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国学经典”导写及范文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58433426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国学经典”导写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国学经典”导写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国学经典”导写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国学经典”导写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国学经典”导写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国学经典”导写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国学经典”导写及范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国学经典”导写及范文【创新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国学经典,如诗经论语庄子楚辞史记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四大名著”等等,是我们的心灵原乡,那里有我们的文化“乡愁”。获得优秀文化的丰厚滋养,就能找到精神家园,拓展思想版图。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精神富足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请选择你了解的两三本经典(可选上述列举之外的经典)来呈现你所认识的国学,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经典,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难点分析】一、从学生的阅读量来看,学生没有系统地阅读过以上经典,只在相关的课文中读过某些篇

2、章,对整部书没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二、“呈现你所认识的国学”,即要求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经典有一个个性化的认识,或者说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眼中的经典是什么样的。所以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充分利用已知的知识,适当扩展一些内容,使学生对上述经典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概括出自己对经典的认识。【材料积累】材料一孔子对诗经中关睢的评论。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淫:过分。快乐高兴但不过分,悲伤但不会伤害自己。即是说无论在“乐”还是在“哀”上都保持了一个“度”。论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有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里孔子提出了一个“过犹不及”的命题。即任何事情

3、做过了头,或者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都是不可以的。也就是说任何事情也有一个“度”,没有到达这个“度”或者超过了这个“度”都是不可以的。联系上面两则材料思考,我们发现国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中庸之道”。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中用,“庸”古同“用”。 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也可以说居中的才是道德或优越性。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居于怯懦与鲁莽之间才是奋勇有为;居于吝啬与奢侈之间才是慷慨大方;居于怠惰与贪婪之间是意气风发;居于卑屈与骄傲之间是谦虚谨慎;居于秘密与多嘴之间是说一不二;居于乖僻

4、与滑稽之间风趣幽默;居于寻衅与谄媚之间是友善可亲;居于在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与堂吉诃德的冲动任性之间是自我克制。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深得中庸之道的。立意角度:以此出发,呈现你所认识的国学中庸的国学。材料二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二、三节略)硕鼠全诗三章,意思相同。三章都以“硕鼠硕鼠”开头,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并以命令的语气发出警告:“无食我黍(麦、苗)!”三四句进一步揭露剥削者贪得无厌而寡恩:“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德、劳)。”后四句更以雷霆万钧之力喊出了他们的心声:“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5、诗人既认识到“汝我”关系的对立,便公开宣布“逝将去女”,决计采取反抗,不再养活“汝”。一个“逝”字表现了诗人决断的态度和坚定决心。尽管他们要寻找的安居乐业、不受剥削的人间乐土,只是一种幻想,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却代表着他们对美好的生活憧憬,也是他们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所产生的社会理想,更标志着他们新的觉醒。正是这一美好的生活理想,启发和鼓舞着后世劳动人民为挣脱压迫和剥削不断斗争。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二本章略)伐檀是国风魏风的一首诗,是魏国的民歌,共3章,有27句,较多反映了社会中下层民众对上层

6、统治者的不满,是一首嘲骂剥削者不劳而食的诗。全诗强烈地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怨恨,更感悟了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责问,是诗经中反剥削反压迫最有代表性的诗篇之一。杜甫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

7、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全诗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和它所带来的痛苦。地方官吏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横征暴敛,百姓更加痛苦不堪。这是诗人深切地了解民间疾苦和寄予深刻同情的名篇之一。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

8、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李绅悯农二首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

9、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立意角度:呈现你所认识的国学敢于揭露社会问题,关心百姓疾苦,同情百姓处境。材料三诗经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叙说着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

10、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此诗分为两节,第一节描写在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第二节颂悼楚国将士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全诗生动地描写了战况的激烈和将士们奋勇争先的气概,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

11、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却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立意角度:呈现你所认识的国学抵御外侮,奋勇杀敌,有自觉的爱国情怀。材料四楚辞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求真理,不畏艰险。西游记唐仙师徒四人不畏难险,踏平坎坷,取得真经。立意角度:呈现你所认识的国学充满求索精神的。材料五离骚名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为坚持自己

12、美好的品德,为坚持真理和正义,即使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论语:“当仁不让于师”。立意角度:呈现你所认识的国学坚持真理和正义,决不苟且。材料六离骚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论语中关于自身修养的语录。(略)立意角度:呈现你所认识的国学强调自身修养学问。材料七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联系论语中的有关孝悌的论述,可以从孝悌的角度来谈对国学的认识。立意角度:呈现你所认识的国学孝悌。材料八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而有关勤奋的格言论语里,唐诗里有很多,

13、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谈对国学的认识。立意角度:呈现你所认识的国学勤奋学习。此外还可以从诗经、唐诗中的爱情诗,别离诗来谈对于国学的认识,从豪放派和婉约派来谈对国学的认识,或者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角度来谈对国学的认识,等等。如从大的方面来看,还可以从儒道互补的角度来谈。如对佛学有一定的了解的同学也可以从佛学与儒学的关系来谈,或从儒、释、道的角度来谈。总之,所写的角度很多很多,只要是你从国学的角度出发,来谈对国学的认识,都是可以的。这是从“我”的角度来谈对于国学的认识,可体现鲜明的个性色彩,所以即使认识不是那么的正确,只要自圆其说都是可以的。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以“中国文化”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14、中国文化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比方说: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又有“大丈夫能屈能伸”“好汉不吃眼前亏”;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又有“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江山不移”,又有“随遇而安”【分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处境会有不同的心态,但并不矛盾。“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体现的是一种情操,“好汉不吃眼前亏”是一种应急之策;“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一种胸怀,“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是一种处世态度;“江山不移”是指人的本性品质不易改变,“随遇而安”体现委曲求全的忍让。以上这些文字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也是儒家思想的展现。写作时可以以这种思想为根进行

15、拓展联想,比如,方圆、刚柔、进退等,或写“同一”,或论“同异”,都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议论话题进行成文。【参考立意】1.作人既方且圆,或者是内方外圆2.既刚且柔3.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4.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5.懂得进退范文内外方圆中国文化的体现中国文化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又有“大丈夫能屈能伸”;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又有“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其实,这正是内外方圆的中国文化的体现。(引用材料,提出观点,简洁有力)方是天地间不屈的灵魂。苏武坚持“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面对卫律的威逼利诱,毫不动心,宁愿在北海“啮雪与旃毛并咽之”,也绝不低头,这是“方”的体现;岳飞精忠报国,面对骄横的敌人无所畏惧,为国家献身,这也是“方”的体现。有了“方”的气节与不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