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解放中学分校2023年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中学分校2023年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参考答案: C 2. 有A、B、C、D 四种物质,它们是Fe、稀HCl、NaOH溶液、AgN03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的反应关系及反应类型如下: 则物质B为    (     ) A.Fe    B.HCl(稀)    C.NaOH(溶液)    D.AgNO3(溶液) 参考答案: B 略 3. 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  ) A.分液漏斗       B.漏斗         C.蒸馏烧瓶         D.容量瓶 参考答案: D 略 4. 对氢元素的不同微粒描述错误的是: A. H+ 只含有质子 B. H-的半径比Li+的小 C. 2H 和1H互为同位素 D. H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参考答案: B 【详解】A项、H+的质量数为1,质子数为1,不含中子和电子,故A正确; B项、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H-与Li+电子层结构相同,则H-的半径比Li+的大,故B错误; C项、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2H 和1H的质子数都为1,中子数分别为1和0,则两者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项、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介于—1和+1之间,为中间价态,即表现氧化性,也表现还原性,故D正确; 故选B。   5.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现象 解释 A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B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C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D 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参考答案: B 略 6.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A.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B.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至过量 C. 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参考答案: B 【详解】A、向Ca(ClO)2溶液通入CO2,先产生CaCO3沉淀,当CO2过量时,继续反应生成Ca(HCO3)2,沉淀又溶解,所以不符合条件,选项A不选; B、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硅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硅酸,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有沉淀生成”,所以符合条件,选项B选; C、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偏铝酸钠和盐酸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后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铝,所以看到的现象是“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所以不符合条件,选项C不选; D、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先胶体和电解质溶液产生聚沉现象,有沉淀生成;后氢氧化铁又和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铁,所以沉淀又溶解,所以不符合条件,选项D不选。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熟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有些反应与反应物的量有关,量不同反应现象不同,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物质的溶解性来分析能够反应且“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注意反应与量有关。 7. 下列关于VIIA的氢化物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越稳定 B.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越不稳定 C.卤化氢稳定性为HF>HCl>HBr>HI D.单质与氢气越难反应,生成物越不稳定。 参考答案: A 略 8. 某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全是气体,A的分解反应为:2AB+2C+2D,现测得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d B.10d C.5d D.0.8d 参考答案: C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 等体积的O2与N2所含分子数不相等 B.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3)与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相等 C.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22.4 L O2所含分子数相等 D.17gNH3与18 g NH4+所含质子数相等 参考答案: B 10. 将3 mol CO和2.5 mol H2O的混合气体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   CO(g)+H2O(g)CO2(g)+H2(g), 5 min后生成0.75mol·L-1的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的平均消耗速率为0.3 mol·L-1·min-1 B. 5 min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 C.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H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体系处于平衡状态 D. 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 C 11. 参考答案: D 略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粒子的直径通常介于1-100 nm之间 B.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 C.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蔗糖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D.Fe(OH)3胶体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参考答案: A 略 13.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②④①③⑤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Mg2+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SO42-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Ca2+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加入加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钙离子,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然后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HCl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⑤④①③,答案选C。 14.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 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C. 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NH4Cl的电子式: 参考答案: C 分析: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分别画出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然后让阴、阳离子间隔排列,注意相同离子不能合并;次氯酸的中心原子为O原子,不存在H?Cl键;铝为13号元素,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氯离子为阴离子,需要标出最外层的8个电子。 详解:A、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A错误; B、次氯酸的电子式为:,中心原子为O,将共用电子对用短线表示即为次氯酸的结构式,所以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故B错误; C、铝离子质子数为13,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8,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 D、书写NH4Cl的电子式时,氯离子周围也是8个电子,应为:,故D错误; 故选C。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水、风力是一次能源,电力、蒸汽是二次能源 B.普通锌锰电池是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是二次电池 C.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原子序数越大的离子半径越小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一定越大 参考答案: 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 (1)操作①中碳酸氢铵受热(100℃以上)可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该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操作②为什么不能改为加硝酸钡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化学方程式回答)。 (4)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6.3g/mol  (2)改用Ba(NO3)2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以后操作中无法除去 (3)发生反应BaCl2+Na2CO3=BaCO3↓+2NaCl用以除去过量的Ba2+ (4)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②、⑥、⑧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④、⑦、⑧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3)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其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Y由②、⑥、⑧三种元素组成,它的水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As 可与Y的水溶液反应,产物有As的最高价含氧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当消耗l mol还原剂时,电子转移了_____mol。 参考答案: (1)Cl->O2->Na+    (2)HClO4>H3PO4>H2CO3    (3)      AsH3    (4)5NaClO+2As+3H2O=2H3AsO4+5NaCl    5 【分析】 (1)离子半径比较; (2)非金属性的比较,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详解】(1)②⑥⑧代表的元素分别为Na、O、Cl。它们的离子分别为Na+、O2-、Cl-。Cl-有3个电子层,而Na+和O2-电子层只要2个,则Cl-的半径最大。Na+和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Na+半径小于O2-,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O2->Na+; (2)④⑦⑧代表的元素分别为C、P、Cl,它们最高价含氧酸分别为H2CO3、H3PO4、HClO4。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HClO4的酸性比H3PO4的酸性强,H2CO3的酸性比H3PO4的酸性弱,排序为HClO4>H3PO4>H2CO3; (3)As为33号元素,其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18、5,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与N同主族,氢化物与NH3类似,氢化物为AsH3; (4)②⑥⑧分别是Na、O、Cl,Y的水溶液为常见的消毒剂,为NaClO。As可与NaClO反应得到H3AsO4,As的化合价升高,从0升高到+5,,则Cl的化合价降低,从+1到-1。化合价升降守恒,则As和NaClO的比例为2:5,根据原子守恒可以配平,方程式为5NaClO+2As+3H2O=2H3AsO4+5NaCl。还原剂为As,其化合价从0升高到+5,则消耗1molAs,电子转移5mol。 【点睛】这题如果根据非金属性的排序,H2CO3和H3PO4的酸性无法比较,只能根据记忆的顺序来比较。常见的弱酸的排序为H2SO3>H3PO4>HF>HNO2>HCOOH>苯甲酸>CH3COOH>H2CO3>H2S>次氯酸>HCN >苯酚。   18. 甲、乙、丙、丁分别是盐酸、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银4 种溶液中的一种。将它们两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