 副 院 长:杨福旺机构设置: 党群部门:党政办公室、干部人事处、纪检监察室、工会、学工部、团委、行政党总支、教务党总支、离退休党总支、戏曲系直属党支部、舞蹈系直属党支部、影视系直属党支部。
行政部门:党政办公室、干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实训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财务处、审计处、后勤(保卫)处、老干处、基建办 教学单位:戏曲系、舞蹈系、影视系、器乐系、声乐系、美术系;文化课、酒店管理教研室、培训部 直属单位:秦腔表演艺术团、舞蹈表演艺术团、民族乐团、合唱艺术团、电影画刊杂志社筹 建 工 作2010年,省政府召开了3次专题会议,决定组建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并对学院新校区所需土地和建设资金做了安排2012年6月28日,赵正永省长、景俊海常委、郑小明副省长专门来学院视察工作,在了解了学院办学情况后,赵省长一行对学院的办学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12年7月4日,省政府召开会议,专门研究筹建学院相关问题2012年9月21日,郑小明副省长再次视察学院并召开了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座谈会,会上郑省长对学院的办学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2010年10月,省委教育工委宣布了学院领导班子之后,教育工委批准成立了学院临时党委省教育厅批复了学院的办学规模和新校区规划用地,论证了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宗旨2011年9月16日,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梁宝林等省厅领导先后视察学院并召开了学院中层以上干部座谈会,对学院的各项工作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两年来,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对学院的专业建设、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等各项工作都给予了充分支持和关照学院筹建以来,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强化内涵建设、狠抓教学管理出台《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绩效工资实施暂行办法》、《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教职工考勤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公正、科学、规范的竞争机制出台《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人员聘用管理暂行规定》,积极做好外聘人员管理工作拟出台《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遴选和管理办法》,发挥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力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针对学院教学、人事、财务、学生、后勤等职能部门的职责,为保障学院规范、有序、高效运行,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具体包括:《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绩效工资实施暂行办法》《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人员聘用管理暂行规定》《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公务接待管理办法》《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学籍管理实施细则》《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工作二级管理规定(草案)》《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处班主任绩效工资考评标准》《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班主任工作实施细则》;《中国共青团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委员会工作条例》《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财务管理制度》《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科研奖励办法》《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审计处规章制度》等。
通过这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使学院各项工作得以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确保学院管理系统发挥最佳的组织作用和管理效能,有效提高了学院管理水平积极做好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多举措、多渠道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多措并举吸引副高以上职称人才和接收重点艺术类高等院校优秀硕士毕业生通过以上措施,极大地充实了学院教师队伍力量,完善了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层次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教学实训工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学院非常重视提高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坚持走为地方文化发展服务之路,培育应用性强、具有特色的学科专业,提高为全省文化服务的层次与水平;创作高水准、有特色的优秀艺术作品;打造文化,文艺创新服务平台以学院舞蹈专业学生为主力的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自演出以来,接待观众150余万人次,已经成为陕西省对外交流、旅游接待的一张靓丽名片实验小剧场每周五晚免费向市民开放演出积极参加“西安世园会”开、闭幕式演出,陕西省大学生戏剧节演出,陕西省文化艺术节演出等各项交流演出活动今年8月,戏曲专业何雨馨同学获得第十六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金花奖;2011年11月学院在文化部主办的文华艺术院校第一届全国青少年戏曲比赛中获得高年级组铜奖、低年级组铜奖、优秀表演奖等多个奖项。
舞蹈专业在今年全国最高级别舞蹈“桃李杯”比赛中获得表演二等奖、创作三等奖两项大奖,也是陕西省专业艺术院校自参加该项赛事以来获得的最好成绩学院在由省政府主办,省文化厅承办的第六届陕西省艺术节上获优秀组织单位奖等等通过参加一系列演出实训活动和比赛,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组织器乐教研室师生赴北京参加“全国板胡音乐周”演出活动安排戏曲系、器乐教研室相关人员赴三原、渭南为戏迷演出通过参加一系列演出活动和送戏下乡活动,提高了文艺服务社会的能力,为群众观看演出、让群众共享社会文化发展、进步成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学院的影响力两年来,学院积极开展外事活动,不断推进对外交流先后和韩国、美国、英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教育代表团进行了交流交流活动发挥了艺术的共通性和无国界性优势,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统艺术形式的光辉魅力,进一步彰显了中国文化艺术的民族性,独特性,极大地吸引了国外朋友学院广泛参与省内外多项演出活动和重大赛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陕西广播电视台、西安电视台、《西安晚报》、《华商报》等多家媒体对学院的办学成果予以报道。
赵正永省长、景俊海常委、郑小明副省长莅临学院视察并对学院办学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多措并举加快新校区规划与建设在省国土厅、长安区政府、长安区国土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新校区拟放在长安区香积寺附近西安市国土局长安分局10月10日出具了《关于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项目用地有关问题的复函》,指出我院新校区土地面积为540亩,选址位于王曲街道办事处,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2年11月19日,省发改委下发了《关于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筹)新校区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陕发改社会〔1768〕号文件),同意新校区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建设项目总投资6.8亿元学 院 发 展 规 划(草 案)一、指导思想、办学定位、总体目标和办学思路1、办学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陕西省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以服务地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宗旨,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以高等艺术职业教育为主体,中等艺术教育为基础;以多种艺术门类发展为主线,以戏曲艺术发展为特色;以“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以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坚持“专业技能与文化艺术融合,综合素质与艺术特色兼顾,艺术教学与应用实践并重,艺术人才与市场需求吻合”的办学理念;坚持开放办学;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突出艺术教育优势,凝练艺术教育特色,打造品牌文化,提升办学实力,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2、办学定位:以秦腔戏曲艺术教育为特色,以高等艺术职业教育为主体,建成一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艺术类高职院校3、总体目标:经过5至10年的发展,把学院建设成为条件优良,特色鲜明,教学高质量,管理高水平,办学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一所西部较强、全国知名的高水平艺术职业院校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全国秦腔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陕西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文化艺术创作生产的重要展示团队、全省基层文化干部培训基地、全省青少年艺术教育基地学院在校生规模达到5000人实现学院发展的总体目标,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012年至2013年,确定新校区选址,正式挂牌,开始招生力争于2012底完成省内评估审批,2013年初报教育部备案学院办学规模到2013年底达到2200人第二步,2013至2017年,完成新校区建设学院学生规模达到5000人其中高职3500人,中职1500人第三步:2018年至2020年,加强内涵建设,增创一流院校完成总体规划的全部建设项目,专业总数达到20个左右,在校生规模稳定在5000名。
4、办学思路:一是坚持走为地方文化建设的服务之路根据陕西“十二五”文化建设规划,紧紧抓住陕西建设“文化强省”和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面向省上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面向县级文化艺术单位,面向社区文化艺术团体,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技能型艺术人才二是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错位发展之路努力做大做强秦腔表演、民族器乐、舞蹈表演、影视表演、影视制作等优势专业,逐步新开考古与文物修复、文化管理等现代服务类专业三是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坚持校企联手、校地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紧紧依托文化艺术行业优势,建立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在教学、科研、实训、就业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实现“多赢”二、主要任务1、专业建设规划:在未来5至10年,学院将围绕陕西“文化强省”建设,形成以秦腔艺术、陕北民歌、舞蹈表演、影视表演为特色的专业体系专业数达到20个左右力争到2015年,省级特色专业达到3个左右,国家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