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导数、微分及其应用 函数的导数、微分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本章介绍导数、微分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尤其侧重介绍在经济方面的应用.§2.1 导数的概念及运算一、导数的定义(一)两个实例引例1 产品总成本的变化率设某产品的总成本C是产量的函数,当产量由改变为时,总成本相应的改变量为,这时,称为产量由改变到时产品总成本的平均变化率.当时,如果极限 存在,则称此极限值为产量是时总成本的变化率,又称为边际成本.引例2 求曲线在点(,)的切线的斜率.给自变量一个微小的改变量,如右图2.1, 让自变量从变化到+时,函数相应的改变量为 ,这时,曲线上点(,) 变到了点(+,).从而曲线的割线的斜率为 .割线的斜率是曲线在点(,)的切线的斜率的近似值.当时,割线的斜率的极限就是曲线在点(,)的切线的斜率,即.前两个引例虽然具体内容不同,但都是函数变化率的极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相同的.我们抽象引出导数的定义.(二)导数的定义1.定义 设函数在点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 当自变量在处取得增量(点+仍在该邻域内)时, 相应地函数取得增量,如果极限 存在,则称函数在点处可导,并称此极限值为函数在点的导数.记为,或.如果 不存在,则称函数在点处不可导.如果极限和都存在,其极限值分别称为函数在点处的左导数和右导数.分别记为和.函数在点处可导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函数在点处的左、右导数都存在且相等.如果函数在开区间内的每一点都可导,就称函数在开区间内可导.这时,对于开区间内的每一个值,都有的一个确定的导数值与之对应,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新的函数,这个函数称为原来函数的导函数,记作,.导函数的定义式为 .显然,函数在点处的导数就是导函数在点处的函数值,即 .在不发生混淆的情况下,导函数也简称为导数.因此, 引例中产品总成本的变化率是总成本C对产量的导数:;而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是函数在点处的导数:.2. 一些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例1 求常函数是常数)的导数.解 .例2 求幂函数是自然数)的导数.解 由二项式定理:更一般地, 幂函数)的导数.常用的结论: .例3 求正弦函数的导数.解故正弦函数的导数:.同理可得 余弦函数的导数:.例4 求指数函数的导数.解 .令.即 .特别地,当时,因 ,所以 .例5 求对数函数的导数.解 .即 .特别地,当时,因 ,所以有 .3.导数公式由导数定义及有关求导法则可得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4.导数的实际意义及应用(1)导数的几何意义如图2.2,曲线在处的导数就是曲线在(,)点的切线的斜率,即: .而表示曲线在该点的法线的斜率.从而,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为:.曲线在处的法线方程:.例6 求在点P(e,1)处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解 切线斜率, 法线斜率,故在P(e,1)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在P(e,1)处的法线方程为: , 即.(2)导数的经济意义 在经济应用中,一个函数的导数表示该函数的边际函数,我们将在§2.5中详细讨论.(3)导数的物理意义设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方程,那么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二、可导与连续的关系定理1 函数在某点可导则必连续.注意:反之不一定成立,即函数在某点连续则不一定可导.如图2.3,显然,在处连续,但,,故在处不可导.三、求导法则1.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定理2 设在点处可导,则在点处也可导,并且:特别地 (k为常数);(3),其中.法则(1),法则(2)都可推广到有限个函数的情形.例7 求函数下列函数的导数:.解 . 2.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定理3 设函数是由复合而成的复合函数,是中间变量,若在点可导,且在对应的点可导(即 存在),则复合函数在点也可导,且.例8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解 ,则 ,则注意:复合函数的求导熟练后,不必写出中间变量,可以直接由外到里逐层求导. 四、隐函数的导数形如的函数称为显函数.如:.形如这种没有解出因变量y,由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称为隐函数.求隐函数的导数,可不化成显函数而直接求出其导数.隐函数的求导方法:在方程中,将看成的函数,则的表达式看成的复合函数(这里是中间变量).利用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方程两边对求导,得到一个关于的方程;从中解出,即为隐函数的导数。
例9 求由方程确定的隐函数的导数解 方程两边对求导,得 ,整理,得 .例10 求由方程 所确定的隐函数在点处的导数.解 将方程两边对求导,得 ,即 ,解出得,.故 .有时,需对所给的函数取对数化为隐函数后再求导,这种方法我们称为对数求导法.例11 求幂指函数的导数.解 方程两边取对数,得 ,方程两边对求导,得 ,整理,得 .例12 设,求.解 方程两边取对数,得, 方程两边对求导,得 , 整理,得 .五、高阶导数一般地,函数的导数仍然是的函数,如果的导数存在,则称这个导数为函数的二阶导数,记为;类似地,的二阶导数的导数称为的三阶导数,记为或;…,的阶导数的导数称为的 n阶导数,记为:. 函数二阶及二阶以上导数统称为高阶导数.而原来的导数称为一阶导数.例13 求下列函数的三阶导数:.解:; ; . §2.2函数的微分 在实际应用中有这样一类问题:当自变量在点处有微小的增量时,要计算函数的增量,但是的计算往往比较复杂,因此就想到要寻找一个计算比较方便,精度比较高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微分.一、函数微分的概念引例 如图2.4所示,一个正方形的铁片受热后均匀膨胀,边长由变为,问铁片的面积大约改变了多少?由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得面积的增量为.由图不难看出当时,上式中第一项是影响面积增量的主要部分,而第二项是次要部分,所以, ,其中是的线性函数,因此我们把称为的线性主部,由此引出微分定义:定义 设函数在点处可导,则称为函数在点处的微分,记为 .当时,一方面,另一方面,故即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微分:.解如图2.5,函数的微分的几何意义是: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对应于的纵坐标的增量.二、微分的基本公式与法则 1.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 2.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k为常数)..3.复合函数的微分法则由函数复合而成的复合函数的微分为.它说明了不论是中间变量还是自变量,函数的微分都可以表示为,这叫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例2 求函数的微分.解 .例3 填空: 解 ;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例4 近似计算的值解 注 ,由此,当很小时,可得如下常用近似公式:§2.3 中值定理 罗必塔法则 导数概念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就是数学的魅力及所在.罗必塔法则就是导数应用之一.求或型的未定型极限的理论基础是微分学的柯西中值定理.为此,先介绍微分学的基本定理.一、微分中值定理定理1 (罗尔(Rolle)定理) 若函数满足:(1)在闭区间上连续;(2)在开区间内可导;(3).则在区间内至少有一点(),使得.如图2.6,函数满足罗尔定理的三个条件,则在内至少有一点(),使得函数在这些点的切线平行于轴,即.定理2 (拉格朗日(Lagrange) 中值定理) 若函数满足:(1)在闭区间上连续;(2)在开区间内可导;则在区间内至少有一点(),使得. 如图2.7函数满足拉格朗日定理的两个条件,则在内至少有一点(),使得函数在这些点的切线平行于两端点的连线,即.推论1 如果函数在区间内任一点的导数都等于零,则在内是一个常数.推论2 如果在区间内的任一点都有,则在内仅相差一个常数,即.注 拉格朗日定理也称为微分中值定理.定理3 (柯西(Cauchy) 中值定理) 若函数,满足:(1)在闭区间上连续;(2)在开区间内可导且;则在区间内至少有一点(),使得.注 罗尔定理是拉格朗日定理的特殊情形,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又是柯西定理的特殊情形.二、罗必塔(L,Hospital)法则 在自变量的某个极限过程中(不妨记),若,都趋于零或都趋于无穷大,那么不一定存在,一般称为未定型极限,记为或,对此类极限的计算,我们有如下法则。
定理4 (罗必塔(L,Hospital)法则) 设在自变量的某个极限过程中(不妨记),若,满足: (1) 是或型;(2)存在,且; (3) .则有.例1 求.解 . 例2 求.解: . 例3 求.解 . 例4 求.解 .例5 求.解 原式=.例6 求.解 原式=.例7 求.解 由 ,得 , 原式=1.例8 求.解 .解 原式=.注意:(1)当是或型时,可考虑用罗必塔法则,边用边检验、计算2)每用一次罗必塔法则后,应将结果尽可能化简,还应结合求极限的其它方法,使计算快捷 (3),,等类型的极限,应采取变形的方式将极限化为或型,才能用罗必塔法则4)当用罗必塔法则失效或用其他方法求或型极限更简便时,应选用其他方法求极限. §2.4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在初等数学中,我们接触过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等内容.本节我们利用导数进一步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和最值.一、函数的单调性定理1 设函数在闭区间上连续,在开区间内可导.(1)若在内,则在上单调增加;(2)若在内,则在上单调减少.如图2.8所示,函数在上单调增加,则曲线上各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都是锐角,此时切线的斜率,即;如图2.9所示,函数在上单调减少,则曲线上各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都是钝角,此时切线的斜率,即注 将定理1结论中的闭区间换成其他区间,结论仍成立.例1 验证在定义域内单调增加.解 这两个函数的定义域都是,而,故在定义域内单调增加.若函数在定义域内有增减性的变化,我们可以找到那些使单调性改变的分界点,进而用定理1 去判断函数在每一个单调区间的单调性.观察图2.10,的单调性改变的分界点具有两个特征之一: (1)使的点(称之为驻点,);(2)不存在的点(即一阶不可导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使或不存在的点都是函数单调性改变的分界点,需要列表判断.例如,在0点,但函数单调性并没有改变(见图2.11)。
一般地,确定函数单调性的步骤为:(1) 求函数的定义域;(2) 求函数的驻点及不存在的点;(3) 列表判断(用上述点将定义域划分为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