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期末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第一框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二框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框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二框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第一框 坚持新发展理念第二框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与社会保障第一框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第二框 我国的社会保障~~~~~~~~~~~~~~~~~~~~~~~~~~~~~~~~~~~~~~~~~~~~~ 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第一框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框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框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框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本单元关键句: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我国要努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第一框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第二框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1、关于物质资料生产2、我国的公有制经济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4、关于国有经济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本框重点和难点: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其体现;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及其主要表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地位;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1、关于物质资料生产(1)物质资料的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性: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经济制度的基础;不同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同一社会也可以有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这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3)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注意: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a.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地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在坚持社会主义各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我国的公有制经济(1)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注意: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注意: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之中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属于集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与股份合作也属于集体经济 (2)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a.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b.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生产决定分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不同的分配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采取按劳分配制度,体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能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4、关于国有经济(1)理解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注意: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句话也是对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城市土地国家所有,私人不能拥有土地所有权注意:国民经济命脉是指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的行业、企业和资源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范围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国防工业、造币、航空航天);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行业(电力电网、电信、铁路、煤炭等);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工)中的骨干企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大兴水利设施、环保设施、城市公共交通等) (2)国有企业的价值: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1)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国有和非集体成分2)具体分析:个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并由劳动者个人支配和使用的一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私营经济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共同设立企业的外商投资部分。
港澳台地区在内地(大陆)的投资参照外资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1)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注意: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公有制经济 (2)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注意:在回答关于小微企业、分享经济的作用时候就可以套用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公”与“非公”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现阶段我们不能实行单一公有制,更不能搞私有化注意: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平等,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市场主体地位看也是平等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都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国家也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但是“公”与“非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2)共同发展的意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注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之一,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我国努力发展公有制经济,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都是体现了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我国发展小微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等也同样体现了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适当扩大,彰显了我国分配制度的精神,同样也彰显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精神注意:邓小平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意:人们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必然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属性注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我国成功驾驭了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一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注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涵:1.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3.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4.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5.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6.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7.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