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0016438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脾胃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脾胃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脾胃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脾胃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脾胃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脾胃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脾胃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呕吐外邪犯胃: 证候:突然呕吐,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祛寒解表,芳香化浊。辨证施护: 此型多属邪实,因患者发热恶寒,为寒邪偏重。病室宜温暖向阳,安静舒适, 空气新鲜。 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舌象,脘腹部及呕吐物的变化,若有体温持续升高,呕 吐呈喷射状,剧烈头痛、两侧瞳孔不等大,烦躁不安、嗜睡、呼吸深快等现象, 是邪毒内陷于脑之征,应立即报告医师进行抢救。 本型多见暴病,呕吐频繁,患者心情急躁,焦虑不安,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 紧张情绪,使其静卧,尽量减少搬动勿打扰患者休息。 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及在夹脊两侧刮痧,可缓解症状。 呕吐严重者可暂禁食,待呕吐减轻后给

2、予流质、半流质,逐渐过度到普食,忌 油腻、甜粘之品。若呕吐量多时,应注意补充水分,遵医嘱输液,防止损伤津 液。饮食停滞: 证候: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得食愈甚,吐后症状减轻,大便溏薄、秽 臭或秘结,舌苔厚腻,脉滑实。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辨证施护: 时清除呕吐物和更换被污染之衣被,特别注意室内通风,消除秽臭之气。 鼓励患者尽量将胃中积食吐出,必要时可用探吐法。吐后不应立即进食,待胃 中感觉恢复正常后,先进少量流食,食后不吐,再逐渐改为半流食和软食。禁 忌硬固不易消化之品和油煎厚味,并应限制食量,不宜暴饮暴食,以免引起食 复。 选择有消食化滞作用的食品,如山楂、麦芽、粳米等。 注意观

3、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气味,数量及呕吐的频率。如患者呕吐咖啡色 液体或伴有鲜红色血液,是胃肠积热,损伤脉络,应引起警惕,及时通知医生 予以处理。 注意观察二便是否通畅。若暮食朝吐,朝食暮吐,或呕吐见粪臭样物,并伴腹 痛拒胺,无大便、无矢气者,为腑气不通,应留取呕吐物送化验室检查,并立 即采取措施。痰饮内阻: 证候:呕吐多为清水痰涎,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头晕心悸,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辨证施护: 饮为阴邪,得温则化,除明显挟热证者外,皆以温热为好。故病室宜温暖,阳 光充足,不潮不燥,安静舒适。 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少活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呕吐剧烈时,可针刺内关或用鲜

4、竹沥水、灭吐灵等药物止呕。 生姜有化痰止呕之功效,可用生姜汁数滴口服,或用淡盐水浸泡生姜片口含, 均有止呕作用。 饮食以细软温热之素食米,忌生冷、肥甘、甜腻等生痰之品,不宜多饮水。 无明显热证时,汤药宜偏热服。 大便秘结者,可给缓泻剂,如蜂蜜、番泻叶、果导等,以通腑降浊,调顺胃气。肝气犯胃: 证候: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闷痛,舌边红,苔白腻,脉弦。 治法:舒肝和胃,降逆止呕。辨证施护: 气亢盛多偏于热,治宜寒凉。故病室应凉润,光线需柔和,环境应幽雅。 患者因肝阳偏盛肝火旺,性多急躁易怒,而情绪郁怒更使病情加重,故应了解 患者郁闷恼怒的原因,做好情志护理,予以疏导,使其安心治疗。 饮食以清淡为

5、主,少油腻,忌辛辣、烟、酒及粘滞助火之品。可指导患者食用 番茄、茭白、苦瓜、冬瓜、萝卜、雪梨、苹果、西瓜、金橘等有疏利行气作用 的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可用蜂蜜、麻仁润肠丸等润肠通便,使腑气通顺,浊气下降, 呕吐可止。脾胃虚寒: 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脘腹不舒,恶心呕吐,时作时休,纳差,倦怠乏力,面色 白,口干不欲饮,四肢不温,喜暖恶寒,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濡弱。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辨证施护: 患者阴虚内寒,多喜温喜暖,故室温宜偏高,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此证型患者呕吐时作而不剧烈,但久病易伤正气,故应多休息以颐养正气,但 又不宜终日卧床不起,反致气血不畅,精神不振,故活动量以不

6、感劳累为度。 、 饮食以营养丰富、细软之半流或软食为主,提倡少量多餐。可适当选用山药、 桂圆、生姜、扁豆、大枣、荔枝等有健脾益胃作用的食品。 可用针灸疗法和温热疗法缓解症状,如隔姜灸,以姜汤送服丸药等。胃阴不足: 证候:呕吐反复发作,时有干呕,口燥咽干,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多细数。 治法:滋阴养胃,降逆止呕。辨证施护: 者阴虚内热且燥,多喜凉润。病室宜设在阴面,光线柔和,室温偏低,湿度可略 高于正常。 饮食以细软、滋补为主,提倡少食多餐。可食用豆浆、豆制品、瘦猪肉、鸭蛋、 梨、柿、杨梅,白菜、番茄、西瓜、藕、甘蔗、菠萝、蜂密等。口燥咽干者,用 绿豆汤、梨汤、鲜芦根煎水代茶饮。 禁忌辛辣、

7、香燥之品,以免助热生火,损伤阴津。 对便秘患者,只可用注肠通便之法,不可用泻药,以防再伤阴液。 若妇女妊娠 呕吐,多为食后即吐,甚至不能见饮食,喜酸食、神疲倦怠、胸膈满闷,症状轻 者可无需治疗,呕吐重者,为妊娠恶阻,可静脉输液。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的疼痛为主证,并伴有嗳气、呕吐 等症状。因胃脘部位接近心窝,所以历代中医文献中所谓的“心痛”、“心下痞痛”,多指 胃痛而言。胃痛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于西医之急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 经官能症及胃粘膜下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胃癌等疾患。1、疼痛:胃脘痛与寒邪客胃、胃失和降有关。与食滞胃脘、运化失常

8、有关。与情志不畅、胃气郁滞有关。与劳倦太过、胃气不和有关。与久病伤阴、胃失濡养有关。2、舒适的改变:嗳气反酸、恶心呕吐与脾胃素虚、运化失常有关。与宿食内停、胃气上逆有关。与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有关。3、脾胃功能失调:纳呆 与素体阳虚、胃失温养有关。4、活动无耐力 与营养缺乏、身体虚弱有关。5、忧虑 与缺乏医学知识有关。与久病求愈心切有关。6、潜在并发症:胃出血和胃穿孔与饮食不节、胃络受损有关。与暴怒伤肝、肝不藏血有关。(1)气滞胃痛: 证候:胃脘胀痛,痛连胸胁,遇情志不遂而诱发或加重,嗳气频繁,伴呕吐吞酸, 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2)血瘀胃痛 证候:痛有定处,如锥

9、刺刀剜,拒胺,或有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主方:失笑散合丹参饮。(3)食滞胃痛: 证候:胃痛胀满,厌食,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主方:保和丸。(4)虚寒胃痛: 证候:隐隐作痛,喜暧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遇寒发作或疼痛加重,泛吐清 水,神疲纳呆,四肢欠温,大便溏薄,舌苔淡白,脉细数或沉迟。治法:散寒温胃,健脾止痛。主方: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5)阴虚胃痛: 证候:胃脘灼痛,嘈杂似饥,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津或剥脱无苔,脉细数。 治法:益胃养阴。主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3、辨证施护(1)气滞胃痛

10、型: 气遇寒则凝,得热而散。故应注意气候、时令的变化,随天气的冷暖增减衣服, 勿使患者复寒感邪而加重病情。 情志不畅,气恼郁怒均可诱发胃痛和加重病情,故应重视调节情志,使期避免精 神刺激,以胸豁达,减少发作机会。 针灸治疗效果明显,常用穴位有中脘、内关、足三里、太冲、阳陵泉,有舒肝解 郁的功效。 胃脘部用水袋热敷或用大盐1斤炒热加葱白数段,装入布袋,在局部做熨贴疗法。 亦可采取胃脘部拔罐、照射红外线等疗法。 饮食和中药宜温热服,少食生冷及甜粘食品。大蒜、韭菜、香菇、萝卜、柑橘等 有行气开胃作用,可适当食用。 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做保健操、练气功等,并指导患者注意陶 治情操,保持稳

11、定情绪。(2)血瘀胃痛型: 根据气行则血行的理论,宜注意保持患者心情舒畅,劝慰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尤其是对病情较重或有大出血表现者,更应加强情志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和危重症,如见患者黑便时,应立即留取标 本送验,鉴别是否胃出血。患者呕血时,一般胃出血,血量较多,为暗红色或棕黑色,多随 胃中食物一起呕出,且在呕吐前患者有胃脘嘈杂不适,恶心等症状。患者发生胃出血时应立 即通知医生,并严密观察其血压、脉搏、神志等变化。如果出血量多,伴冷汗出,面色苍白, 烦躁不安,血压下降,脉微欲绝,乃气随血脱之危象,应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若患者出现剧烈胃痛、寒颤、高

12、热或全腹硬满,疼痛拒按时,可能是急腹症,不 要滥用止痛剂而贻误病情,并注意发生阳脱之证。 指导患者饮食,在除外并发症的前提下,可选用有健胃活血作用的食品,如山楂、 酒酿、山药、茴香、桃、荔枝等。(3)食滞胃痛型: 若进食不久即发生胃痛,可选择探吐法;尽量使积食吐出,胃痛得以缓解。 严格控制饮食,必要时暂禁食,待症状缓解后,先给予清淡流食,半流食,逐渐 过渡到正常饮食。指导患者多食萝卜、金桔、苹果、山楂等有宽中理气作用的食品,有助于 消化。控制油腻厚味食物,以免引起食复。 加强卫生宣教工作,使患者养成饮食有节、定时定量、勿暴饮暴食的习惯。 做好口腔护理,用淡盐水漱口,或口含槟榔、豆蔻、桔饼等芳香

13、健胃之品。(4) 虚寒胃痛型: 胃痛遇寒加重,故应加强防寒保暖的护理。病室应光线充足,室温可略偏高 (20-22C),衣被适当。可选用护胃保健品。 饮食和中药宜偏温热服,胃痛时可用各种温热疗法止痛。 空腹胃痛时可进少许糕点,以缓解疼痛。可嘱患者多食有补中益气温胃作用的食 品,如桂圆、莲子、大枣、南瓜、扁豆、番茄、牛奶、鸡蛋、瘦肉、黄鱼、鳝鱼、河虾、 胡桃等,并适当用葱、姜、芥末、胡椒、大蒜、韭菜作调料,有温胃散寒的作用。在胃 脘部、胃俞拔火罐和脊柱两侧用梅花针治疗,均能减轻症状。 神阙穴隔姜、隔盐灸,可治大便溏薄。(5) 阴虚胃痛型: 因患者有胃脘灼痛,烦躁等阴虚内热的表现,故病室应在阴面,环

14、境要清静,避 免噪音和强烈阳光的刺激。 饮食和中药宜偏凉服,可多食润燥生津之品,如雪梨、莲藕、荸荠、甘蔗、菠萝、 百合、银耳、甲鱼、花生、杨梅、柿子、蕃茄、蜂蜜等;禁忌辛辣、煎炸、烟酒、浓茶及咖 啡类刺激之品。 便秘时可用麻仁润肠丸、番泻叶通便;亦可按摩腹部(沿脐围顺时针按摩5分钟, 再逆时针按摩5分钟,反复1-2次)。 本证型患者不宜用温热疗法。4、养生指导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 浊,为生化之源,故应善加保护。(1) 急生患者出院后,仍需注意饮食,不可过食生冷和饥饱无度,以免因饮食不节 而致再发。同时,避免外感寒邪。(2) 慢性患者迁延反复,饮食调护尤为

15、重要,必须养成饮食规律、起居有节的良好 习惯,还应注意劳逸适度,情绪平和,勿使七情内伤而加重病情。(3) 胃痛发作时应立即到医院诊治,不可拖延时间和随意服药,以免贻误病情。(4) 适当进行文体活动,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发生疼痛的部位而言;其中又分大腹与小腹两个 部分。凡在此范围内出现疼痛的症状,均称腹痛。腹痛一证,牵涉的范围很广。肝、胆、 脾、肾、大小肠、膀胱、胞宫等脏腑器官均居腹内。手足三阴、足少阳、冲、任、带等经脉, 亦循行腹部,上述脏腑,经络因外感、内伤所致的气机郁滞,气血运行受阻,或气血虚少, 失其濡养,皆可发生腹痛。临床常见的有泄泻、痢疾、肠痈、虫积、淋症、疝气、积聚等多 种疾病。西医之急性肠炎、急慢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过敏性紫癜、膀胱炎、疝气等疾病, 均可出现腹痛。1、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不通”,皆可致痛。(1) 感受外邪:外受寒热暑湿诸邪,侵入腹中,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邪气留滞于 中,使气机不畅,不通则痛。其中诸邪又可互相转化,如寒郁化热,湿热交阻等,形成各种 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恣食不洁之物,或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