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丁香结【课前解析】本文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目睹丁香花开得格外繁茂,不禁想到自己斗室外年年绽放的三株白丁香,又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最后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文章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把它看作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关注文章内容:课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3自然段,着力描摹丁香花其中,第1自然段写城里的开得繁茂的丁香花,第2自然段简洁地从花色、花香写城外丁香花的美丽芬芳,第3自然段细写斗室外与作者生活紧密联系的三棵白丁香第二部分为第4—6自然段,着力感悟“丁香结”从古人“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中的丁香花,写到自己在偶然的观察中明白“丁香结”说法的来由,最后从丁香结寄予的愁思想开去,对丁香结有了新的思考,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关注写作手法:这是一篇语言精美、意蕴丰富的散文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志趣和人生态度文章在介绍丁香花的形象时,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突出了它的颜色、样子、气味。
对丁香花有写意式的色彩描写:月下的丁香是“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斗室外的白丁香洁白耀目,被作者直呼作“檐前积雪”,还有“一片莹白”“参差的绿”与“两扇红窗”交相辉映,自是好看除了写意式的色彩描写,也有对花形的工笔白描:“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开满一树……”从局部写到整体,条理分明,文字富有节奏感从对丁香花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景物的体察精微,描写生动,神形俱得 教学目标】1.会写“缀、窥”等12个字,会写“宅院、幽雅”等18个词语2.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品味优美的语言3.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学重点】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缀、窥”等1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幽雅、笨拙、单薄、模糊”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厘清文章结构,学习赏“赏花”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出示丁香花图片,让学生感受丁香花的美,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理解丁香结的意思是丁香花苞。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了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板书课题:丁香结,学生齐读课题二、作者简介(出示课件4)在欣赏完美丽的丁香花后,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本文的作者吧宗璞,1928年生于北京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宗璞的散文抒真情,写真意,常从细小的生活琐事、平凡的自然景物中体验、感受人生其著名的散文篇目有《紫藤萝瀑布》《废墟的召唤》等,作品集有《落霞燕园》等设计意图:情境导入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欲望,又让学生根据课题设下疑问,为接下来的理解重难点作好铺垫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5)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习字词(1)(出示课件6)出示词语:参差 芭蕉 妩媚 花苞 幽雅 伏案 笨拙 愁怨 模糊 花蕾 衣襟 恍然 单薄 尘土分嚣 半树银装 缀满枝头指名读词语,纠错正音2)(出示课件7)明确多音字“薄”,在“单薄、薄片、薄荷”等词语中的发音3)(出示课件8)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明确“缀、雅、拙、襟、恍”等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上下平齐。
左半部分约占三分之一,右半部分约占三分之二,书写时以左让右,注意笔画之间的穿插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相互提醒容易写错的部件和笔画出示课件9)重点指导“幽”字的书写: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应先内后外,先写中间一竖,再写两个“幺”字,最后写外面的竖折和竖出示课件10)重点指导“薄”字的书写:不要把上下结构写成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下半部分的“氵”比右下部稍短,但不能缩于一角四、再读课文,厘清结构(出示课件11)教师提出问题: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丁香结的?除了写到丁香结还写了什么?(出示课件12)预设1:课文第4—6自然段是写丁香结的预设2:课文除了写丁香结还在第1—3自然段写了丁香花预设3:第1—3自然段写的是“赏花”,第4—6自然段写的是“悟花”教师板书:赏花 悟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厘清文章脉络,培养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五、聚焦“赏花”部分内容,品读句子,想象画面1.(出示课件13)教师提出自主学习要求: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丁香花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14)预设1:通过“雪白、银装、白的潇洒、紫的朦胧、积雪、一片莹白”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描写了丁香花的颜色。
教师板书:颜色预设2:通过“星星般的小花;十字小白花;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描写了丁香花的外形教师板书:外形预设3:通过“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香气直透毫端”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描写了丁香花的气味教师板书:气味2.(出示课件15)教师提出自主学习要求:自由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画出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批注自己认为“最美的画面”学生勾画批注,教师相机指导1)学习第1自然段(出示课件16)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预设1:文中用“探、窥”这些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形容丁香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丁香花像孩童般活泼、灵动预设2:文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星星”形容缀满枝头的小花,我们由此可以感受到丁香花的繁密、小巧、色泽明亮出示课件17)教师播放第1自然段课文朗读音频,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2)学习第2自然段(出示课件18)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预设:通过“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可以感受到在纱一般的月色下,丁香的白更富光彩,丁香的紫更加柔和出示课件19)教师播放第2自然段课文朗读音频,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月光下丁香的画面3)学习第3自然段(出示课件20)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教师提出问题:这里的“积雪”指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积雪”指丁香花,我是从“每到春来”和“香气直透毫端”等语句中看出来的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把花比喻成雪的诗句吗?预设: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示课件21)教师提出问题: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丁香花的美?预设: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这句话中的“透”和“参差”,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预设:我能想象出花团锦簇、挨挨挤挤,绿叶从花缝里钻出的画面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这句话中的“莹白”“绿”和“红”,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预设:我能想象出各种色彩交相辉映的画面出示课件22)教师提出问题: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花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发现的?预设:我从“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看出作者是按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写花的出示课件23)教师提出问题:看到这么美的丁香花,作者有哪些感受呢?预设1: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预设2: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教师提出问题:这句话中的“照耀”指的是什么?预设:丁香给了作者很多的创作灵感和心灵慰藉出示课件24)教师播放第3自然段课文朗读音频,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六、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5、26)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2.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出示课件28)教师提出问题:快速浏览课文,本文分为哪两个部分?学生回答:赏花(1—3自然段);悟花(4—6自然段)。
二、聚焦“悟花”部分内容,解读“丁香结”,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出示课件29)教师提出自主学习要求:为什么会有“丁香结”的说法?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并加以说明学生勾画批注,教师相机指导交流汇报(出示课件30)1.感受形似预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出示课件31)教师展示丁香结及古代女子衣服上的盘扣图片,学生直观了解二者的相似之处2.了解象征意义(出示课件30)预设:“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出示课件32)教师提出问题:作者联想了哪些诗句?这些诗句都描写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预设:“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些诗句都描写哀怨忧愁的意境,古人常用丁香结表达忧郁的情绪出示课件33)教师以“阅读资料”中的诗句作补充,通过诗句中的“愁、断肠、雨中愁”等,引导学生明确丁香结自古以来就表示愁怨难解的意思设计意图:联系“阅读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丁香的诗句,加深对丁香结象征意义的理解出示课件34)教师总结:丁香花之所以被称为丁香结是因为外形相似;寓意相似,担负着解不开的愁怨3.感受雨中丁香之美(出示课件35)教师提出问题:作者多年赏花,为什么今年突然明白了丁香结的内涵呢?预设:因为雨中丁香的触动和联想。
出示课件36)教师提出合作探究要求:(1)阅读第4自然段,雨中的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一下这幅画面2)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联系在一起”?学生阅读第4自然段,并圈画相关内容学生汇报交流问题(1)(出示课件37)预设:雨中的丁香的特点是“格外妩媚”“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出示课件38)教师展示印象派的画作,解释印象派的意思:19世纪下半叶法国兴起的一个绘画艺术流派,注重光色变化和瞬间印象的表达,画作中的不同景物轮廓模糊,色彩交错渗透,给人以朦胧之感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印象派的画作,直观、深入了解印象派画作的特点,从而深入理解雨中丁香的特点学生汇报交流问题(2)(出示课件37)预设:雨中的丁香格外妩媚、线条模糊、颜色交融、姿态美好,象征着愁怨,勾起人的愁绪4.领悟作者的人生思考 (出示课件39)教师提出问题:朗读第6自然段,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预设:“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