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71492083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解析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宁波三锋教研联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Fe-56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科学家中,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做出重要贡献的是A. 李四光B. 侯德榜C. 邓稼

2、先D. 华罗庚【答案】B【解析】【详解】A李四光是我国的地质学家,A错误;B侯德榜研制出制取碳酸钠的方法,对我国化学工业做出重大贡献,B正确;C邓稼先是我国的物理学家,C错误;D华罗庚是我国的数学家,D错误; 故选B。2. 下列仪器与名称对应不正确的是A. 坩埚B. 圆底烧瓶C. 长颈漏斗D. 容量瓶【答案】C【解析】【详解】A为坩埚,A正确;B为圆底烧瓶,B正确;C为分液漏斗,C错误;D为容量瓶,D正确; 故选C。3.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碳酸钠属于盐,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成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A错误;BBa(OH)2强碱,完全电离成钡

3、离子和氢氧根离子,B错误;C次氯酸钠属于盐,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成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C错误;D硫酸铁属于盐,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成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D正确;故选D。4. 下列变化过程中,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虽氧元素化合价升高,但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不符合题意;B铁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B符合题意;C过程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C不符合题意;D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应加入还原剂,D不符合题意; 故选B。5.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 酸性氧化物:CO、B. 常见氧化剂:、高锰酸钾C.

4、 同素异形体:石墨、金刚石D. 电解质:、氨水、【答案】C【解析】【详解】ACO不能与碱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A错误;B氢气是常见的还原剂,B错误;C石墨、C60、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正确;D氨水属于混合物,氨水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D错误;故选C。6.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 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B. 氯水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C. 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D. 漂白粉密封保存【答案】B【解析】【详解】A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蒸气反应,故通常保存在煤油中,A正确; B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故氯水需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错误;C

5、过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气反应,故应密封保存,C正确; D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及水蒸气反应而逐渐失效,故应密封保存,D正确;故选B7. “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桥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质量是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C. 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均为D. 等质量的CO与中所含原子数之比为7:8【答案】B【解析】【详解】A1mol氢气的质量为1mol2g/mol=2g,故A错误;B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故C错误;D等质量的一氧化碳与

6、氧气中所含原子数之比为:=8:7,故D错误;故选B。8. 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B. 被氧化,是氧化剂C. Ag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D. 氧化性:【答案】C【解析】【详解】AH、S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H2S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A错误; B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降低,则氧化剂是O2,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B错误;CAg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还原剂,C正确; D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故氧化性:,D错误;故选C。9.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A. 用25m

7、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B. 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C. 配制980mL溶液用1000mL的容量瓶D.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答案】C【解析】【详解】A量筒的精确度只能达到0.1mL,不能读到12.36ml,错误;B托盘天平能精确到0.1g,故称取8.75g的食盐是错误的,错误;C容量瓶的规格和所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相符,没有980mL的容量瓶,必须采用稍大一点的1000mL的容量瓶,配制同浓度的溶液1000mL,再量取980mL即可,正确;D广泛pH试纸的测定的pH为正整数,无法测得某溶液pH为3.5,错误。答案选C。10. 下列生活中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

8、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选项ABCD生活中的物质食盐小苏打铁红漂白粉有效成分的化学式NaClNa2CO3Fe2O3Ca(ClO)2用途做调味品做发酵粉做红色颜料做消毒剂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食盐的有效成分的化学式是NaCl,可做调味品,A正确;B小苏打的有效成分的化学式是NaHCO3,受热分解产生气体,可做发酵粉,B错误;C铁红的有效成分的化学式是Fe2O3,显红色,可做红色颜料,C正确;D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的化学式是Ca(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做消毒剂,D正确;故选B。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B. 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9、制取漂白粉C. 观察钾的焰色试验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这样做的目的是滤去黄光D. 每次做焰色试验前都要用盐酸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金属钠能够与水反应产生氢气,所以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应该使用干土或沙子,A正确;B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应该将氯气通入饱和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B错误;C钾元素化合物中常会混入钠元素的化合物,观察钾的焰色试验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以滤去钠元素的黄光,C正确;D每次做焰色试验前都要用盐酸洗净铂丝,使铂丝表面的杂质元素变为沸点低的氯化物,当在火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氯化物就会变为气体逸出,从而避免杂质元

10、素对待检验元素的干扰,D正确;故选B。12.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A. K、MnO、Na、ClB. K、Na、NO、COC. Na、HCO、NO、SOD. Fe3、Na、Cl、SO【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MnO4-的水溶液显紫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B离子水溶液均无色,且离子之间及与OH-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因此离子可以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C在碱性溶液中, OH-与HCO3-会发生反应产生和H2O,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DFe3水溶液显黄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且Fe3与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

11、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13. 下列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ACuO与C反应,铜得电子,C失电子,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选项A错误;B反应中Na共失去2e-,Cl2共得到2e-,电子转移数目正确,但电子转移方向有误,选项B错误;C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正确,选项C正确;D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转移电子数为12,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选项D错误;答案选C。14.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 加入有

12、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存在B. 溶液呈浅黄绿色,说明有分子存在C. 向氯水中加入NaOH粉末,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D. 加入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存在【答案】B【解析】【详解】A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存在次氯酸,A错误;B氯气为黄绿色,溶液呈浅黄绿色,说明溶液中有的存在,B正确;C氯气为黄绿色,加入溶液,氯水浅黄绿色消失,只能说明溶液中有分子的存在,C错误;D加入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氯离子存在,D错误;故选B。15. 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

13、HCO3杂质B. 碳酸钠晶体中加少量水放热,碳酸氢钠中加少量水吸热C. 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产生二氧化碳少D. 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可用氢氧化钙溶液鉴别【答案】D【解析】【详解】ANaHCO3不稳定,受热分解变为Na2CO3,达到除杂净化目的,A正确;B碳酸钠晶体中加少量水后温度升高,说明物质溶解时放热,碳酸氢钠中加少量水时温度降低,说明物质溶解吸热,B正确;C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根据方程式可知:106 g Na2CO3完全反应产生1 mol C

14、O2气体,84 g 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1 mol CO2气体,可见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产生二氧化碳少,C正确;D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都会产生CaCO3白色沉淀,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鉴别二者,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工业上常使用铁的氧化物做原料冶炼铁B.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可加入过量铁粉,再过滤C. 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原溶液中有D.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答案】C【解析】【详解】A铁的氧化物含铁,工业上常使用铁的氧化物做原料冶炼铁,A正确;B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可加入过量铁粉,硫酸铁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然后再过滤除去过量铁粉即可,B正确;C生成沉淀也可能为碳酸银沉淀,不能说明一定含有氯离子,C错误;D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说明不存在铁离子;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红色,说明有铁离子产生,这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D正确;故选C。17.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钠与水反应:B. 将氧化镁与盐酸混合:C. 大理石加入到盐酸中:D. 用稀硫酸清洗铁锈:【答案】B【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