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龙港镇第八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镇第八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温哥华冬奥运动会上我国冰上运动健儿表现出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如图(甲)所示,滑雪运动员由斜坡高速向下滑行,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由图象中AB段曲线可知,运动员在此过程中(     )          A.做曲线运动                B.机械能守恒     C.所受力的合力不断增大     D.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D 2. 如图所示,在真空区域Ⅰ、Ⅱ中存在两个匀强电场,其电场线方向竖直向下,在区域Ⅰ中有一个带负电粒子沿电场线以速度匀速下落,并进入电场范围足够大的II区。能描述粒子在两个电场中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以方向为正方向)(     ) 参考答案: C 3. 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则   A.15 s内汽车的位移为300 m           B.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 m/s2   C.20 s末汽车的速度为-1 m/s          D.前25 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 C 4.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垂直斜面放置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直导线,当通以电流I时,欲使导线静止在斜面上,外加匀强磁场B的最小值的大小和方向是(  ) A.B=mgtan α/IL,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B.B=mgsin α/IL,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C.B=mgtan α/IL,方向竖直向下 D.B=mg/IL,方向水平向右 参考答案: B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通过斜面实验最早阐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19世纪,法拉第创造性地引入电场线形象直观的描述电场 C.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1910年,富兰克林利用油滴实验证明了电荷的不连续性 参考答案: B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某同学用如图12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动能定理。 ①实验时为了保证小车受到的合力与钩码的总重力大小近似相等,钩码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                 ,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                                。 ②挂上适当的钩码后小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其运动情况。图13是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本实验能测出的物理量有:小车的质量M,钩码的总质量m,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重力加速度为g。则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实验中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式为                             。(用题中及图中所给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 ①钩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1分)   平衡摩擦力 (1分) ②vB= (2分) mg(Δx3+Δx4)=M()2-M()2等均可 7. 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的摆球用长为L的细绳吊起,上端固定,使摆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绳就会沿圆锥面旋转,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锥摆, 摆球运动周期为                       参考答案:             T=       8. (单选)远古时代,取火是一件困难的事,火一般产生于雷击或磷的自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出现了“钻木取火”等方法.“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把__________转变为内能. 参考答案: 9. 已知某物质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物质的分子质量为       ,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为       .   参考答案: M/NA,ρNA/M 10. 如图所示,一闭合线圈a悬吊在一个通电长螺线管的左侧,如果要使线圈中产生图示方向的感应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____滑动。要使线圈a保持不动,应给线圈施加一水平向____的外力。  (填向“左"或向“右”) 参考答案: 左  右    a中产出电流的磁场和螺线管的磁场方向相反,说明螺线管中磁场在增强,进一步说明回路中电流在增强,故划片向左滑动;a与螺线管相排斥,要使其保持不动,施加的外力要向右。 11. 如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9.8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纸带上第0、1两点间距离接近2mm,A、B、C、D是连续打出的四个点,它们到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则由图4中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    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J(取三位有效数字).动能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的原因主要是           . 参考答案: 6.88  6.81     存在摩擦阻力做负功. 【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瞬时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解答】解:B点的瞬时速度m/s=3.69m/s, 则动能的增加量=6.81J,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mgh=1×9.80×0.7776J=6.88J. 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主要原因是存在摩擦阻力做负功. 故答案为: 6.88  6.81     存在摩擦阻力做负功. 12. 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方形的abcd,顶点a、c处分别 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所示。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粒子置于b点,自由释放,粒子将沿着对角线bd往复运动。粒子从b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      (   ) A. 先作匀加速运动,后作匀减速运动 B. 先从高电势到低电势,后从低电势到高电势 C. 电势能与机械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 D. 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参考答案: D 13.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t=0时刻的波的图像。经Δt=0.1s,质点M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则这列波的波速为v=__________m/s,周期T=__________s。 参考答案: 1,1.2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9分)某研究小组欲探究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和斜面倾角是否有关系。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A.表面光滑的长板(长度为L);  B.小车;  C.质量为m的钩码若干个; D.方木块(备用于垫斜长板);  E.米尺;  F.秒表。实验过程如下: (1)在保持斜面倾角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向小车放入钩码来改变物体质量,只要测出小车由斜面顶端滑至底端用时t,就可以由公式a=_____________求出加速度a。某同学记录了数据如右表所示。根据所给信息可得,在误差范围内质量改变之后平均下滑用时_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经过分析你得出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 试验次数 1 2 3 4 5 L (m) 1.00 1.00 1.00 1.00 1.00 h (m) 0.10 0.20 0.30 0.40 0.50 t (s) 1.44 1.0 0.83 0.51 0.64 sinα           a(m/s2)           (2)在物体质量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实验中通过改变方木块垫放位置来整长板倾角,由于没有量角器,我们可以测量出长板的长度L和长板顶端到水平面高度h来表示角度关系。某同学记录下长度L、高度h和下滑的时间t如右表所示。请在方格纸内画出a-sinα图线。根据你所作的图线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 (3)该研究小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1)2L/t2 ;不改变;无关;(2)9.8(±0.1)m/s2 ;(3)控制变量法   次数 1 2 3 4 5 sinα 0.1 0.2 0.3 0.4 0.5 a(m/s2) 0.96 2.0 2.9 7.69 4.88                 (说明:表格中sinα和a的数值全部正确得2分,sinα和a各1分;图线正确得2分,其中第4个点未舍去而其余正确,则扣1分) 15. (4分)某同学使用游标为10个小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物体的尺寸,得到图中的游标卡尺的读数,由于遮挡,只能看到游标的后半部分,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mm; 参考答案: 54.5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10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三个小物块A、B、C,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质量分别为mA=3m、mB=m、mC=m,初始A、B用轻弹簧栓连处于静止状态,C以初速度v0向左运动,B、C相碰后以相同速度向左运动但不粘连,求弹簧伸长量最大时储存的弹性势能EP。 参考答案: 解析:B、C碰撞动量守恒: ……(1)     (1分)   B与C碰后至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为研究过程,A、B、C组成系统为研究对象   由系统动量守恒:      …… .(2)      (1分)   由系统机械能守恒:…..(3)     (2分)   由(1)(2)(3)可得:  (1分)      (1分)   即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B、C正在向右运动,此后C将一直向右匀速运动,B先向右减速到0,再向左加速至与A共速时弹簧的伸长量最大,该过程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所以有:       …………………… .(4)     (1分)    ………  … .(5)    (2分)   由v2、v3的值及(4)(5)的值可解得:    (1分) 17. 如图20所示,一工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AB段为一半径R=1.0 m的光滑圆弧轨道,BC段为一长度L=0.5 m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P点为圆弧轨道上的一个确定点.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其质量m=0.2 kg,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工件质量M=0.8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取g=10 m/s2) (1)若工件固定,将物块由P点无初速度释放,滑到C点时恰好静止,求P、C两点间的高度差。 (2)若将一水平恒力F作用于工件,使物块在P点与工件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F的大小。 参考答案: (1)物块从P点下滑经B点至C点的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mgh-μ1mgL=0① ---------------------ks5u-----------------------2分 代入数据得h=0.2 m②-------------------------------------------------------------2分 (2)设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P点与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θ, 由几何关系可得③ ---------------------------------------1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块有mgtan θ=ma④--------------------------------1分 对工件和物块整体有F-μ2(M+m)g=(M+m)a⑤----------------------2分 联立②③④⑤式,代入数据得F=8.5 N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