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大河北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10684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朝阳市大河北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省朝阳市大河北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省朝阳市大河北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辽宁省朝阳市大河北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辽宁省朝阳市大河北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朝阳市大河北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朝阳市大河北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朝阳市大河北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若直线与函数的图像不相交,则( ) A、 B、 C、或 D、或 参考答案:C2. 如图所示,三棱台中,则三棱锥,的体积之比为 ( ) A. B. C. D.参考答案:C3. 一高为H、满缸水量为V0的鱼缸的轴截面如图所示,其底部碰了一个小洞,满缸水从洞中流出,若鱼缸水深为h时水的体积为V,则函数的大致图象可能是()ABCD参考答案:B【考点】函数的图象【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水深h越大,水的体积v就越大,故函数v=f(h)是个增函数,一开始

2、增长越来越快,后来增长越来越慢,图象是先凹后凸的【解答】解:由图得水深h越大,水的体积v就越大,故函数v=f(h)是个增函数 据四个选项提供的信息,当hO,H,我们可将水“流出”设想成“流入”,这样每当h增加一个单位增量h时,根据鱼缸形状可知,函数V的变化,开始其增量越来越大,但经过中截面后则增量越来越小,故V关于h的函数图象是先凹后凸的,曲线上的点的切线斜率先是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的变化特征,函数的单调性的实际应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逆向思维4. 要测出杭州夕照山雷锋塔BC的高,从山脚A测得,塔顶B的仰角,已知山坡的倾斜角,则雷锋塔高BC为( )A

3、 B C D 参考答案:D5. 已知sin=,则cos()等于()ABCD参考答案:A【考点】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运用【分析】利用诱导公式cos()=sin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sin=,cos()=sin=,故选:A6. 已知集合,则( )ABCD 参考答案:B集合 ,两个集合有公共元素1,故A不对。两个集合也有不同元素。故答案选B。7. 若一系列函数的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定义域不同,则称这些函数为“孪生函数”,那么解析式为,值域为1,7的“孪生函数”的所有函数值的和等于 A32 B64 C72 D 96参考答案:D8. 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则ABC

4、一定是( )A.直角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参考答案:D因为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2ccosB,由余弦定理可知:a=2c,可得b2c2=0,b=c所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9. 九章算术中,将底面是直角三角形,且侧棱与底面垂直的三棱柱称之为“堑堵”,已知某“堑堵”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网格纸上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该“堑堵”的表面积为()A8B16+8C16+16D24+16参考答案:D【分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以主视图为底面的三棱柱,代入棱柱表面积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以主视图为

5、底面的三棱柱,底面面积为:42=4,底面周长为:4+22=4+4,侧面积为:4(4+4)=16+16故棱柱的表面积S=24+16+16=24+16,故选:D10. (5分)若函数y=cos(3x+)的最小正周期为T,则函数y=3sin(2xT)的图象()A在区间上单调递减B在区间上单调递增C在区间上单调递减D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参考答案:B考点:余弦函数的图象;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 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首先根据函数的周期求出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利用整体思想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解答:函数y=cos(3x+)的最小正周期为T,则:所以:函数y=3sin(2x)的单调递增区

6、间为:令:(kZ)解得: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x(kZ)当k=0时,函数的递增区间为:x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令:(kZ)解得:所以函数的递减区间为:x(kZ)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三角函数的周期的应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的应用属于基础题型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若向量,则 。参考答案:212. 学校从3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中任选2人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则选出的2人中至少有1名女同学的概率为_(结果用数值表示)参考答案:【分析】基本事件总数n10选出的2人中至少有1名女同学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7,由此能求出选出的2人中至少有1名女同学的概率【详解

7、】解:学校从3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中任选2人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基本事件总数n10选出的2人中至少有1名女同学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7,则选出的2人中至少有1名女同学的概率为p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13. 过原点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的方程为 参考答案:x+y=0因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两条直线斜率之积为-1所以该直线斜率为-1,因为过原点(0,0) 所以直线方程为 即 14.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对边分别为a、b、c,若,则ABC的面积等于_参考答案:或【分析】由余弦定理求出,再利用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

8、】由于在ABC中,根据余弦定理可得:,即,解得:或,经检验都满足题意;所以当时,ABC的面积,当时,ABC的面积;故ABC的面积等于或【点睛】本题考查余弦定理与面积公式在三角形中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5. 全集I=0,1,2,3,4,5,6,7,8,9,A=1,2,3B=2,5,6,7,则AB= ,AB= ,(?IA)B= 参考答案:1,2,3,5,6,7,2,5,6,7.【考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集合思想;综合法;集合 【分析】根据集合的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解答】解:全集I=0,1,2,3,4,5,6,7,8,9,A=1,2,3,B=2,5,6,7,

9、则AB=1,2,3,5,6,7,AB=2,(?IA)=0,4,5,6,7,8,9, 则(?IA)B=5,6,7, 故答案为:1,2,3,5,6,7,2,5,6,7 【点评】此题考查了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6. (5分)若角的终边过点P(4,3),则sin+cos等于 参考答案:考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专题:计算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运用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x,y,r,再由sin=,cos=,计算即可得到解答:角的终边过点P(4,3),则x=4,y=3,r=5,sin=,cos=,则有sin+cos=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10、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7. = 参考答案:0【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利用对数运算法则求解【解答】解:=log21=0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考查对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对数性质、运算法则的合理运用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本小题满分14分)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 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完成以上表格;(2)用组中值估计这10 000人月收入的平均值;(3)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

11、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 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2000,3500)(元)月收入段应抽出多少人?参考答案:解:(1)6分(2)所求平均值为12500.1017500.2022500.2527500.2532500.1537500.05=2400(元)10分(3)应该抽出100(0.250.250.15)=65(人)14分19. 解下列关于x的不等式:(1);(2)log2参考答案:【考点】指、对数不等式的解法 【专题】计算题;函数思想;转化思想;数学模型法;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1)化为同底数,然后利用指数式的单调性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求

12、解;(2)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变形,化为同底数,再由对数的运算性质得答案【解答】解:(1)由=,得x22x0,解得0x2,不等式的解集为(0,2);(2)由log2,得,即,解得0,不等式log2的解集为(0,)【点评】本题考查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考查了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是中档题20.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是正三角形,且与底面ABCD垂直,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BAD=60,N是PB的中点,过A、D、N三点的平面交PC于M,E为AD的中点,求证:(1)EN平面PDC;(2)BC平面PEB;(3)平面PBC平面ADMN参考答案:【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

13、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证明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先证明ADMN由N是PB的中点,E为AD的中点,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得ENDM,DM?平面PDC,可得EN平面PDC;(2)由侧面PAD是正三角形,且与底面ABCD垂直,E为AD的中点,得PEAD,PEEB,PEBC,由BAD=60,AB=2,AE=1,由余弦定理可得BE=,由正弦定理可得:BEAD,有由ADBC可得BEBC,可得BC平面PEB;(3)由(2)知BC平面PEB,EN?平面PEB可得PBMN,由AP=AB=2,N是PB的中点,得PBAN,有MNAN=NPB平面ADMN,可证平面PBC平面ADMN【解答】解:(1)ADBC,AD?平面ADMN,BC?平面ADMN,BC平面ADMN,MN=平面ADMN平面PBC,BC?平面PBC,BCMN又ADBC,ADMNEDMNN是PB的中点,E为AD的中点,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