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前,小华应调整“F”光源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________上2)小华将“F”光源、凸透镜和光屏按照图1所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________立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3)小华继续进行研究,当出现图2所示场景时,光屏上的像是清晰的①依此成像原理可制成_______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②现保持光源和光屏位置不变,小华将凸透镜移至另一位置,发现光屏上也成清晰的像,此时凸透镜所在位置的刻度是________cm若要再模拟近视眼成因,小华仅需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少许2.【善于动手,乐于探究】小明利用光具座复习光学实验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凸透镜(f=10cm)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和位置,直至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光屏上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条规律2)为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用薄玻璃板替换凸透镜放到光具座上,撤去光屏①在玻璃板前观察,可以看到蜡烛清晰的像拿另一支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前后移动直到看上去与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图乙所示。
此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②用光具座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只能研究物体和像同时沿光具座移动的情况,这样实验得出的结论缺乏________③请在图丙中画出烛焰上的一点A在平面镜中的像A'3.小飞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小飞按图1安装好器材,点燃蜡烛,调整________、凸透镜(f=10cm)、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如图1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缩小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35cm处,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又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42cm处,小飞在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正立的像,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烛焰的像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3)将一个眼镜片放在上图中蜡烛和凸透镜间的某一位置,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保持不变,向左移动蜡烛,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是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4)完成实验后,小飞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白色硬纸板ENF垂直于水平放置的平面镜,法线ON垂直镜面,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反射光线沿OF射出,当入射光线远离法线时,反射光线将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如图乙所示把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初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平面内4.小明同学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观察到了清晰的像1)由图可以判断出实验所用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2)小明把蜡烛移到光具座的10cm刻度线处,需要把光屏向________适当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的像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移动蜡烛和光屏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生活中的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这一成像原理的应用3)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指尖的像。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要使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5)另外一个实验小组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的“F”字样的发光体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6.小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当烛焰、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位于图甲中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2)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丁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B在原位置替换凸透镜A,要使光屏上仍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B的方向移动;(3)如图乙所示,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近视眼镜,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若取下眼镜,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7.同学们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准备了平面镜、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光具座、光屏等实验器材 (1)如图所示,将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光具座的甲位置,选用__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乙位置,未点燃的蜡烛B放置在乙位置右侧,移动蜡烛B到丙位置时,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取下蜡烛B,并在丙位置处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3)接着同学们想利用上述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将乙处器材换成一个凸透镜,再将蜡烛A移至35cm刻度线处,丙位置的光屏上恰好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此时,用直径相同、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移动光屏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则此时的像较原来的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在上一步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将一远视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8.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填选项);A.5cm B.10cm C.15cm D.20cm(2)小明把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他可以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或者不移动光屏,将一个度数合适的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都能让光屏上的像重新变清晰;(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把凸透镜换成一块薄玻璃板,透过玻璃板能看到烛焰正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把光屏移到像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 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烛焰的像。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用平行光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__3)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的位置,则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__的像根据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________4)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应使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变________,再调节光屏位置10.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2)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________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4)接着,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如果仅将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
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5)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