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年级上四单元教案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9.50KB
约47页
文档ID:433127941
五年级上四单元教案_第1页
1/47

五 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一)学习目标1、能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准确使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3、能准确实行乘号的简写,略写学习难点准确实行乘号的简写,略写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四单元的学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用字母表示数(一)】二、出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小黑板并齐读 (小黑板出示:1、能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2、能准确使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3、能准确实行乘号的简写,略写三、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52、53、54页的内容1、仔细观察例1(1)的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并用语言描绘出来2、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2)、(3)小题思考: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3、回忆所学过的运算定律和减法、除法的性质,用字母表示写在课堂作业本上4、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能够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其它运算符号能省略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为什么?5、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理解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四、先学1、下面同学们开始自学,看谁最认真,3分钟后比一比谁的自学效果最好能够讨论)边学边按自学指导的顺序把答案写在本子上2、检查自学效果(3分钟)师先巡,看看同学们写的答案,注意收集错误,再指名回答五、后教(一)、更正针对刚刚同学们的回答,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纠正二)、议一议师引导生一题一题的议论:1、自学指导的题1假如学生表达不完整,要引导生归纳出(左右两个数的和等于中间这个数;左右两个数的积等于中间这个数2、题2要讨论得出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的共同特点是:都是用一些符号或字母来表示的3、题4要重点强调:字母与字母,字母与数字相乘,中间的乘号能够记作“.”也能够省略不写数字与数字中间的乘号不能省4、要让学生明白a2与2ɑ的区别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通过学生的汇报,梳理知识)六、当堂训练下面,同学们就对所学知识实行使用,看谁掌握得最好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x×x m×m 0.1×0.1 a×6 3×n χ×8 a×c2、完成做一做1、2题.要求:第1题在书上完成.第2题先写出字母公式,再应用公式计算.3、练习十:第1-3题 先独立解答后,再集体评议。

第二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二)学习目标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2、能准确使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3、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学习重、难点:能准确使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师课前用纸打印好以下题,复习时发给学生做,节约时间)1、把结果相同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a2 3ɑ 8b 9×29+9 ɑ×ɑ ɑ·3 b×8 2、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能够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2×3 a×7 14+b a÷7 a×a 5-x 0.6×0.63、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什么?(数、运算定律、计算公式、计量单位)4、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但要注意什么?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板书:用字母表示数(二)二、出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请看小黑板: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2、能准确使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3、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三、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47、48页的内容自学后回答以下问题:1、从例4(1)的图、表中你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2、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3、想一想:a能够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4、从例4(2)的图、表中你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 式子中的字母能够表示哪些数?5、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四、先学1、下面同学们按自学指导的要求开始自学,8分钟后检查自学效果不明白的地方能够问同学,能够问老师2、检查效果(6分钟)主要以举手回答的方式实行,一人回答后假如其他同学有不同看法马上说,师注意收集同学们比较模糊的知识点五、后教1、更正同桌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纠正对方错误的地方2、重点讨论①例4(1)中a能够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讨论后引导生明确: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②例4(2)中,式子中的字母能够表示哪些数?讨论后引导生明确:字母a能够是整数,也能够是小数,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假如是1000就不可能了。

③强调把数代入公式中求值时的计算格式3、小结生说后师归纳出:从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看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比用文字描绘更简明在计算时,只要给出式子中每个字母表示的数是什么,就能够算出这个式子表示的数量是多少六、练一练1、 独立完成P48做一做 .2、练习十:4——6题.第三课时:练习课学习目标:1、能较熟练的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能准确使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数量 3、会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学习重、难点:能熟炼地使用字母表示数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的相关知识,看看同学们是否过关板书:用字母表示数(复习课)】二、出示目标通过复习,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1、能较熟练的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2、能准确使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数量3、会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三、基本练习:(要求:认真审题,细心做题,把字写端正)(一)小黑板出示以下题1、填空:(1)a+a=( ) a×a=( ) (2)当a=5时,2a=( ),a的平方=( )2、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操,五年级站了x列,平均每列20人,六年级有a人.说出下面各式所表示的意义:(1) 30x (2)30x+a (3)a—30x(二)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督促学生都在认真地做题。

四、议一议1、同桌对改教师出示检测题的完整答案,学生同桌对改,对全部做对的给予表扬2、议论①同桌互相交流,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最多3分钟)②师让错的同学举手并说出自己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做?为什么?对的同学回答,师注意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特别是30x 30x+a a—30x分别表示的意义③让生更正错题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但能够表示数量关系,也能够表示数量.五、综合练习:1、独立解答P61 第7题 师巡视指导个别学困生2、 讨论口答P61 第8题 3、 分小组完成P61 第9题 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六、发展练习:讨论P61 第10、11题 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讨论2、解简易方程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学习目标1、初步理解“等式”、“不等式”、 和“方程”的意义,并能实行辨析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3、养成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水平学习难点:协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学习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入 师:你们玩过跷跷板吗?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跷跷板的故事.两只小青蛙在玩翘翘板很开心,一只小熊也要玩,同学们,你们说会怎么样?(没法玩)为什么?有什么办法也让小熊也能玩的开心呢?……(板书:方程的意义)二、出示目标同学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初步理解“等式”、“不等式”、 和“方程”的意义,并能实行辨析。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3、养成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水平请齐读一遍小黑板出示目标)三、自学指导为了达到以上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按自学指导自学小黑板出示自学指导)认真阅读62页、63页的内容,学习后说一说:1、从主题图(1)中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从主题图(2)中你获得了那些信息?2、你们知道一杯水有多重吗?假如要你现在表示这杯水有多重,你有办法吗?用未知数x来表示水的重量,那么杯子和水一共有多重又该怎样表示呢?3、认真观察主题图(3)这副图里的两架天平,发现了什么?哪边重一些呢?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这两架天平的状况吗?4、认真观察主题图(4)这副图里的两架天平,发现了什么?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这天平的状况吗?5、方程的意义是什么?四、先学1、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自学,8分钟后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能解答那些问题?2、检查自学效果(6分钟) 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并板输出:一只空杯子=100克100+ x﹥100100+ x﹥200100+ x﹤300100+ x = 2503、对于方程的意义,认真看书的同学都能说出来,但真正理解使用还需老师引导和讲解五、后教1、观察比较:100+ x﹥100 100+ x﹥200 100+ x﹤300 100+ x = 250这几个数学算式有什么不同?能够怎么分类?(先让学生讨论,再写下来)学生汇报:按符号的不同分成两大类。

第一类:100+ x﹥100 100+ x﹥200 100+ x﹤300第二类:100+ x = 2502、出示以下式子,让学生分类100+ x﹥200 4 x+50﹥100 30+30=60 3 x=180x÷11=5 100+50=50×3 5 x-18=24 学生很快分出: 第一类:100+ x﹥200 4 x+50﹥100第二类:30+30=60 3 x=180 x÷11=5 100+50=50×3 5 x-18=24教师指出:像第一类这样用大于、小于号连成的式子,它们左右两边不相等,就叫做不等式像第二类这样用等号连接成的式子,它们左右两边相等,就叫等式3、观察以上等式,你能不能再分分类,也说一说你的分类标准?(同桌能够讨论)汇报:还能够分成两类第一类:30+30=60 100+50=50×3第二类:3 x=180 x÷11=5 5 x-18=24师揭示:像第二类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4、说一说什么叫做方程?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让生讨论后回答)5、你能画图来表示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吗?(让生讨论后回答)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下面就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当堂训练(学生独立完成)1、课本54页“做一做”2、练习十一 1——3题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