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精选同步讲义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含解析)

gu****i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0.50KB
约14页
文档ID:366193157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精选同步讲义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含解析)_第1页
1/14

第四单元写作 怎样选材目标导航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2.引导学生体会选材对于写作的意义,学习选材的方法3.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从生活中选材,围绕中心选材,并努力做到真实、新颖4.欣赏例文,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小角度、合题旨、有新意,并运用于写作之中,增强写作信心,提高作文兴趣1.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为写作奠定基础2.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3.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4.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知识点01 了解选材即学即练1】(一)、平常写作中,为什么会出现“抓耳挠腮落笔愁,胡编生套成文羞”的现象?参考答案:同学们写作最大的难题是没有材料;其次是不会选材再次愁没有材料,愁写作只会记流水账,写不出真情实感,导致作文分数低很多同学选用司空见惯的“大路货”, 毫无新意,无法吸引读者目光二)回顾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最苦与最乐》,说说这两篇文章的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材料?并分析写作材料的来源参考答案:示例一:《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体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品质相应的事件分别有:待人厚:修润文章(第3段);恭送客人(第4段);真诚回信(第5段)。

律己严:写文章主张“写话”(第6段);文风重视简洁(第7段);写作力求完美(第8段)示例二:《最苦与最乐》中列举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俗语:列举圣贤豪杰、仁人志士一辈子都在忧国忧民的事例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的话“无入而不自得”引用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话示例一”直接叙述叶圣陶先生的事迹,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亲闻亲见,是直接材料 “示例二”列举或引用他人的事例或言语,是从读过的书籍、文章中获得,是间接材料三)、举例说明说明什么是直接选材?什么是简洁选材?参考答案:直接材料来源于日常生活经历,包括各类人、事、景、物等作者对这类材料有切身感受,因而运用于写作时得心应手,更有利于表达真情实感如,“1950年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后,立即回国是直接材料,作者亲自经历、亲眼所见,使文章真实感人间接材料,来自他人叙述、书报杂志、影视节目等这类材料广而杂,有利于丰富写作的素材如“特殊年代,邓稼先处理好各种矛盾,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是间接材料,是邓稼先去世后,作者从别人叙述中得到的材料,使文中人物形象更丰满直接与间接材料结合使用,可以多角度、多方面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使文章内容丰富、人物形象更丰满。

四)、思考:应该如何积累写作材料?在写作中如何处理材料呢?参考答案: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从生活中取材,首先要善于观察,并且观察要细致、深入对于遇到的各种风景,邂逅的一些人,经历的很多事,要学会筛选身边的人谁更有特点,哪件事最使你难忘,生活的地方哪处风景最独特,生活中入眼入耳入心的东西很多,要在脑海中过滤,从中选取印象清晰、感受深刻、触动心灵的片段写进文章,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用心感悟材料,并写出自己独特的体会用心感悟,就是在对生活的体验中,发掘人、事、景、物蕴含的深意,获得启迪五)、思考写作过程(步骤),说说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写作参考答案:写作过程分为审题、确定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行文在写作之前,我们首先要审题,确定好写作的中心,才能明确应该选择怎样的材料六)、说说选材的几种方式参考答案:引经据典,就是在写作中用已经为社会所普遍公认的道理、原则,或为社会所普遍赞誉的诗句作为论据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选材方法它主要包括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哲理警句、古诗名句、流传久远的俗语、谚语等注意引用的内容必须准确无误,与原文内容符合;引用的内容必须少而精,决不能连篇累牍;引用的内容必须有权威性;对引用的内容必须有正确的理解,决不可断章取义、牵强附会。

合理想象法想象的内容可以是对自己已有的生活所进行的再造;也可以是不依赖现有的材料而在头脑中形成的独立的创造它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摆脱现实的束缚,根据立意的需要,把事件缩小或放大,把相同、相近或相反的东西联结相组合,把古今中外的事物串联起来,从而表达思想,突出中心注意想象要紧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应是合理的想象是围绕文章主题的自由发挥,应是丰富的,个性化的合理想象法有以下三种常见方法:①联系现实法即想象的人、事、物、观点等直接来自现实生活或与现实生活中的内容暗合②溯古法想象的内容来自古今中外名著、历史故事传说中与之相关的人和事或依据原著和故事传说,运用想象扩充、改编或续编③比较法将古今中外与主题相关的人、事、物、观点、诗文联系到一处,加以类比或对比想象,使之共同为文章主题服务移花接木”法在作文选材中,我们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就称为“移花接木法” “移花接木”主要有“移内容”和“移形式”两种移内容”,主要是借鉴自己读过的文学作品、熟悉的经典文学人物或社会事件来重新组合,展开故事,表达见解如借助四大名著来展开故事——可以是新编历史,或以历史人物为依托编写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故事,引发思考;也可以是直接借用名著中原有的故事,表达与题目相关的见解。

还可以借中国以及世界文学名著长廊中的人物,来进行“移花接木”例文解析】 假如我与英雄生活一天想象中:我是一名抗联战士,在一次战斗中被日寇俘虏,现在和政委赵一曼关在牢房里长夜漫漫,寒风萧萧,监牢里一片黑暗我和政委望着漆黑的夜空我回想着我们在林海雪原中打击日本鬼子的事情那时一曼姐在冰天雪地中带领我们袭击鬼子的车队,烧毁鬼子的仓库,让鬼子焦头烂额,气急败坏一曼姐枪法精准,弹无虚发,曾在一次战斗中击毙过三名鬼子战斗之余,她给我们讲全中国抗战的形势,我们都很爱听此时她又像个城里的女性,有说不出的温柔她就像大姐姐一样照顾着我们这几个女战士可惜被叛徒出卖,我们落入敌人之手我看着窗外,问:“一曼姐,敌人对你恨之入骨,你怕吗?”一曼姐声音低沉却很清晰地说:“吾死志已绝,何怕之有?日寇占我东北,烧杀抢掠,奸污我妇女姐妹,犯下滔天罪行敌人越凶残,说明他们离失败越近为抗日而死,死而无憾!”我抱紧了她,只感到心中一阵温暖天亮了,两个日本兵把一曼姐带走了,我知道,他们多次用酷刑想从一曼姐口中得到他们想要的情报,但是每次都是徒劳下午,一曼姐被带了回来,倒在地上她头发散乱,神智昏迷,嘴唇都咬出了血。

我知道日本鬼子又对她用了刑我用一块破布擦干净她脸上的血污,喂她几口水,等待她醒来入夜,她才缓缓睁开了眼睛,有气无力地说:“小梅,他们一定不会放过我你不要怕,你一定要活着出去请你把这封信设法交给组织,这张照片就算留给我孩子的纪念吧就说他的母亲是为抗日而死,孩子长大叫他一定要抗日,完成母亲的遗愿一曼姐停顿了一会儿,说:“小梅,我给你念首诗吧——誓志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我泣不成声,知道这是最后的诀别窗外,是无比黑暗的夜,何时能迎来光明……赵一曼,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以柔弱的身躯抒写了抗日志士的浩然正气我没有经历过那段艰苦的岁月,但我以想象还原历史,谨以此文表达我对英雄的敬意!与英雄生活的一天,虽是想象,但我思想心灵的收获巨大点评:这篇作文明显在形式上移植了赵一曼的故事,用以表现内在的主题,以借表达对英雄赵一曼的敬意,可谓构思独特但更为可贵的是作者能自然地借助其中为大家所熟悉的赵一曼的性格、故事进一步构筑情节,刻画形象,表达主旨最后,作者又自然地点明中心知识点02 记叙文如何选材?【即学即练2】(一)、思考:结合《阿长与〈山海经〉》,分析写作时该如何选择、取舍材料?参考示例:要选择典型事件作为材料,选材要围绕中心进行。

如《阿长与〈山海经〉》的中心主要体现长妈妈对“我”的关怀及“我”对长妈妈的感激、怀念之情,选择最有利于表现中心的材料——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进行详细描写其他与中心关联不太紧密的事件略写选好材料后要注意围绕中心恰当安排详略二)选材时,举例说明如何从平常的材料中挖掘新意?参考示例:选材要真实、新颖,选材的角度很重要,可以从富有特色、角度新奇、具有时代性等方面进行选择,还可以从平常材料中翻出新意来只要围绕中心,选好角度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会真实感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描写了体弱多病的小莫顿·亨特在朋友的蛊惑下攀爬悬崖的冒险、遇险、脱险的经历,所写事小,也并不新奇,却因为作者身体弱小,困于悬崖而显得惊险,从脱险中获得的体验与感悟也独特而深刻作者将这种感悟延伸至对待人生每一个重要的关口,以小见大,写出新意,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三)、从哪些角度选材才能丰富人物形象、体现人物的特点?参考答案:其一作文材料真实、典型,其二还应力求新颖:新人、新事、新风尚、新认识、新观点、新经验等,都能让读者耳目一新我们需要细致观察生活,用心思考,去发现、挖掘材料的新颖、独特之处,进行积累,使之变成写作的素材,再根据写作的中心,多角度选材,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做到真实、新颖。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妙趣横生,情感才会震撼心灵,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四)、选材如何,直接决定作文的高低、成败说说怎样选材才能写出好作文?参考示例:其一选材不能虚假,要选择真实材料材料的真实一是指严格意义上的“生活真实”,二是指本质意义上反映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唯“真”才可情感充沛饱满,激情洋溢,感人肺腑,荡人心魄情感是在“真”中孕育,情感更是在“真”中升华其二选择典型材料,善于运用以小见大的技巧典型材料就是某一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材料它既是具体的、个别的,富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能体现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普遍意义典型材料不是轻易可得到的,需要在许多可用的材料中进行精选,“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最大量的思想”材料越典型,作品越能产生强大的说服力其三选择新颖材料,抒写时代主题以升华新颖生动”,就是不落俗套,摒弃千人一腔、千人一面的公式化、概念化,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风格可以说,材料不新鲜就不能感人,而新颖生动的材料就像带露水的鲜花,能对广大读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更能增强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 其四选择意义突出、主题积极的材料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一切优秀的创作,都应该用自己的文章深刻地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时代精神。

所谓选择有意义的材料,主要是指习作者能慧眼识“珍珠”,选择那些能给人以启示或者是为人提供经验教训的材料,使作品的主题更加积极,而积极的主题正是考场优秀作文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其五选情感充沛的材料文章不是无情物”,只有“情动”才能“辞发”在考场作文中,情感是连接考生与阅卷老师的桥梁,考生若能拨动阅卷老师喜怒哀乐的琴弦,溢出感动的泪水,何愁得不到高分?选材以情动人须做到:或对生活、对客观对象充满热情,或用传神的肖像描绘出人物神韵,或用生动的语言展示生活真情,或用形象的景物衬托人物感受,力求做到小巧合理,真实动人最后选底蕴深厚的材料在写作中如能恰当引用名言警句或诗词典故,必能收到“画龙点睛”、“文采飞扬”之效如果你有丰富的诗词积累,还可从诗词方面选材这类材料的特点是写人所未知,以知出新如写景,不妨引用“一年湖上春如梦,二月江南似水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写勤奋,可以引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值得注意的是,要尽量少用陈旧句子,力争以精取胜,以新引人例文解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