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千金小学 施小红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天 气1、我们关心天气2、天气日历3、温度与气温4、风向和风速5、降水量的测量6、云的观测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测溶 解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物质在水中是如何溶解的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5、溶解的快与慢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声 音1、听听声音2、声音是如何产生的3、声音的变化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5、声音的传播6、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7、保护我们的听力我们的身体1、身体的结构2、骨骼、关节和肌肉3、运动起来会如何(一)4、运动起来会如何(二)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7、互相协作的人体器官天气单元本单元教材分析一、 单元定位:“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天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性进行观测、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测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测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记录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解决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结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结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测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测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结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测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天天跟踪观测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爱好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测、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性的数据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测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本地天气的概括性的结识三、教学建议:1. 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朴工具获取天气特性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2. 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
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3. 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测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天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爱好,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4.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站,为学生的观测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四、单元教学目的:1.科学概念:天气天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天气特性重要涉及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气象学家是研究、观测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2.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观测天气;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性的信息;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能用简朴工具估计风速、风向;能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观测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测和研究天气的爱好;意识到天气如何影响天天的生活的;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1 我们关心天气探究活动分析:1.通过引导学生观测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
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达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测,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2.图上的表达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结识这些天气现象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结识天气现象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测、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测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测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测到的现象进行交流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当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也许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朴的词语或句子提醒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性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结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醒,并应用提醒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善,并把改善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我们关心天气教学目的:科学知识: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过程与方法: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2.运用感官观测天气,并学会用简朴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天气天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准备:1. 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2. 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3. 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4. 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媒体运用:课件预习作业:观看《天气预报》,熟悉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活动过程:一、结识天气现象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5.报告交流二、描述今天的天气如何?1.今天的天气如何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测,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测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出示观测规定: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测,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测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贯彻小组长进行管理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测,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报告一下你们观测到天气现象5.学生报告,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当穿什么衣服?)7.结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报告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达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如何的一个好方法?8.带读提醒语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测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如何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如何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天天都能把观测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四、作业1、完毕《科学作业本》2、背诵科学概念3、观看《天气预报》,继续了解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2、天气日历探究活动分析:前一课学生已经结识了在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在天气日历中,学生将用改善后的、比较简朴明确的天气符号(有时需要用有相关数据的天气符号卡)来记录观测到的天气现象,并且他们需要自己制作这样的天气符号卡来完毕观测记录任务,所以让学生练习画一画天气符号是很必要的在降雨量中增长降雨的毫米数的记录,是和后面雨量器的教学相配合运用小旗被风吹动情况的符号来记录风量,也是和后面“如何描述风”的教学活动相配合,并使学生的观测和记录更容易一些制作天气日历(时间/内容)1.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两周前的天气是什么样的除非那一天有特别明显的天气现象发生,否则学生是很难记得清楚的2. 教师再让学生描述今天的天气,并讨论:我们怎么样才干在两周后仍然记住今天的天气?学生的回答将集中在如何把天气现象记录下来3. 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日历是跟踪记录天气的好办法,并让学生了解天气日历告诉学生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如何观测天气,并将观测到的天气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4. 讨论此后的天气记录应如何进行?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小组轮换,每周指定一个组,每1至2人负责一项天气现象的观测和记录,并把观测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天气日历上;方法二,天天安排一个同学观测和记录天气,定一份观测记录值日表;方法三,天天安排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把天天观测到的天气现象先和全班同学描述,再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天气日历教学目的:科学知识:通过亲自观测结识到天气天天都在发生变化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长期的观测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教学难点意识到长期的观测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准备:1. 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2. 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3. 大的天气日历一张4. 气温柱形图表一张5. 温度计每组一支6. 科学记录本和笔媒体运用:课件预习作业:观看气象节目或上网查阅,熟悉和掌握天气符号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活动过程:一、结识一些天气符号1. 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2. 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3. 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整天气记录卡并提醒学生在此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天天观测到的天气现象4. 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反复的。
注意提醒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5. 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毕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毕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也许会比较现实6. 带领学生到户外观测天气由于,从这一次开始,学生将连续一个月的天气观测,并在观测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测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7. 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8. 依次提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