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找规律”的概念,认识数字序列的特点和规律2. 能够通过观察数字、图形展开、对比判断,找到数字序列的规律,并进行归纳3. 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敏捷性4.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教学内容《找规律》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理解“找规律”的过程和方法2. 培养幼儿观察数字特征的能力3. 促进幼儿的归纳能力四、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从数字序列中找到规律,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 让幼儿对于数字和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五、教学过程1.热身教师让幼儿数一数房间中有几张桌子,然后问:“如果你看到一张桌子,你能算出来房间里有几张桌子吗?”,引导幼儿思考推断桌子总数的方法,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2.展示数字序列教师向幼儿展示一组数字序列:1,3,5,7,9,…让幼儿对这组数字进行观察,看看有没有什么特点和规律3.寻找规律教师引导幼儿从数列中寻找规律例如,让幼儿发现这个数字序列只有奇数,而且每个数字比前一个数字大2,于是这个数字序列的规律就是“从1开始,每次加2”。
4.练习找规律教师让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每组分别抽取一组数字序列,看看能否找到规律,做完后与其他组分享发现的规律,让幼儿在合作中互相促进与提高5.归纳教师让幼儿将自己所找到的规律进行归纳,例如:1,3,5,7,9,… 这个数字序列的规律是“从1开始,每次加2”,反过来,如果从1开始,每次加3呢?如果从3开始呢?这样做有什么规律呢?6.拓展应用教师引导幼儿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拓展应用,例如,看看周围环境中有没有数字序列的例子,让幼儿重新观察厨房中的椅子数量,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计算出椅子的总数是多少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启发式教学、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等,通过让幼儿积极思考、参与和合作,提高了其理解、发现和规律的能力,从而达到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发现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氛围活跃,掌握知识的兴趣明显增强同时,本节课也有待改进之处例如,在展示数字序列和寻找规律的环节,可以多加策略,让幼儿借助画图、运用数学公式等方式来寻找规律,以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用能力另外,在归纳环节,可以让幼儿就不同数字序列进行对比,观察每种数字序列中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比较和归纳能力。
总之,通过幼儿园大班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幼儿的发现和规律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还能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