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评价调查报告7篇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35318647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素质评价调查报告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综合素质评价调查报告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综合素质评价调查报告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综合素质评价调查报告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综合素质评价调查报告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素质评价调查报告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素质评价调查报告7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素养评价调查报告7篇 在专心参加了一场调查后,我们要专心写调查报告记录自己的感受,在专心分析了调查开展过程后,我们就可以动笔写调查报告了,下面是我为您共享的综合素养评价调查报告7篇,感谢您的参阅。 综合素养评价调查报告篇1 老师评价,在我市还比较薄弱,或者说尚未建立独立的评价体系,它往往以受教育者在应试过程中的表现,来衡量老师教育成果的好坏。一个时期以来,对老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结构,也曾进行过一番轰轰烈烈的讨论,常用“重结果、轻过程”、“重表象、轻合作”的评价往往导致老师评价误区。 因此,在评价老师时要敬重个体差异,少横向比较,多纵向进展性的综合评价。评价者不能完全用同一标准去定论,应用

2、多把尺子度量,就应以多元化的角度评价老师,以评价促进老师的全面进展。 一、指导思想 1、老师评价要评出水平,就是评价老师时要实事求是,力求客观公正。由于评价是一种主体性熟悉活动,受评价主体的价值观、认知角度及情感影响,难免带有主观性的成份。科学的老师评价力求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以事实为依据,以方案规定的价值准则为参照,尽量排解或缩小因个体认知偏差、价值观不同或感情因素造成的推断误差,力求客观公正。 2、老师评价要评出干劲,就是在评价老师时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突出激励功能是现代人员评价的和个突出特点,它要求我们不要把老师评价仅仅看作是对老师工作优劣作出推断的过程,而是将其视为调动老师的工

3、作乐观性,激励老师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这就要求在老师评价中充分肯定成果和进步,激发成就动机。同时也不回避老师存在的不足,但在表现为合理运用评价机制,激励老师之间公平竞争,促成老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老师评价要评出方向,就是评价老师时要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老师全面实施素养教育。 二、评价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一是面对全体老师。二是面对个体全面进展,要求老师不仅职业道德、业务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方面全面进展,而且驽驭新教材的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也应得到协调进展。 2、差异性原则:进展性老师评价敬重个体差异和阶段差异。多从个体纵向进展评价,少从群体横向比较。留意发

4、挥主体作用,有效地突出主体性,信任个体都有进展潜力的进展性,都有个性的差异性,都有创新的制造性。 3、系统性原则:评价的内容多元化,留意从整体角度协调各评价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的形式多样化,以促进评价内容、方式更完善、更系统。 4、开放性原则:在广泛征求评价对象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评价方案等。评价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评价者心悦诚服,知道自己阶段进展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进展树立自信心。 5、实践性原则:一是评价方案的制定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充实。二是在实践中收集合理化建议,虚心接受评价对象的意见。坚持评价实事求是,实践的原则,杜绝暗箱操

5、作,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的评价现象发生。 三、评价的内容 老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养的使命。确定老师综合素养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依据:一是老师法第22条关于老师考核评定的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 育机构应当对老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进行考核”;二是社会进展对老师所提出的要求;三是老师工作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因此,老师综合素养评价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也十分丰富,可以从多种视角加以批阅。老师综合素养评价的内容基本上可划分为老师基本素养、老师履职行为和老师工作绩效三个要素群。 1、基本素养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6、,老师素养的好坏决定着老师工作成效的凹凸,影响着学生将来的进展。根据中学老师职务试行条例和小学老师职务试行条例中关于任职条件的规定和新时期对老师质量观的探讨,老师基本素养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素养、业务素养和个性心理品质。 (1)思想道德素养 首先,老师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老师要专心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把学生培育成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栋梁之材。 其二,老师要具备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师德中的核心问题,是老师价值观最根本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老师爱和教育爱上。“经师易做,人师

7、难当”,职业理想详细表现在事业心、责任感、乐观性三个方面。 (2)业务素养 老师的业务素养是老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根据老师法第8条对老师义务的规定,老师的业务素养包括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 首先,老师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老师的业务知识是指老师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把握程度。老师的业务知识是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所谓“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老师要交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日,老师还应该是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根据老师职业知识的功能分为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老师的本体性知识,即老师所具有特定的学科知识。二是老师的条件性知识,即个体成为老师的教育学和心理

8、学知识。三是老师的实践性知识,即老师在实施自己有目的的行为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和解决难题的知识。包括老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和课堂情境知识和解决难题的知识。总之,扎实的职业知识是良好老师的必备条件。 其二,老师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合理的能力结构是老师在工作中综合运用各类知识实施教育职能的保证。合理的能力结构指胜任现实工作及将来进展的各种能力,包含:一是理解他人和他人交往的能力。这是老师有效实现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所必须的,也是老师群体形成教育合力,老师与社会各界合作搞好学校教育以及乐观投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须的。二是组织管理能力。老师的教育工作是在班组群体中开展的,假如没有组织管理能力,就不能使

9、每一个学生在群体生活中施展才华,得到生动活泼地进展。三是教育讨论能力。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是现代老师工作富有创 造精神和活力的必定要求。四是教育机智。教育工作不是机械性地、按部就班地简洁重复劳动,而是富有制造性的复杂劳动,这就要求老师具有教育机智。详细表现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情境中,具有感受、推断处于生成和变动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新状态、新问题的能力,正确把握教育时机和转化教育冲突、冲突的机智;迅速作出教育决策、转变教育行为的魄力。五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能力(如组织教学、教学评价、教学实验以及信操作现代教学媒体和研制教具等各种详细能力)。六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的指导能力,以及为提高

10、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自我修养与素养的信息摄取能力。 (3)个性心理品质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也是老师不行或缺的重要的素养。要培育出个性品质健全的学生,老师本人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假如老师个性品质不健全,不但个人烦恼无穷,而且也会贻害学生。老师要做到个性心理品质健全,首先要拥有较大的心理容量。老师要克服心理偏见,能够容忍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错,容忍学生的“挑衅”。其次,老师要保持稳定的情绪。老师要经得起挫熬煎难,决不允许将个人的不幸转嫁给学生,将自己的私怨发泄给学生,将莫名其妙的火气迁怒于学生。始终要将思考的欢快和收获的喜悦送给学生。第三,永久保持乐观的心境。每日都高高兴兴地上班,高高兴兴地生活

11、在少年儿童中间,不断追求事业上的成就,以“教不出超过自己的学生,不是好老师”自勉。 2、履职行为 老师履职行为是指老师根据社会对自己的角色要求,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过程中表现出来种种行为。履职行为既是素养外显的中介载体,又是表现工作绩效的重要原因。因此,无论是作目标参照的绩效评价,还是作选拔评比的水平评价,都十分留意这一要素群。我国老师法第8条规定了老师义务,这是对老师履职行为的法律规定,是老师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包括:“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老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

12、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邻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惜全体学生,敬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进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判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根据评价学的原理,老师的履职行为可以归纳为专业行为和组织行为。老师的专业行为强调的是老师的群体性行为 1)老师的专业行为 老师的专业行为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又可分为“教书”和“育人”两部分。这是老师工作行为中既相互联系,又各有其内涵的不同侧面。“教书”是以知识

13、授受为载体、以熟悉为主体的师生互动过程;而“育人”则指以学生人格塑造、品德培育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行为。当然在很多情况下,这两种专业行为是相互依存的。我们的教育方针要求老师以育人为本,而教书则是育人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内容。“教书”行为主要体现在教学工作中。“育人”行为是老师职责根本所在,老师育人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老师的学生观。首先,老师在育人活动中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的进展和学生的主动精神,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制造自主谦爱和朝气蓬勃的人生;能否指导学生学会怎样做人,进展完整的人生,留意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现代意识和独立个性;能否承认学生个体进展水平的

14、差异性,遵循教育有个性化原则,培育学生的特长、爱好;能否具有正确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公平地对待学生,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进行因势得导、长善救失,促进学生的健康进展。其次,老师是否坚持了育人活动的全体性。能否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为每一个学生的主动进展、施展才华制造时机和条件;能否以适时、适度、适当的教育方法,帮助学 生走向进步和成熟。第三,老师是否留意育人活动的全面性。能否处理好进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能否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进展能力的关系;能否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进展”打好坚实基础。 (2)老师完成育人的基本任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自觉地把知识性与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知识

15、传授中通过正确性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如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公德教育、人道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共产主义公德教育、人道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对学生提高道德修养的自我教育能力。 (3)老师是否严于律已、为人师表,在日常交往中通过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能对学生进行全程管理、全面管理,进展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做好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常规管理;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老师的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就是在学校组织系统中的行为和表现。老师唯有将个体的育人行为纳入到集体的组织目标中,遵守组织行为规范,与上级、同事精诚合作,在此基础上的专业行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评价老师的组织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老师应遵守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依法制订的规章制度,执行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安排。主动参加学校管理,为学校进展贡献自己的力气。 (2)履行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老师应当履行聘任合同中约定的教育教学职责,按质按量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工作中不得偷懒取巧,拈经怕重。 (3)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精诚合作、取长补短。 (4)协调好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教育力气。指导家庭、社会对学生进行正确教育。 3)工作绩效 老师的工作绩效是老师工作行为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工作对象学生的行为变化上。但是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