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棋盘乡王垸中学高三数学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市棋盘乡王垸中学高三数学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函数,以下关于的导函数说法正确的有(   ) ①其图像可由 向左平移 得到;     ②其图像关于直线对称; ③其图像关于点对称;                   ④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2. 函数y=tan的定义域是(  ) A.{x|x≠,x∈R} B.{x|x≠﹣,x∈R} C.{x|x≠kπ+,k∈Z,x∈R} D.{x|x≠kπ+,k∈Z,x∈R} 参考答案: D 【考点】正切函数的定义域. 【分析】由正切函数的定义知x﹣≠kπ+,解出x不满足的范围即可. 【解答】解:∵函数y=tan=﹣tan(x﹣) ∴x﹣≠kπ+, ∴x≠kπ+π,k∈Z. 故选  D 3. 把一颗骰子投掷两次,第一次得到的点数记为,第二次得到的点数记为,以为系数得到直线,又已知直线,则直线与相交的概率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4. 已知p:?x∈R,x2﹣x+1>0,q:?x∈(0,+∞),sinx>1,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p∧q B.¬p∨q C.p∨¬q D.¬p∧¬q 参考答案: C 【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 【分析】分别判断出p,q的真假,从而判断出其复合命题的真假即可. 【解答】解:关于p:?x∈R,x2﹣x+1=+>0,成立, 故命题p是真命题, 关于q:?x∈(0,+∞),sinx>1, ∵?x∈(0,+∞),sinx≤1, 故命题q是假命题, 故p∨¬q是真命题, 故选:C. 5. 若一个α角的终边上有一点P(-4,a)且sin α·cos α=,则a的值为(  ) A.  B.±  C.-或-  D. 参考答案: C 6. 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7. 已知集合,或,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3]          B.(-∞,4]       C.[3,4]        D.(3,4) 参考答案: C 8.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正项等比数列中,,则(  ) A. n-1             B. 2n-1            C. n-2                 D. n 参考答案: D 略 9. 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 A.-1+                  B.-1-                 C.1+                  D.1- 参考答案: 10. 已知球的直径SC=4,A,B是该球球面上的两点,AB=,∠ASC=∠BSC=30°,则棱锥S-ABC的体积为(  )        A.3                      B.2                 C.                        D.1 参考答案: C 略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分别为棱,上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①平面; ②在平面内总存在与平面平行的直线; ③在侧面上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 ④当为中点时,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的截面图形是五边形; ⑤当为中点时,平面与棱交于点,则.          参考答案: ②③④⑤ 略 12. 已知椭圆具有性质:若M、N是椭圆C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当直线PM、PN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时,那么与之积是与点P的位置无关的定值.试对双曲线写出具有类似特性的性质                    参考答案: 答案:若M、N是双曲线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当直线PM、PN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时,那么与之积是与点P的位置无关的定值. 解析:设点M、P的坐标为()、(),则N().    因为点M()在已知双曲线上,所以,同理. 则(定值). 13. 直线y=x+ 2被圆M:所截得的弦长为      参考答案: 14. 如图,AB为⊙O的直径过点B作⊙O的切线BC,OC交⊙O于点E,AE的延长线交BC于点D,若AB=BC=2,则CD的长为 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5.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为,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___. 参考答案: 【分析】 由题意,根据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 【详解】由题意,可知当时,; 当时,. 又因为不满足,所以.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之间的关系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其中解答中熟记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之间的关系,合理准确推导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6. 设实数x,y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z=(a2+2b2)x+y的最大值为8,则2a+b的最小值为            . 参考答案: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数形结合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由z=(a2+2b2)x+y得y=﹣(a2+2b2)x+z, 由图象可知当y=﹣(a2+2b2)x+z,经过点A时,目标函数的截距最大,此时z最大, 由,解得,即A(1,4), 则a2+2b2+4=8, 即a2+2b2=4,即, 设a=2sinθ,b=cosθ, 则2a+b=4sinθ+cosθ=3sin(θ+α),其中α为参数, 则当sin(θ+α)=﹣1时,2a+b有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数形结合以及三角换元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7.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将数列中各项进行分组如下。第1组:;第2组:,;……;如果第k组的最后一个数为,那么第k+1组的(k+1)个数依次排列为:,,……,,则第10组的第一个数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89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对任意实数恒有,且当x>0时,又. (1)判断的奇偶性;   (2)求证:是上的减函数;   (3)求在区间[-3,3]上的值域;   (4)若,不等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解:取则 取 对任意恒成立  ∴为奇函数. 19. 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且满足. (Ⅰ)求角A的大小; (Ⅱ)若、,求. 参考答案: 略 20. 对于函数f(x)(x∈D),若x∈D时,恒有>成立,则称函数是D上的J函数. (Ⅰ)当函数f(x)=mlnx是定义域上的J函数时,求m的取值范围; (Ⅱ)若函数g(x)为(0,+∞)上的J函数, 1         试比较g(a)与g(1)的大小; 2         求证:对于任意大于1的实数x1,x2,x3,…,xn,均有 g(ln(x1+x2+…+xn))>g(lnx1)+g(lnx2)+…+g(lnxn). 参考答案: 解:(Ⅰ)由,可得, 因为函数是函数,所以,即, 因为,所以,即的取值范围为.……………………………3分 (Ⅱ)①构造函数, 则,可得为上的增函数, 当时,,即,得; 当时,,即,得; 当时,,即,得.…………………6分 ②因为,所以, 由①可知, 所以,整理得, 同理可得,…,. 把上面个不等式同向累加可得【全,品…中&高*考*网】.…………………………12   略 21. 已知A(0,1),B(0,﹣1),M(﹣1,0),动点P为曲线C上任意一点,直线PA,PB的斜率之积为,动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不同两点Q(x1,y1),R(x2,y2),其中y1>0,y2>0且满足. (1)求曲线C的方程; (2)若直线l与x轴相交于一点N,求N点坐标. 参考答案: (1)(x≠0);(2)N(﹣2,0) 【分析】 (1)由已知及求轨迹方程的步骤可得到曲线C的轨迹方程; (2)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由已知可得kMQ+kMR=0,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代入即可解出N点坐标. 【详解】(1)动点P为曲线C上任意一点,直线PA,PB的斜率之积为,设动点P(x,y),x≠0; 则有:kPA?kPB?,化简可得:,x≠0. 故曲线C的方程为:(x≠0); (2)设点N的坐标为(m,0).依题意,直线l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为k(k≠0), 则直线l的方程y=k(x﹣m),将y=k(x﹣m)代入方程y2=1(x≠0). 得(2k2+1)x2﹣4k2mx+2(k2m2﹣1)=0. 则△=(﹣4k2m)2﹣8(2k2+1)(k2m2﹣1)=8(2k2﹣k2m2+1)>0, 动直线与曲线C相交于不同两点Q(x1,y1),R(x2,y2),其中y1>0,y2>0, x1+x2,x1?x2,且满足,即, 如图, ,, 则,故kMQ+kMR=0, 即, 化简得:, 即,整理得m+2=0,即m=﹣2. 故点N的坐标为(﹣2,0). 【点睛】本题考查轨迹方程的求解和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着重考查学生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题中由得到kMQ+kMR=0是解决第二问的关键,属难题. 22. 如图(甲),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AB=4,点D在线段AC上,DE⊥AB于点E,现将△ADE沿DE折起到△PDE的位置(如图(乙)) (Ⅰ)求证:PB⊥DE; (Ⅱ)若PE⊥BE, PD=,求四棱锥P﹣DEBC的体积. 参考答案: 【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立体几何. 【分析】(I)根据翻折后DE仍然与BE、PE垂直,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DE⊥平面PEB,再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PB⊥DE; (II)证明PE⊥平面DEBC,PE是四棱锥P﹣DEBC的高,求出DEBC的面积,即可求四棱锥P﹣DEBC的体积. 【解答】(Ⅰ)证明:∵DE⊥AB,∴DE⊥BE,DE⊥PE, ∵BE∩PE=E,∴DE⊥平面PEB, 又∵PB?平面PEB,∴BP⊥DE; (Ⅱ)解:∵PE⊥BE,PE⊥DE,DE∩BE=E, ∴PE⊥平面DEBC, ∴PE是四棱锥P﹣DEBC的高.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PED中,由PD=,可得PE=1,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ED中,AE=DE=1,S△AED==,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CB中,过C作CM⊥AB于M,则CM=2, ∴S△ACB==4,∴SDEBC=4﹣=, ∴VP﹣DEBC==. 【点评】本题考查求四棱锥P﹣DEBC的体积,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