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  )。 A.具体细则 B.基本要求 C.方针政策 D.主要技能 2.教师用红色钢笔批改作业利用的是知觉的哪一个特性?(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整体 D.知觉的恒常性 3.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掌握性课程评价方法是(  )。 A.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4.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是( ) A.愤怒 B.激情 C.应激 D.心境 5. 第 12 题 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是(  ) 6.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社会过滤效应 D.最近效应 7.“一心二用”从注意的规律来看,这是( ) A.有条件的 B.完全不可能的 C.无条件的 D.注意的不良品质 8.小学阶段设置课程的特点是()。 A.分科课程为主 B.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C.综合课程为主 D.活动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 9.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说明教育是有(  )。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相对独立性 10.精神分析法的人性观属于(  )。 A.A.积极人性观 B.被动人性观 C.消极人性观 D.主动人性观 11.人脑把具有相同的、一般特征的事物归到一定的类别中去,是思维过程的哪个环节?()。 A.具体化 B.抽象 C.分析与综合 D.系统化 12.巴甫洛夫确定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基本类型中的不可遏止型相当于(  )。 A.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3. 第 11 题 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 14.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名言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墨子 C.荀子 D.孟子 15. 在我国当前农村教育改革中,提出要推进“三教统筹”。其中的“三教”是指(  )。 A.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B.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C.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 D.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16.在德育工作中,要统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这主要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 A.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C.知行统一的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7.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  ) A.人格 B.能力 C.性格 D.气质 18.实验法所属的教学方法的类型是(  )。 A.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 D.以语言传递为主的 19.情绪、情感是在人的哪种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 A.A.动机 B.认识 C.个性 D.态度 20. 第 3 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二、填空题(20题) 21.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__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__。 22.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23.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24. 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25. 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26.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27. 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_______。 28.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29.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30. 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31. 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32. 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33.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 34.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35. 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36. 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37.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38. 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39.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40. 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三、简答题(5题) 41.简述意志的定义及其特征。 42.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43.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44.学生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45.简要说明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5题) 46.试分析态度的理论。 47.联系实际,论述“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德育原则。 48.怎样组织复习才能克服遗忘,提高记忆效果? 49.试述如何促进问题解决。 50.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五、辨析题(5题) 51.学生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们集中思维能力很强。 52.教育制度就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53.教师通过学生的作文、作业、日记、试卷或其他活动产品,来了解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54.“激情”与“应激”是同一种情绪状态,只是叫法不同罢了。 55.奖励比惩罚更能激发学习动机。 六、(0题) 56.________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参考答案 1.B 2.AA [解析] 人的知觉的选择性是指知觉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优先地知觉事物,形成清晰的映象,而对其周围环境的事物,只是当成背景,形成模糊的感觉,而红色笔迹鲜明、突出。所以选A。 3.A 4.D按强度和持续时间分类,可将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应激等状态,其中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5.C 6.B 7.AA [解析] 同时进行的活动之间,形成了有一定的联系活动系统。只有有足够的训练,以致熟练,才能够“一心二用”。 8.C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有: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等。 9.D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说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10.C 该题主要考查几个心理咨询理论的人性观,比较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要知道积极人性观、被动人性观、消极人性观各属于哪个心理咨询理论的观点。 11.D系统化是指人脑把具有相同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例如把金、银、铜、铁等归纳到金属类的过程。 12.A 此题可以举一反三,要了解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对应关系。 13.C 14.A 15.B 16.D 该题较为灵活,要求考生对四个选项(即德育原则)都理解,显然答案是D。 17.B 18.B 19.B 20.C 21.随意运动 克服内外困难 22.认识 23.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24.制度文化 25.学科课程学科课程 26.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27.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28.稳定,统一 29.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0.强化强化 31.混合课混合课 32.社会知识社会知识 33.壬寅学制 34.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35.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36.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 37.识记 保持 38.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39.社会 家庭 40.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 41.(1)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行动,克服内外部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2)意志的特征: ①意志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 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③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42.(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2)创办业余党校; (3)通过网络进行德育; (4)建立德育基地。 43.(1)加德纳认为,智力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项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2)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戚分是: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 44.(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2)学生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年龄特征。 45.(1)理解支持原则; (2)保密性原则; (3)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 (4)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 (5)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 (6)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46.(1)态度的学习理论。 霍夫兰等人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 所谓联想就是两个或者多个观念(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由一个观念可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当个体的态度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会得到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 态度的强化更多地依赖于赞许,或者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则取决于两者相对的强度。 模仿是通过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即初级学习形式。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者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没有榜样言语教诲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2)态度的分阶段形成理论。 凯尔曼指出,态度形成以及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顺从,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这里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者情绪成分。这种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受奖惩原则支配),一旦外因消失,它就中止。因此是暂时的。 第二个阶段:认同,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者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者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它虽然谈不上有多深刻的认识作基础,但已经比较主动了。 第三个阶段:内化,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作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它已经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容易改变。 (3)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其认知因素由不协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者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 费斯廷格认为,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