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防护工程可行研究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144367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泥石流防护工程可行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泥石流防护工程可行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泥石流防护工程可行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泥石流防护工程可行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泥石流防护工程可行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泥石流防护工程可行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石流防护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XX县XX乡泥石流可行性研究报告XX省XX局XX大队XX年XX月XX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XX县XX乡泥石流可行性研究报告任务书编号:编 写:项目负责:审 核:审 定:总工程师:大 队 长:XX省XX局XX大队XX年XX月目 录1 概 述11.1 任务由来11.2 重要目的与任务11.3勘查工作描述及建议方案11.3.1勘查工作描述11.3.2建议方案11.3.3可行性研究根据的基本资料11.3.4根据的基本规范21.3.5 编制状况22项目的必要性与急切性12.1 泥石流灾情评价12.1.1地质灾害体分布位置,规模,范畴12.1.2重要危害及对象12.1

2、.3灾害破坏后导致损失估算12.2项目的必要性和急切性13地理地质环境23.1地理环境23.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23.1.2气象与水文23.1.3社会经济状况23.2地质环境23.2.1区域地质环境简述23.2.2工程地质条件34 XX乡泥石流基本特性54.1泥石流沟概况54. 2 泥石流沟灾害史54. 3 泥石流类型54. 4 泥石流固体松散物质来源与物质构成54.4.1XX沟物源54.4.2XX沟物源64.5泥石流规模及发展趋势74. 5.1 泥石流规模74. 5.2泥石流发展趋势征74. 6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74.7. 泥石流特性值的拟定措施和计算成果74.7.1泥石流流量及流速7

3、4.7.2泥石流中石块运动速度计算94. 8 XX河XX乡泥石流沟入河口段挟沙能力估算95 防治工程技术方案115.1防治目的与原则115.2设计原则和参数的拟定115.2.1设计原则115.2.2重要动力学参数115.2.3断面流速计算115.2.4拦砂坝设计参数计算125.2.5地震荷载125.2.6 各岩土层力学参数125.2.7防治工程设计荷载组合与安全系数125.3防治技术方案的设计125.3.1工程治理目的125.3.2泥石流治理方案125.4分项工程设计135.4.1XX沟135.4.2XX沟135.4.3 拦砂坝设计135.4.5 排导槽设计165.5 方案比选165.5.1

4、造价方面165.5.2 施工条件175.5.3 防治效果175.5.4 社会影响175.5.5推荐方案175.6重要工程量176工程监测设计196.1监测工程的目的与任务196.1.1监测目的196.1.2监测任务196.2设计原则与根据196.2.1设计原则196.2.2设计根据196.3监测工程布置196.4监测工程设计196.4.1影响因素监测196.4.2大地形变监测196.4.3施工期专项监测206.4.4活动迹象巡视监测206.4.5监测技术及成果规定206.5监测工程量207 施工组织设计217.1施工条件217.2天然建筑材料217.3施工措施及施工工序217.4施工交通运送2

5、17.5施工总体布置217.6施工总进度228 工程实行效果评价238.1 环境影响评价238.1.1对土地资源的影响238.1.2施工废水对水质的影响238.1.3对空气质量的影响238.1.4对声环境的影响238.1.5对水土流失的影响238.1.6其她影响238.1.7 交通影响238.1.8 综合评价和结论238.2 经济、社会效益评价238.2.1经济效益评价238.2.2社会效益评价249 结论与建议24附件1 可行性研究报告计算书1 概 述1.1 任务由来XX乡泥石流位于XX县XX乡,泥石流的活动一是直接威胁着扇体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导致了严重危害,二是泥石流堆积物曾堵塞X

6、X沟沟口XX桥,对XX乡场镇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因此迫切需要开展XX乡泥石流沟的勘查和治理工作。 为加强我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快灾区人民恢复重建工作,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根据国务院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XX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以及XX省人民政府有关灾后重建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告知(川府发21号)的统一安排部署,并经XX省国土资源厅厅务会议审定,拟开展346处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设计及监理工作。其中县XX乡泥石流为346处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防治项目之一。由XX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于XX年11月19日下发的“”文献,即“有关请组织增援

7、开展我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设计及监理工作的函”,指令由XX省冶金地地质勘查局XX大队承当XX县XX乡泥石流应急勘查与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任务。报告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1.2 重要目的与任务本设计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其目的是:根据任务书和现行国标、行业原则所提出的工作目的、原则和规定进行布置和安排,在县XX乡泥石流地质勘查报告的基本上,根据XX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物源的分布特性及发展趋势,对泥石流灾害进行科学评价,以保证泥石流威胁范畴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目的,从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性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上对防治工程进行两个的方案的分析论证,进行投资估算,

8、推荐优化方案。重要任务为:(1)对泥石流的危害性和实行治理工程的必要性进行充足论证;(2)论证工程实行的也许性;(3)进行治理工程比选方案可行性研究;(4)防治工程效果及效益评价。1.3勘查工作描述及建议方案1.3.1勘查工作描述该项目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原则的规定进行精心准备、精心调查和勘查,工作思路和技术措施针对性强。从前期勘查设计书的编写到野外调查、勘探,直至室内资料的整顿和报告的编写,各工序严格按照我队IS09001质量认证体系进行质量控制。本次勘查综合采用了工程地质测绘、钻探、探井、取样实验等勘查措施,完毕的实物工作量完全达到设计规定,各项内容达到任务书规定,精度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

9、国土资源部地质矿产行业原则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TT0220)和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中的技术规定。基本查明了泥石流形成区不良地质体的发育状况、松散物源的规模、性质、分布、产状、稳定性、补给长度、植被覆盖率、河沟冲淤变幅、堵塞状况等物源的分布、形成、规模数量活动、堆积特性、发展趋势与危害,为治理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治理工程设计提供了根据,圆满完毕勘查任务。1.3.2建议方案根据省厅组织专家对现场进行踏勘理解状况,XX乡泥石流由XX沟和XX沟两条泥石流沟构成,这两条沟均爆发过泥石流,且再次爆发泥石流的也许性较大,对居住在泥石流堆积扇上泥石流沟道两侧的XX乡居民的生命财产

10、构成严重威胁。泥石流物源区滑坡发育,固体物源丰富;流通区坡陡而狭窄,可供修筑拦沙坝的有利位置缺少;堆积区人口密集,没有停瘀场合,但排导条件较好。因此,专家建议采用稳、拦、排结合的综合治理方式进行治理,即在两沟的物源辨别别修筑一座谷坊坝,起到回瘀压脚、稳坡固沟的作用;分别在XX沟、XX沟和XX沟支沟王家沟流通区修筑一座拦挡坝,对泥石流的固体物质进行一定的拦截,同步起到稳坡固沟和降速减能的作用;在堆积辨别别修筑排导槽,引导泥石流顺利进入XX河,并在排导槽的入口段分别修筑一道拦沙坝,进一步拦挡泥沙,减小泥石流对排导槽的冲击力。 勘查工作及可行性研究是环绕这个方面进行的。1.3.3可行性研究根据的基本

11、资料1) 有关请组织增援开展我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设计及监理工作的函();2)XX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XX县XX乡泥石流应急勘查报告;(XX省XX局XX大队,1月)1.3.4根据的基本规范本次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重要根据如下现行有关规程规范进行设计。(1)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5)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GB50010-);(6)砌体构造设计规范(GB5003-);(7)水利建筑工程概算

12、定额();(8)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9)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编制规定()。1.3.5 编制状况本报告于XX年1月8日开始编制,于XX年1月28日编制完毕。编制期间设计人员与地勘人员紧密配合,作了大量的定性、定量分析计算和研究,对县XX乡泥石流灾害的规模、形成条件、物源的分布特性及发展趋势和成因以及影响范畴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解,并且与区内同类地质灾害治理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故本报告的基本资料详实、设计方案具较强的针对性。2项目的必要性与急切性2.1 泥石流灾情评价2.1.1地质灾害体分布位置,规模,范畴根据勘察报告,XX乡泥石流由两条泥石沟构成,地理坐标为东径104052710408

13、42,北纬320654320729。具体状况如下:(1)XX沟XX沟位于XX河右岸,主沟流域为典型的高中山峡谷地貌,流域内最高海拔高程为2985m,最低海拔高程997m,相对高差1988m。沟长5.64 km,集雨面积10.77km2;为典型的高中山沟谷地貌,沟谷深切,地势陡峻,地形坡度大,谷坡2560,支流水系发育,沟谷狭窄,主沟沟床比降109.4539.4,平均比降330.2,上段沟谷呈“U”形,中下段呈“V”形。这种地形条件使泥石流得以迅猛直泻,两岸谷坡有大量的第四系残坡积物,厚度约37m,沟水冲刷作用强烈,沟岸崩滑等不良地质作用较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固体物源。该沟两岸植被发

14、育,在沟的源头区地形呈圈椅状,残坡积物发育,水系为三条坡面切沟,坡面切沟汇合后的大部份沟段沟水冲刷强烈,两岸坡有大量的崩滑体分布,为泥石流的物源区;该沟的下段为泥石流的流通区,该沟沟口段为泥石流的堆积区。(2)XX沟XX沟位于XX河右岸,主沟流域为典型的高中山峡谷地貌,最高海拔高程为2985m,最低海拔高程993m,相对高差1992m。XX山北麓为XX沟泥石流的形成区,沟长2.46m,集雨面积2.23km2;为典型的高中山沟谷地貌,沟谷深切,地势陡峻,地形坡度大,谷坡2555,上、中段沟谷呈“U”形,下段沟谷呈“V”形,沟谷弯曲狭窄,沟床起伏较大,沟内陡坎、卡口较多,沟床比降368.5509.4,平均比降478.2。这种地形条件使泥石流得以迅猛直泻,沟谷两侧堆积较厚的第四系残坡积松散堆积物,厚约38m,滑坡、倒塌较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固体物源。根据调查访问,XX乡XX沟曾于1998年9月18日发生过泥石流,这次泥石流导致XX沟与XX河交汇处的桥梁(XX桥)堵塞,原沟底抬升约3.00m,致使场镇街道漫水,危及XX村、民新村、XX乡场镇及驻乡各单位的安全;XX沟曾于1962年7月发生过泥石流,携带出大量泥沙和碎块石,在沟口处堆积成泥石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