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实训案例1、(FOB 风险转移) A(卖方)和 B(买方)两个公司签订了一份购买成套设备的合同, FOB 伦敦(在伦敦船上交货),买方 B 与 C(船方)签订了货运合同卖方按照买方的指示将设备运到伦敦港, C 在使用船上吊杆把成套设备从 A 的船上往 C 船上运时,吊杆折断,造成货损,此时货物尚未越过船舷,风险并未转移给买方,卖方须承担损失,由卖方 A 向负责装卸的船方 C 提出索赔因此,以船舷为界原则,如货物在装船时脱钩入海,则由于货物没有越过船舷其风险由买方承担,但只要货物越过船舷,如货物掉在 C 的甲板上导致货损,则风险由买方承担2、 FOB 运输途中的风险承担案例:某公司以 FOB 条件向境外出售一级大米 300 吨,装船时经公证人检验,货物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要求,卖方在货物装船后及时发出装船通知,但由于运输途中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当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只能按三级大米的价格出售,故买方要求买方赔偿大米质量下降造成的差价损失问题:卖方是否对该项损失负责,为什么?评析:根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 FOB 、CIF 或 CFR 术语中,卖方只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货物越过船舷之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而本案中,货物的风险发生在海上运输途中,因此,属于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后的风险,故该差价损失应该由买方承担。
3、 CFR 贸易术语下的卖方装船通知义务案例:德国某公司与我国某公司签订一份 CFR 合同,由德国公司向我国公司出口化工原料合同规定:德国公司在 2005 年 4 月交货德国公司按合同规定时间交货后,载货船于当天起航驶往目的港青岛 5 月 10 日,德国公司向我公司发出,通知货已装船我公司于当天向保险公司投保但货到目的港后,经我公司检验发现,货物于 5月 8日在海上运输途中已经发生损失问题:上述期间发生的损失由哪一方承担?评析:在 CFR 术语中,卖方负有在货物装船后给与买方货物已装船的充分通知该义务直接关系到买方能否及时就运输的货物投保海上运输保险如果卖方怠于通知,使得买方未能及时投保,由此造成的损失应该由卖方承担本案即属此种情况德国一方在 4 月即已经将货物装船,本应该在 4 月份就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而实际情况是,到 5 月 10 日才发出装船通知,造成买方不能对货物在装船后至 5 月 9 日期间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投保,即造成买方投保的延误,该风险损失只能由卖方德国公司承担在 CIF、 FOB 贸易术语中,卖方承担同样的责任4、 CIF 合同货物运输的风险承担案案例:我国某公司与韩国某公司签定了一份 CIF 合同,进口电子零部件。
合同订立后,韩国公司按时发货我公司收到货物后,经检验发现,货物外包装破裂,货物严重受损韩国公司出具离岸证明,证明货物损失发生在运输途中对于该批货物的运输风险双方均未投保问题:上述风险损失由谁承担?评析:在 CIF 术语中,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本案中,货物外包装破裂的损失发生在运输途中,该风险属于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后的风险,因此,1应该由买方承担但是,卖方韩国公司负有按照《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规定,投保货物在海运中的风险的责任,但事实上,卖方违反了该规定,没有投保,使得买方不能取得保险单据,进而不能就上述损失向保险公司索赔,因此,货物外包装破裂风险不由买方承担,应由卖方韩国国内公司承担5、卖方的权利担保责任案例: 1990 年,我某机械进出口公司向一法国商人出售一批机床法国又将该机床转售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机床进入美国后,美国的进出口商被起诉侵权了美国有效的专利权,法院判令被告赔偿专利人损失,随后美国进口商向法国出口商追索,法国商人又向我方索赔问题:我方是否应该承担责任,为什么?评析:根据《公约》规定,作为卖方的我某机械进出口公司应该向卖方 —— 法国商人承担所出售的货物不会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义务,但这种担保应该以买方告知卖方所要销往的国家为限,否则,卖方只保证不会侵犯买方所在国家的知识产权人的权利。
6、暂时中止履行合同案例:加拿大公司与泰国公司订立了一份出口精密仪器的合同合同规定:泰国公司应在仪器制造过程中按进度预付货款合同订立后合同订立后,泰国公司获悉加拿大公司供应的仪器质量不稳定,于是立即通知加拿大公司:距悉你公司供货质量不稳定,故我方暂时中止履行合同加拿大公司受到通知后,立即向泰国公司提供书面保证:如不能履行义务,将由银行偿付泰国公司支付的款项但泰国公司受到此通知后,仍然坚持暂时中止履行合同问题:泰国公司的做法是否妥当?评析:宣告中止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必须立即通知另一当事人,如果另一当事人对履行义务提供了充分的保证,则必须继续履行义务因为中止合同之时暂时停止了履行合同,而不是使合同告中因此,只要另一方当事人提供了充分的履约担保(如银行保函) ,宣告中止履行合同的一方仍须继续履行其合同义务因此,泰国公司只能继续履行合同,不能暂时终止履行合同7、分批交货下的解除合同案例:意大利某公司与我国公司签订了出口加工生产大理石的成套机械设备合同,合同规定分四批交货在交付的前两批货物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在第三批货物交付时,买方发现货物品质仍然不符合合同要求,故推定第四批货物的质量也难以保证,所以向卖方意大利公司提出解除全部合同。
问题:我国公司的要求是否合理?评析:我国公司所购的货物是加工生产大理石的成套机械设备,任何一批货物存在质量问题,都会导致该套设备的无法使用,也就是说,各批货物是相互依存的,因此,意大利公司的行为已构成根本违反合同,买方可以宣告撤销整个合同除非前三批货物是该套设备的零配件,第四批货物是该套设备的关键设备且第四批货物的质量不存在问题,我国公司才无权解除合同8、货物的风险转移案例:香港某公司与我国某公司与1997 年 10 月 2 日签订进口服装合同11月 2 日货物出运, 11 月 4 日香港公司与瑞士公司签订合同,将该批货物专卖,此时货物仍在运输途2中问题:货物风险何时由香港公司转移到瑞士公司?评析:对于在运输途中销售的货物,从订立合同时起,风险就转移到买方承担但是,如果情况表明由此需要,从货物交付给签发载有运输合同单据的承运人起时,风险就由买方承担尽管如此,如果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理应知道货物已经遗失或损坏,而他不将这一事实告知买方,则这种遗失或损坏应由卖方负责此案中,货物装运后,香港公司于 11 月 4 日和瑞士公司签订合同,将货物转卖,因此,货物风险从该日转移给瑞士公司承担9、是否构成根本违反合同案情: 1985 年 2 月 8 日,某港某电业有限公司A 与珠海拱北某公司B 签订购销合同。
合同规定:拱北公司向香港公司订购日产佳能复印机200 台,价格为 CIF 九州港 1499 美元一台,交货期限为 4 月 15 日,付款方式为信用证付款在合同履行时,4月13日B公司收到装船电报通知,电报称所有货物与4 月 12 日往珠海九洲港并注明合同号及信用证号4 月 19 日 B 公司收到九州港码头提货通知,码头方面向公司出示随船提单一份提单上的装船日期为 4 月 13 日,到货是 4 月 16 日, B 公司认为香港公司A 未按合同交货期限规定的 4 月 15 日交货,电报所称4 月 12 日装船不真实,因而没有马上提货5月 2日,B公司接到中国银行珠海分行承付通知,B 公司提出拒付,理由是香港公司延期交货,并于当天电告香港公司,宣告解除合同香港公司不同意解除合同并提出异议,从而产生纠纷问题:什么叫根本违反合同,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解除合同的救济评析:本案中 B 公司认为 A 公司延期交货一天即构成根本违反合同,因此希望采取解除车同的救济根据公约第25 条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失,以致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属于根本违反合同。
本案 B 公司是延迟了一天,此种延迟当然也属于违约行为,给B 公司造成损害,但没有达到致使实际上剥夺了买方依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严重程度,对于季节性的敏感货物,迟到一天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而对于复印机这种报告设备,迟到一天引起的损失一般不会严重影响守约方订立合同时期望的经济利益因此,本案A 公司的违约行为并没有达到根本违反合同的程度,因此,买方采取的救济方式不是解除合同,而应是损害赔偿10、买方解除合同1993 年 1 月,中国 A 公司与日本 B 公司先后签订合同,由 B 公司按 CIF 交货条件将合同项下的 8 万只用于显像管生产的电子枪按时交予中国A 公司货到后, A 公司在实验性使用中发现,电子枪存在质量问题后经双方协商,同意由中国商检机构进行品质检验,经检站证明,电子枪的质量确实存在较大质量缺陷A公司随即与 B 公司交涉并达成索赔协议协议规定: (1) A 公司对已收货物中已使用的部分电子枪暂不退还B 公司;( 2)B 公司应该在三个月内将符合质量要求的7.5 万只电子枪发运到 A 公司;( 3)更换的货物运到后,买方将抽样检测,不合率大于20%,则整批退货。
结果, B 公司交来的货物仍然不符合质量要求双方在此协商,A 公司提出, B 公司可将应该提供的电子枪品牌更换为“日天 ”或 “星星 ”牌 B 公司表示同意按照A 公司的要求提供货物,并将此作为索赔协议的一部分后由于新供货方的原因,B 公司仍然未能履行义务 1994 年 5 月, A 公司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 ( 1)B 公司退还7.5 万只电子枪的价款及利息; (2)已经使用的 5000 只电子枪造成的经济损失由B 公司承担;(3)有关检验的相关费用由B 公司承担;( 4)保管费、货物差价等经济损失由B 公司承担问题: B 公司是否构成根本违反合同,A 公司有何种权利?3评析:在 P177 页,我们讲到买方对货物有品质担保义务,而本案中的 B 公司提供的电子枪的质量存在较大的质量缺陷,使得另一方当事人蒙受了损害,属于根本违反合同虽然 B 公司做出补救,但是补救仍给 A 公司造成不合理的不便或延迟因此, A 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损害赔偿,而且由卖方来承担做出补救的费用11、买方要求损害赔偿1995 年 3 月 5 日,北京某工业供销公司(买方)与荷兰碧海有限公司(卖方)签订了一份进口机床的合同。
合同规定:由卖方在 1995 年 12 月 7 日前交付买方机床 100 台,总价值 5 万美元,货到 3 日内全部付清 7 月 7 日,卖方来函:因机床价格上涨,全年供不应求,除非买方同意支付 6 万美元,否则卖方将不交货对此,卖方表示按合同规定价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