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25课《古人谈读书》两课时(学习任务单)

优****源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67KB
约4页
文档ID:348674420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25课《古人谈读书》两课时(学习任务单)_第1页
1/4

第25课《古人谈读书》 学习任务单第一课时任务一:分享交流,引出课题1.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和名言? 读书故事:读书名言:任务二:初读课文,学字识词1.初读《古人谈读书》二则(1)听课文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用“/”画出停顿2)学生自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出节奏2.自主识字3.读课文,同学互评,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例: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任务三:品读释疑,理解大意(一)学习第一则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三句话的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在小组内互相交流2.学生交流3.总结方法,自主学习后三句4.全班齐读,尝试背诵第一则1)自由背诵,同桌互背,男女生比赛背,小组比赛背2)师生合作背,全班齐背知之为_______,不知为______, 敏而好学, 学而______,诲人 我非 ,好古,_____________学如_______,犹恐失之。

吾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学也任务四:拓展延伸,总结升华1.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创始人被称为“万世师表”2.《论语 》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十分重视学习,《论语》中多处讲到学习的态度与方法3.拓展延伸:在《论语》里还有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请大家来交流分享,谈谈对自己的启发作业布置1.熟练背诵第一则句子2.完成分层作业教学过程任务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1.背诵上一堂课学习的《论语》中的六句名言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和启发呢? 3.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中国南宋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31岁正式拜程颐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继承二程(程颢、程颐)思想,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他一生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资治通鉴纲目》《易学启蒙》《诗集传》等。

任务二:品读释疑,理解大意1.朗读课文,思考:朱熹对读书有什么独特的心得?这样读书的好处是什么?2.借助注释,交流课文的大意3.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4.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么呢?三者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5.朱熹反复强调“心到”的重要性那么,这“心到”用在我们现在的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怎么做?6.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背诵课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则眼不看仔细,心眼________,却只漫浪诵读,________,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____心既到矣,____________?任务三:拓展延伸,总结升华1.朱熹——《训学斋规》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请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朱熹说的这句话的意思2.朱熹——《童蒙须知》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请用简单的话来概括地说,朱熹要求学生读书时要做到什么? 3.鲁迅的读书“五到”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的博读。

他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心到”是读书时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口到”就是读出声来,有些文章还要大声有感情地朗读;“眼到”指目光专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手到”指边读边做笔记;“脑到”就是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作业布置1.熟练背诵《古人谈读书》二则2.完成分层作业3.积累与读书有关的名人名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