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客店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门市客店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4        B.1:5        C.2:3        D.2:5 参考答案: A 2.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结构的表述均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表述Ⅰ 表述Ⅱ A 在水中,NaCl的溶解度比I2的溶解度大 NaCl晶体中C1—与Na+间的作用力大于碘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 B 通常条件下,CH4分子比PbH4分子稳定性高 Pb的原子半径比C的大,Pb与H之间的键能比C与H间的小 C 在形成化合物时,同一主族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 P4O10、C6H12O6溶于水后均不导电 P4O10、C6H12O6均属于共价化合物 参考答案: B  解析:A选项中,NaCl溶于水是离子晶体的特性,I2是非极性分子溶解度小;B选项中分子的稳定性与键能有关,所以正确;C中形成化合物不一定是最高价或最低价,所以不与最外层电子数呈因果关系;D选项因P4O10发生了反应,所以不能证明P4O10是共价化合物。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在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时,在加入二氧化锰后应首先加入浓盐酸,然后再点燃酒精灯 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 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故A错误; B、在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时,在加入二氧化锰后应先加入浓盐酸,然后再点燃酒精灯,以防止反应容器直接受热引起温度的急剧变化,易炸裂,故B正确;C、硫酸钡和AgCl均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可能含SO42-,故C错误;D、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氯化钠是大量的,制得的饱和溶液中硝酸钾量较少,不能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故D错误;故选B。 4.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6 gCH4与18 gNH4+ 所含质子数相等 B.CH4O和C2H6O都符合CnH2n+2O的通式,它们可能互为同系物 C.32S与33S的质子数相等,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D.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N2和C2H4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参考答案: A 解析:1个CH4与1个NH4+ 所含质子数不相等,分别是10、11,A错误;同系物是结构相似,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CH4O是醇,C2H6O是醇或二甲醚,醇与醚不是同系物关系, B正确;C正确;质量相等的N2和C2H4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分子数一定相等,D正确。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CH4和CO2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相等       B.与NaOH溶液、稀硫酸反应产生等量的H2,所需铝粉的质量相等       C.明矾溶液中K+和Al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1mol OH-和17g NH3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参考答案: C 略 6. 下列微粒半径比大于1的是               (  )       A.Mg2+/Mg            B.Cl/Cl-           C.N/O              D.Si/Al 参考答案: C 略 7. 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B.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 C.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物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参考答案: B 略 8.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Na+、SO42-、Ba2+、NO3-、OH-、NH4+、中的某几种离子,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上述溶液,向其中加入硫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2)另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根离子   C.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Na+ 参考答案: C 取少量上述溶液,向其中加入硫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Ba2+且不含SO42-,另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H4+且不含OH-,由于任何溶液中一定有阴离子得溶液中一定含NO3-, 8.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澳乙烷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笨 参考答案: D 10. 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是  A.向稀硝酸中加入铁粉               B.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C.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的NaAlO2溶液 D.向MgSO4、H2SO4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Ba(OH) 2溶液   参考答案: D 11. X、Y、Z、W分别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两种元素在同周期中相邻,且四种元素分布在所有短周期中。四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且W为金属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单质沸点:XZ C.简单离子的半径:W>Y>Z D.四种元素只能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 参考答案: A X、Y、Z、W分别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两种元素在同周期中相邻,且四种元素分布在三个短周期中,则X为H,Y、Z位于第二周期,W位于第三周期。设Y、W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y、w,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y+1,故1+y+(y+1)+w=16,即2y+w=14,其中w只能取偶数,若w=2,则y=6,Y、Z、W分别为O、F、Mg;若w=4,则y=5,Y、Z、W分别为N、O、Si;若w=6,则y=4,Y、Z、W分别为C、N、S。因为W为金属元素,所以Y、Z、W只能是O、 F、Mg。H2、O2、F2均为双原子气体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而Mg为固体,沸点比气体的高,A项正确;非金属性:F>O,故稳定性:HF>H2O,B项错误;O2-、F-、Mg2+核外电子数相等,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即离子半径:O2->F->Mg2+,C项错误;MgH2、Mg(OH)2、MgO、MgF2均为离子化合物,D项错误。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工业上将二氧化硫在接触室中氧化成三氧化硫,再在吸收塔内用水吸收制成浓硫酸        C.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和SO42-,先加BaCl2溶液,滤去沉淀后再加AgNO3溶液        D.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参考答案: D 略 13. 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气的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a、b极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时,b极发生氧化反应     B.溶液中OH一逐渐向b极移动     C.电解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O(NH2)2+ 80H―― 6e- =十N2↑+6H2O     D.若在b极产生标况下224MlH2,则消耗尿素2g 参考答案: C 略 14. 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含SiO2杂质)的含量。现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装置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A中药品应为浓硫酸 B.在B—C之间应增添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装置,以除去氯化氢气体 C.为了测得C中生成的沉淀质量,需经过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等操作 D.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也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C 解析:A、A装置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B,故选择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试剂,可以是氢氧化钠,不是干燥试剂,错误; B、稀盐酸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若B、C之间添加盛放碳酸氢钠的装置,二氧化碳来源不唯一,不能确定全部来源于碳酸钙,错误; C、要准确获取碳酸钡的质量,必须过滤出碳酸钡,然后洗净附着在其表面的杂质,再干燥、称量,正确; D、盐酸具有挥发性,也可以由B进入C,且C中可能还会进入水蒸气,导致质量差引起不仅仅是二氧化碳的原因,错误。 15.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辛是由C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十乙=丁十辛,甲十丙=戊+辛;常温 0.1mol/L丁溶液的pH为1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C形成的单质可以在点燃条件分别与元素A、B、D形成的单质化合,所得化合物均存在共价键 B.元素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D)>rC)>r(B) C.1.0L 0.1mol/L戊溶液中含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lmol D.1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约1.204xl024个电子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丁溶液的pH为13,则丁为强碱,短周期内形成的只有NaOH,根据甲+乙=NaOH+辛,且辛为单质,则联想到过氧化钠的反应,即2Na2O2+2H2O=4NaOH+O2↑,则另一个反应为2Na2O2+2CO2=2Na2CO3+O2↑,即四种元素分别为H、C、O、Na,A、氧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为H2O、CO2、Na2O2,都含共价键,故正确;B、Na有三个电子层,半径最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即r(Na)>r(C)>r(O),故错误;C、戊溶液为Na2CO3溶液,根据溶液呈现电中性,c(Na+)+c(H+)=2c(CO32-)+c(OH-)+c(HCO3-),n(Na+)=0.1mol,即阴离子的总物质的量大于0.1mol,故错误;D、根据反应方程式,2molNa2O2参加反应转移2mole-,则1molNa2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1mole-,故错误。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用装置A、B和乳胶管组成装置,用于收集干燥的NH3气体(①装置A已经气密性检查;②可供选用的试剂有碱石灰、水和酚酞)                回答下列问题: ⑴气体流经装置的顺序是:NH3→______→_______→c(填接口代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