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安全和伦理问题的观点不合理的是 A.对于转基因技术,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理性看待 B.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 C.我国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其扩散 D.外源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到它的近亲作物上 参考答案: B 2.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参考答案: B 3. 下列据图所阐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表明,害虫种群在B点时的抗药性基因频率比在A点时高 B.若乙图所示片段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则该片段为起始密码子 C.丙图表明,如图条件下光照强度小于P点时,在图中温度范围内,光合速率与温度无关 D.丁图可用来表示酶活性与pH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B 4. 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多种,下列不属于目的基因获取方法的是 (  ) A.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   B.从cDNA文库中获取 C.从含目的基因生物细胞中获取 D.利用PCR技术获取 参考答案: C 5.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受精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雌性动物排卵后遇精子即完成受精 B.胚胎发育至囊胚时已经开始了细胞分化,这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始于初情期后 D.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原肠胚 →囊胚→幼体 参考答案: B 6. 右图表示达到稳态的某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个体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中A~L间隔时间相等,一个种群是另一个种群的唯一的食物来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              B.种群②可能属于食物网的第一营养级 C.种群②B-C段与I-J段的增长率基本相同       D.种群②的个体平均体重比种群①小 参考答案: D 7.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 A.电信号→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参考答案: B 8.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B. 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C.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D. 血浆中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 参考答案: D 【分析】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网络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包括各种成分和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的相对稳定。引起组织水中的原因有: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过敏反应,毛细淋巴管堵塞等。 【详解】A. 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血管中的药物在血浆中,药物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进入肌细胞,A正确; B. 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使组织液渗透压增大,组织液从血浆中吸水,导致组织液量增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 C.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然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C正确; D.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与细胞外液所含的无机盐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有关,D错误。 9. 能正确表示中心法则的是                         参考答案: D 10. 中心法则体现在(  ) A. 细胞分裂过程中 B.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C. 细胞分化过程中 D. 以上所有过程中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心法则指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生物体在分裂中存在DNA复制,而正常代谢细胞会不断合成蛋白质,存在转录和翻译。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中心法则,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1. 人体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它们在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145和144     B.145和145     C.145和146     D.146和145 参考答案: D 12. 一组杂交品种AaBb×aaBb,各对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则后代(F1)有表现型和基因型各几种 A. 2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    B. 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 C. 2种表现型,4种基因型    D. 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 参考答案: D 解答本题最简单的方法是逐对分析法,如Aa×aa,后代有2种表现型,2种基因型;Bb×Bb,后代有2种表现型,3种基因型。故AaBb×aaBb杂交,后代有表现型为2×2=4种,基因型为2×3=6种; 答案选D。 13. 下列关于使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高果糖浆的生产主要使用果糖异构酶 B. 在反应柱内的顶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防止异物进入 C. 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果糖从反应柱下端流出 D. 固定化酶技术复杂,成本较高 参考答案: C 高果糖浆的生产主要使用葡萄糖糖异构酶,A错误;在反应柱内的顶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防止酶通过,B错误;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被葡萄糖异构酶催化之后,果糖从反应柱下端流出,C正确;固定化酶技术复杂,降低了成本。D错误。 【考点定位】固定化酶 14. 递质发挥完作用后需要被灭活:有些递质被相关的酶分解,有些递质被膜上的转运体回收。如图为某药物A干扰递质回收的示意图,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②是递质的受体,和递质转运体一样,都是位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质或蛋白质 B.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①中,当突触前膜上的电位转变成外正内负时,递质就会释放出去 C.图中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时,需要相应的载体并消耗细胞代谢的能量 D.若图中递质是一种抑制性递质,则药物A会使突触后膜产生持续性兴奋现象 参考答案: A 15. 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参考答案: B 16. 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 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 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 参考答案: C 17. 正在分裂的大肠杆菌细胞和正在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都不存在 (    ) A.染色体和中心体    B.细胞壁和细胞核    C核糖体和线粒体    D.液泡和原生质层 参考答案: A 18. 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制型艾滋病疫苗,是把艾滋病病毒RNA的几个重要片段逆转录后插入天花病毒DNA中,形成重组疫苗。该疫苗具有复制能力,可以持续刺激免疫系统,使人产生较强的免疫能力。在该疫苗研制过程中 A.运用了RNA病毒容易突变的特点       B.通常需要利用动物的细胞培养技术  C.运用基因工程手段,使用质粒作运载体 D.体现了天花病毒的间接使用价值 参考答案: B 19. 有关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皮肤、粘膜的免疫作用是先天性的,主要由遗传物质决定 B.吞噬细胞吞噬分解病原体,主要由细胞内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完成 C.淋巴细胞受剌激分化成效应细胞后都是通过分泌免疫活性物质完成免疫作用 D.特异性免疫常需要吞噬细胞参与 参考答案: C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 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 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解答】解:A、皮肤、粘膜的免疫作用是先天性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主要由遗传物质决定,A正确; B、溶酶体是细胞的“酶仓库”,含有多种水解酶,所以吞噬细胞吞噬分解病原体,主要由细胞内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完成,B正确; C、T淋巴细胞受剌激分化成效应T细胞后,直接作用于靶细胞,并使之裂解,C错误; D、特异性免疫也需要吞噬细胞参与,处理并呈递抗原,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尤其是人体的三道防线,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0. 如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可表示植物幼苗水平放置时,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B.图②可表示植物幼苗水平放置时,主根远地一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C.图③表示植物茎向光生长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D.图④可表示植物茎向光生长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 A 21. 下列联系中,为食物链的是     A.阳光→草→兔    B.蝉→螳螂→黄雀     C.植物→鹰→羚羊    D.植物→鼠→蛇→鹰 参考答案: D 22. 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的(     )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也增多     D.生长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参考答案: A 23. 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对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   按所占比例分析作图得所示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参考答案: C 24. 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B.⑤中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中,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 参考答案: C 25.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过敏反应一般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会引起组织损伤    C.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产生抗体更迅速、更大量 D.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T细胞 参考答案: C 26. 下列关于叶绿体中有色素分布的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膜上有糖蛋白        B.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活跃的化学能 C.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参考答案: B 27. 由于“赤潮”,一条4kg的杂食海鱼死亡,假如此杂食性鱼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性鱼类,1/4来自以草食性鱼类为食的肉食性鱼类。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