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5297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是()A.教学指导书B.教学参考书C.教材D.教案2.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A.自愿、灵活、实践B.自主、自立、自愿C.自愿、自主、自立D.自主、自立、实践3.在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注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观点属于A.民族本位论B.集体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4.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是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的?()A.程序编排的原则B.激发动机的原则C.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D.结构主义的原则5.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

2、论流派。其中杜威倡导的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B.实验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6.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B.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7.在教育研究上反对思辨,主张定量、实证研究,提倡“科学化”的教育理论派别是()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8.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9.班会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刘老师要求同学们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她采用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指导自我教

3、育法D.品德评价法10.某小学创造了“希望树”,让孩子把自己进步的希望以“果子”的形式贴到“希望树”上,一旦目标达到了,“果子”就成熟了,能够自己去摘下来,再策划下一个“希望”。这种德育方法属于()。A.榜样示范法B.实际锻炼法C.指导自我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11.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A.复式教学B.分组教学C.个别教学D.班级授课制12.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机构D.教育功能13.张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采用表扬、奖励、批评、处分等方法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这种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个人修养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评价法14.

4、思维的最基本过程是()A.分析、比较B.分析、综合C.综合、抽象D.分析、抽象15.通过实验提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的心理学家是()A.斯皮尔曼B.艾宾浩斯C.斯腾伯格D.麦克里兰16.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7.人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是()A.情绪B.美感C.理智感D.道德感18.下列最适合矫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A.系统脱敏法B.厌恶疗法C.自由联想法D.宣泄疗法1

5、9.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的“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育原则,对于当今教育仍然适用,它并未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改变。这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社会性C.个体差异性D.相对独立性20.在群体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A.模仿B.从众C.暗示D.服从21.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学应用研究领域的是A.人格心理学B.咨询心理学C.实验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22.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A.小组活动B.集会活动C.个人活动D.文体活动23.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促进学生正常发育B.增强学生体质C.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D.输送运动员24.有位心理学家在研究拔

6、河比赛时发现,参赛人数越多,每个人出力越少。这种现象属于()。A.社会阻抑B.社会惰化C.社会助长D.去个性化25.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长期以来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的哪一功能()A.甄别与选拔B.促进学生发展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促进教学过程二、判断题(8题)26.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A.正确B.错误27.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A.正确B.错误28.表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A.正确B.错误29.课程计划是规定各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的指导性文件。A.正确B.错误30.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

7、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A.正确B.错误31.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A.正确B.错误32.社会需要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A.正确B.错误33.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吃了糖之后再吃橘子感觉橘子更酸,这种现象是_35.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是_之间的矛盾四、简答题(10题)36.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是什么?37.简述班都拉的强化分类及其含义。38.班主任如何才能组织和培养好班集体?39.简述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的原因。40.简述学制的建立依据。41.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8、4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3.班主任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44.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45.篱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参考答案1.C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2.A课外校外教育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分别是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3.D在确立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教育交上有两种理论,即个人本住论和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住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具体为: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

9、在它有动于个人发展;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本能不受影响地发展。4.C5.A6.D为了教育好下一代,要求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这三方面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7.A8.C9.C10.C11.D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12.A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是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展开的13.D14.B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

10、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最基本的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15.B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16.B暂无解析17.C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人们在探求未知的事物时所表现的求知欲、认识兴趣和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惊奇感、问题解决的喜悦感、为真理献身的自豪感、问题不解的苦闷感等。18.A系统脱敏法是将放松训练和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它对治疗考试焦虑的情绪成分具有明显作用。19.D教育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

11、约,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可体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任何一种教育,尽管受当时的社会所制约,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关系。20.B本题考查从众的概念21.B本题考查应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22.A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小组活动的特点是自愿组合、小型分散、灵活机动。23.B暂无解析24.B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题干所述的现象就属于社会惰化。25.A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长期以来课程评价过

12、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26.A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技能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所以说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27.A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28.B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29.A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30.B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

13、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31.B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32.B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阑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社会生产力制约,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教育

14、为社会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所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33.A气质具有先天性特点,更多地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表现为人在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只有类型差异,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表现为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因此有优劣之别。注意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主要有: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34.感觉对比/继时对比35.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36.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

15、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7.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班都拉在其强化理论中把强化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2)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的强化。(3)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惩罚自己。38.(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39.(1)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2)对兴趣的依存性。(3)对活动的合理组织。(4)个性特点。40.(1)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