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药用卷柏及其炔酚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xian****81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50KB
约5页
文档ID:327347487
药用卷柏及其炔酚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_第1页
1/5

药用卷柏的研究进展摘要:卷柏属(Selagiaella)植物属于蕨类植物石松纲卷柏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地球上古代和现代植物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布于全国各地,资源十分丰富.且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此文综述了卷柏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品种、科属及分布和主要化学成分炔酚类的研究进展关键词:卷柏 植物学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生药学蕨类石松纲卷柏科卷柏属(Selaginella)植物,全世界约有700种,我国有60~70种,其中药用植物有20多种,分布于全国各地,资源十分丰富卷柏属药用植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止血和免疫调节等作用,我国民间多用其治疗肿瘤、高血糖、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疾病1】卷柏植物中还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下面就卷柏的植物形态、品种、科属、分布、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综述1 卷柏植物学研究1.1 药用卷柏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Beauv.) Spring 或垫装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 (HooK et Grev.) Maxim.的干燥全草全年均可采收,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1.2卷柏的植物形态卷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18cm,主茎直立,常单一,茎部着生多数须根;上部轮状丛生,多数分枝,枝上再作数次两叉状分枝叶鳞状,有中叶与侧叶之分,密集覆瓦状排列,中叶两行较侧叶略窄小,表面绿色,叶边具无色膜质缘,先端渐尖成无色长芒孢子囊单生于孢子叶之叶腋,雌雄同株,排列不规则,大孢子囊黄色,内有4个黄色大孢子小孢子囊桔黄色,内涵多数桔黄色小孢子【2】 1.3性状卷柏:本品卷缩似拳状,长3~10cm 枝丛生,扁而有分枝,绿色或棕黄色,向内卷曲,枝上密生鳞片状小叶,叶先端具长芒,中叶(腹叶)两行,卵状矩圆形,斜向上排列,叶缘膜质,有不整齐的细锯齿背叶(侧叶)背面的膜质边缘常呈棕黑色基部残留棕色至棕褐色须根,散生或聚生成短干状质脆,易折断无臭,味淡垫状卷柏:须根多散生中叶(腹叶)两行,卵状披针形,直向上排列叶片左右两侧不等,内缘较平直,外缘常因内折而加厚,呈全缘状【3】1.4科属卷柏(Herba Selaginellae),为石松植物门-石松纲-卷柏目-卷柏科植物Selaginella tamariscina (Beauv.) Spring,又名九死还魂草,过去划为蕨类植物门。

1.5分布卷柏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江西、湖南、陕西、河北、山东、辽宁、吉林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山东、辽宁、河北生于向阳山坡或岩石缝内,多生于向阳的干旱岩石缝中2 主要化学成分自1971年,Okigawa首次从卷柏(&tamariscina)中分离出5个黄酮类化合物以来,至今已有34个黄酮类化合物从卷柏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其它化学成分为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蒽醌类、甾类等另外在垫状卷柏中还发现了新型炔酚类成分【4】2.1 化学成分2.1.1黄酮类1971年OKigawa等从卷柏中分到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异柳杉双黄酮(isocryptomixin)、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苏铁双黄酮(sotetsuflavone)及芹菜素等5个黄酮类化合物至今已从卷柏属植物中分到21个黄酮类化合物除芹菜素外,其余20个均为双黄酮类化合物,都是以芹菜素或其衍生物为基本母核,通过C—C或C—O—C连接起来【5】2.1.2苯丙素类Rin—RC【6】等首次从深绿卷柏的醇提物中得到5个木脂素内酯类化合物,分别是:(一)一鹅掌楸树脂醇A、B[(一)一lirioresinolA、B]、(+)一荛花酚[(+)一wikstrom01]、去甲络石苷(nortracheloside)、(+)一罗汉松脂素[(+)一matairesin01]。

还分得2个酚丙酮类化合物:3一羟基一l一(3一甲氧基一4一羟基苯)一1一丙酮、3一羟基一1一(3,5一二甲氧基一4一羟基苯)一1一丙酮【7】2.1.3生物碱类卷柏属植物的生源研究认为其中会含有生物碱类成分【8】,LIN RC【9】等,首次从深绿卷柏中分到三个新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大麦芽碱苷类化合物(alkaloid glycoside):hordertine-0⋯ rhanmopyra-noside,N-methyltyramine-O-a·L—rhamnopyranoside,和hordenine- O--("-O-trans—cinnamoyl)-4’一0一P—D—gluco-pyranosyl-L—rhamnopyranoside2.1.4有机酸类Lin【10】等从薄叶卷柏中得到3个咖啡喹啉酸类化合物,即3,5一二氧一咖啡喹啉酸、3,4一二氧一咖啡喹啉酸和4,5一二氧一咖啡喹啉酸等2.1.4新型炔酚类(下面会详细介绍)Perez—GS等【11】从鳞叶卷柏中分得3,羟甲基~5一甲氧基一2,4一二羟基一四氢呋喃,并发现它对大鼠子宫收缩反应有轻微的抑制作用2.2炔酚类成分的重点介绍兰州大学Li.Ping Zhang等从S sinensisr和分离出新型碳骨架结构的化合物,命名为selaginellin。

即新型炔酚【12】2.2.1化学成分陈萍等【13】用气质联用法测定了深绿卷柏中一些脂肪链类成分,有十四烷酸乙酯、十五烷酸乙酯、十六烷酸乙酯、十六烷酸甲酯、十六烷酸异丙酯、7,10,14.三甲基十五烷酮一2,9一十八碳烯酸(Z)乙酯、15一甲基一十六烷酸甲酯等,并用面积归一法测得了它们各自的含量国外研究发现4】从lepidophyla中分离出一个3.羟甲基一5-甲氧基,2,4一二轻基一四氢呋喃,其它尚含有a.奈酚、氨基酸、海藻糖等,另有研究表明,含有鞣质成分,但未见具体化合物的报道【16】【17】3 药理作用3.1抗肿瘤作用体外实验发现,100%卷柏@tama.)全草热水提取物,对小鼠肉瘤的抑制率为61.26/6,乙醉提取物的抑制率为18.6%;体内实验证明,本品对小鼠艾氏腹水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延长移植肿瘤动物的寿命;临床实践观察本品对瘤体积较小的癌肿瘤疗效最好【18,19】3.2抑菌作用卷柏烟熏法对感冒杆菌、奈氏菌有抑制作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民间也有用此法预防感冒及流感【20】3.3免疫影响江南卷柏有治疗免疫性疾病的药理活性,其粗提物灌胃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IgG的含量并能减轻小鼠胸腺重量。

它还能显著抑制小鼠特异性CRBC抗体(19M与IgG两型溶血素)的产生,显著提高小鼠血清补体C3的含量以及降低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含量【21】3.4降压作用由卷柏、木贼组成的复方的动物实验显示其有降血压作用【22】,麻醉开胸犬静脉注射该复方注射液1.29/kg,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及左心室压力变化最大速率均下降,提示卷柏复方注射液是通过负性肌力的作用使血压下降的3.5降糖作用国内研究者,首先发现由卷柏、木贼组成的复方镇痛灵注射剂具有血糖作用,能降低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高血糖值作用机制研究认为,其能通过升高血清胰岛素浓度、降低血清过氧化脂质含量、改善血流变异常等作用来降低血糖值,特别是其能明显修复胰岛素B细胞这一作用,为治疗糖尿病开辟了一条新思路【23】3.6止血作用卷柏历来被用作活血止血药国内研究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认为卷柏止血机制在于它能缩短凝血时间,对凝血酶原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未见其影响到血管收缩作用,而彭智聪等用毛细玻管法和玻片法进行凝血时间测定,探讨了生卷柏及卷柏炒炭后是否具有止血作用及作用机理,发现生卷柏没有止血作用,炒炭后能使凝血时间缩短,具有止血作用【24】。

3.7其它作用通过研究,国内外学者还发现,卷柏还具有抗诱变、抗炎、镇痛镇静等其他药理活性结语:药用植物卷柏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国多省市均产,春秋两季可采集,药用资源丰富,综观卷柏属植物药用历史及现代研究进展,可见过去它虽然不是常用药,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随着社会疾病谱的变化发展(特别是心血管疾病与癌症的肆疟),人们希望从天然药物中开发出高效、低毒、稳定的新药来攻克它们,故对该属植物的利用日趋广泛,可见卷柏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需要药学及植物学工作者继续努力挖掘出其更高更好的价值4 参考文献:【1】徐宏峰,陈科力.卷柏属药用植物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4(12):609-6ll【2】吴兆洪,时华谷.广东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61刘海清,林瑞超,马双成,等.旱生卷柏化学成分的研究Ⅱ中草药.2003,34(4):13-14.【4】郑兴,廖端芳朱炳阳.等.垫状卷柏化学成分研究Ⅱ中草药2001,32(1):17.【5】石瑛,高斌,等.1 1种卷柏属药材薄层色谱的定性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6,17(6):444—446【6】胡成刚。

赵能武,f朝红.等.黔产卷丰n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6):1529—153l【7】 Jc.Liu XQ,Chen KL.A new biflavonoid from Selaginella labordeiHieron.ex Chris.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9,(8):939-94l【8】薄黎,柴曼超.细叶卷柏等化学成分研究.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8):155·157【9】冯卫生.陈辉.郑晓珂.‘}I华卷柏等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8.39(5):654-656【10】Swamy RC.Kunert O.Schuhly W..Structurally unique bitlavonoidsfrom Selagmella chrysocaulos and Selaginella bryopefis[J].Chemistry&Biodiversity.2006,3(4):405-413【11】定荣,陈科力,詹哑华.湖北省卷搠科药用植物调查与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9):1507—1510【12】Zhang L P,Liang Y M,Wei X c,et a1.A New Unusual Natural Pigment from Selaginella sinensis and Its Noticeabl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J].J OrS Chem。

2007,72(10):3921.【13】刘锐.刘建峰.徐康平.邹辉.宋立莹.党瑞丽.邹振兴.李光.谭桂山.LIU Rui.LIU Jian-feng.XU Kang-ping.ZOUHui.SONG Li-ying.DANG Rui-Li.ZOU Zhen-xing.LI Guang.TAN Gui-shan 卷柏化学成分研究[期刊论文]-中南药学2011,09(8)【14】王晨静 新型炔酚类化合物selaginellin抗内皮细胞衰老及神经生物学功能研究[学位论文]2010【15】 张红伟 垫状卷柏化学成分研究[学位论文]2008【16】张琳.孙晓飞.田景奎.杨世林垫状卷柏化学成分研究[期刊论文]-亚太传统医药2008,4(6)【17】谭桂山.陈立章.徐康平.郑其昌.徐智.黄朝辉.束俭辉.邓涛垫状卷柏的化学成分研究[期刊论文]-有机化学2004,24(9)【18】符玉荣黄丹奇,王剐.卷柏的临床药用研究概论Ⅱ.社区用药指导2007(10):6.【19】毕跃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