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孙桥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门市孙桥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参考答案: A 略 2. 一种以Na2SO4为电解质的钠离子电池的总反应NaTi2(PO4)3 +Zn+ Na2SO4Na3Ti2(PO4)3 +ZnS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NaTi2(PO4)3发生氧化反应 B. 放电时,Na+向锌电极移动 C. 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Ti2(PO4)3] -+2e- =[Ti2(PO4)3]3– D. 充电时,每移动0.2mol电子,理论上阴极增重6.5g 参考答案: D A、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根据电池总反应,锌的化合价升高,因此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NaTi2(PO4)3中Ti的化合价由+4价→+3价,化合价降低,因此NaTi2(PO4)3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Na+向正极移动,故B错误;C、充电时,电池的正极接电源的正极,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电池正极反应式为[Ti2(PO4)3]-+2e-=[Ti2(PO4)3]2-,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Ti2(PO4)3]2--2e-=[Ti2(PO4)3]-,故C错误;D、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Zn2++2e-=Zn,每转移0.2mol电子,阴极增重6.5g,故D正确。 3. 如图为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已知酯类在铜铬氧化物(CuO·CuCrO4)催化下,与氢气反应得到醇,羰基双键可同时被还原,但在催化氢化过程中苯环不变,其反应原理如下:在铜铬氧化物催化下,R1COOR2+2H2→R1CH2OH+R2OH关于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0H14O5,该有机物可以属于酯类、酚类、醚类 B.该有机物遇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以与5molNaOH反应,所得产物中有醇类物质 D.1mol该有机物在铜铬氧化物催化下仅能与2mol氢气发生反应 参考答案: C 略 4.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丁的原子核外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丙的单质可用于冶炼金属 B.甲与丁形成的分子中有非极性分子 C.简单离子半径:丁>乙>丙 D.甲与乙形成的化合物均有氧化性 参考答案: D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应是氢氧化铝在与强碱、强酸的反应,故乙为Na、丙为Al,甲和丁的原子核外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结合原子序数可知,甲外围电子排布为2s2sp2或2s22p4,甲为C或O,丁最高价含氧酸为强酸,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4,故丁为S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解: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应是氢氧化铝在与强碱、强酸的反应,故乙为Na、丙为Al,甲和丁的原子核外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结合原子序数可知,甲外围电子排布为2s2sp2或2s22p4,甲为C或O,丁最高价含氧酸为强酸,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4,故丁为S元素. A.Al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可以发生铝热反应,由于冶炼金属,故A正确; B.甲与丁形成的分子中CS2为直线型对称结构,三氧化硫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均属于非极性分子,故B正确; 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Na+>Al3+,故C正确; D.甲与乙形成的化合物有氧化钠、过氧化钠等,氧化钠氧化性很弱,通常条件下基本不表现氧化性,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甲元素的不确定性,难度中等 0.6mol·L-1Fe2(SO4)3和1.2mol·L-1CuSO4的混合溶液200mL,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Fe2+与Cu2+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为(    )     A.0.16mol    B.0.22mol    C.0.30mol   D.0.48mol 参考答案: A 略 6. 下列关于电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电解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②电解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③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可以实现 ⑤任何水溶液电解时,必将导致氧化还原反应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 D 7. 已知AgCl的溶解平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溶液中Ag+加盐酸盐比硫酸盐好   B.加入H20,溶解平衡不移动   C.用NaCl溶液代替蒸馏水洗涤AgCl,可以减少沉淀损失   D.反应    说明溶解度:AgCl  >Ag2S 参考答案: B 略 8. 化学实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C.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要不断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 D.浓碱液滴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不慎打翻的燃着的酒精灯,应用湿的抹布盖灭,使其余氧气不能接触,正确,不选A;B、金属钠着火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燃烧更剧烈,所以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应该用沙子,错误,选B;C、给液体加热要均匀加热,或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正确,不选C;D、浓碱可以腐蚀皮肤,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酸性很弱的硼酸,正确,不选D。 9. 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mol丁香酚只能与1mol Br2 反应    B.丁香酚不能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1mol香兰素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处于酚羟基的邻对位的H原子均可与Br2发生取代反应,甲子-CH2-CH=CH2中含有一个C=C,所以1mol丁香酚可与2mol分Br2发生反应;选项B中丁香酚中含有酚羟基,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选项C中含有3个C=C和一个C=O,所以1mol的香兰素可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选项D中和苯环相连接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CHO的H和O原子也与它共面,所以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10.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5.4g铝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1 mol 乙酸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8NA     C.标准状况下,11.2 L苯所含原子数为6NA     D.160g胆矾溶于水形成1L溶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参考答案: B 略 11. 有NO、CO2、N2O4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0.5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2 B.1:1:1 C.4:2:1 D.1:2:4 参考答案: C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结合分子的构成及都含有0.5mol氧原子计算,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NO、CO2、N2O4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0.5mol氧原子, 即氧原子数相同, 设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z, 则x×1=y×2=z×4, 解得x:y:z=4:2:1,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把握物质的构成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即可解答,计算比值不需要计算分子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简化计算,题目难度不大.   12. 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是风力发电还是潮汐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C.推广燃煤脱硫技术,可以防治SO2污染 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参考答案: C 略 13. 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       实 验 事 实 结 论 A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Cl2是电解质 B 将燃烧的镁条放入CO2中能继续燃烧  还原性:Mg>C C 将Na2CO3溶液与苯酚浊液混合溶液变澄清  酸性:苯酚>HCO3- D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非金属性:P>N 参考答案: B 略 14. 常温下,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 + 10C- + 2XO4- = 2X2+ + 5C2 +8H2O;②2A2++B2 = 2A3++2B-;③2B-+C2 = B2+2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2 + 2A2+ = 2A3+ + 2C- 可以进行 B.反应③是置换反应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C2>B2>A3+ 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A2+>B->X2+ 参考答案: D 略 15.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个N2分子的质量与CO的摩尔质量完全相同 B.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2NA C.50g 98%的浓硫酸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2NA D.28.6gNa2CO3·10H2O晶体完全溶于水中,溶液中含CO32-的数目为0.1 NA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有一无色透明澄清溶液,可能含有较大量的Cu2+、Ba2+、SO、NO、I-、S2-、H+、K+等离子中两种或多种,做如下实验:     ①取溶液少量加入铁粉有气体放出。     ②另取原溶液加Na2SO3溶液后有气体放出,也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完全消失。     ③另取原溶液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        (1)由此判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        (2) ②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8分)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______________;     (5)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大于_________(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 答案:(1)7;K2O、K2O2(KO2也可以) (2)He、Ne、Ar (3)C、H (4)Na (5)NH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