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历史教学设计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286943611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历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必修一历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必修一历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必修一历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一历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历史教学设计(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必修一历史教学设计第1篇: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篇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一次重要的变化, 主要属于当代历史的范畴, 同学有肯定的认知基础,但并不扎实。由于这一时期的内容离现在并不遥远,课文中很多重要大事,如北约、朝鲜战斗、越南战斗等对当今简单多样的世界形势仍旧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同学对于这一课的内容很感爱好。依据同学的年龄特点和爱好偏向,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插入了较多历史图片,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现引起同

2、学的学习爱好。同时加深同学对历史的感性熟悉。也可以提前组织同学在网上下载精致图片,帮助老师制作课件,这样既能满意同学的表现欲,也能培育他们的动手力量。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 了解“冷战”的概念及背景,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通过分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熟悉美苏“冷战”对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进展的影响,培育同学综合归纳问题以及全方位观看问题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分析“冷战”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方案的实质,培育同学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力量。 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的应用,引导同学理解两极格局的影响,培育同学综合运用史料和全面分析问题的力量。 3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熟悉“冷战”的形成过程及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实力打算的,特殊是经济实力;理解霸权主义的危害,体会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培育同学喜爱生命、珍惜和平、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教学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重难突破: 1,苏美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让位于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先后出台了“

4、杜鲁门主义”、“马歇尔方案”并组织“北约”。苏联为尽快恢复战斗创伤,捍卫反法西斯战斗成果,实行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如“经互会”和“华约”。 2,“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方面,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静。其表现,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和柏林的分裂;在亚洲,则表现为朝鲜战斗和越南战斗等一系列局部战斗的发生;美苏两国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斗的边缘。总之,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相互之间布满敌意和不信任,给世界带来了动荡担心。 另一方面,美苏两国力力均衡,都不敢轻易发动战斗,使世界在近五十年时间里避开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1.结合主题思路大胆取舍,重新整

5、合教材内容。建议老师:以“冷战”的形成背景、详细表现及其影响为思路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例如,为了更好理解课文内容,适当补充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气膨胀、二战 后苏联实力增加与政治威望提高、二战后国际关系进展的影响等历史材料,或指导同学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探究2.为了更好培育同学的自主学习力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议布置预习思索题:(1)找出重要概念。(2)美国的“冷战”政策有哪些?(3)苏联实行了哪些反击措施?(4)“冷战”下的国际关系如何?(预习思索题无须用本子特地写下来,能在课本上找到的,只需画在书上就行;需要归纳的可写简要提纲。预习的目的是让同学养成阅读思索的自学习惯。预习思索题的难度要依据

6、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一般以了解课文学问、突出重点学问为主,跨度不宜太大。) 3.指导同学阅读分析,提高同学的阅读学习力量。例如,能在课文里找到答案的,就让同学自己阅读找到答案。 4.注意创设情景,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的问题,引导同学独立思索,合作沟通,主动探究。对同学的表现准时赐予恰当的评价。 5.围绕主题补充或重新整合课本供应的历史材料。例如引入资料: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气膨胀、美国称霸全球的野心、战后苏联的军事力气空前壮大和用计算机演示“北约和华约的对峙地图”等,以更好地熟悉和理解“冷战”形成的缘由及其表现。引导同学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熟悉到历史资料是熟悉

7、历史的重要途径,进而懂得利用所学学问分析原始材料和时政资料。 教学用具:教材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注:此教学设计针对的是水平较高的同学,教学对象基础好,自学力量强,并能自觉做好预习思索题的,可省略讲各教学内容的)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冷战”的概念 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三.美国的“冷战”政策 四.“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五.“冷战”的影响 附预习探究 针对下列一些问题,要求同学选择其中的一到两个问题,在课前完成资料搜集工作,并表述出自己的看法。 1、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军事、经济实力的膨胀 2、什么是铁幕演说? 3、“马歇尔方案”的提

8、出 4、何谓“冷战”?为什么其成为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5、柏林危机 6、“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和沿革 7、“古巴导弹危机” 8、朝鲜战斗 9、越南战斗 10、概括美国和苏联分别实行了哪些对抗措施使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篇2: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人教版) 人教政治史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 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二、西周的分封制 主要内容及特点 2.作用及进展演化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 2.特点及基本原则 3实质及作用 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教学方

9、法】 本节课主要采纳谈话叙述法进行,同时协作提问、史料阅读、课堂争论等方法,调动同学的学习乐观性,培育同学思索、分析问题的力量。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导入新课】 关于大禹治水的传奇,同学们却是耳熟能详的。而中国国家的形成,与传奇中的大禹治水有亲密的联系。大禹治水需要统一指挥和动员各地人民的力气,加强对人民的组织管理。所以,大禹治水和进展农业的过程就成为打破氏族部落组织,由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王权专制代替氏族民主,国家行政管理逐步成长的过程。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进展,由于战斗的频繁,禹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致进展成个人专断。据说有一次禹召集

10、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迟到而被禹杀了。可见,禹好像已不是群众的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这反映了中国早期的政治管理制度开头具备雏形,由此导入新课-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的演化 【叙述内容】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设问: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让同学思索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胜利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还有一点值得同学们留意的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

11、位。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 设问: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这是一种退步呢,还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呢?为什么缘由何在? 传奇中,禹一方面奉行“禅让”同时也乐观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虽推举伯益为首领,但启凭借实力夺取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从而结束了这种军事民主制的历史,此后王位世袭制确立,它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形式,保持着王位在家族内部的承继,“家天下”的局面从今确立。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开头,它用“天下为家”的局面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公平和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的局面,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由于奴隶社会形态的消失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进展水平的基础上。 从夏朝开头就已经建立起从中央

12、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对于夏商的政治制度,可以引导同学课下去搜集有关夏商的官位及其职能的文献和考古资料来进一步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最终老师给同学概括指出: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就已经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最高的时国王,中央有相、卿士,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奴隶制的等级关系已初步确立。对后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1 二、西周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武王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纣王逃回王宫,自焚而亡,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设问:西周建立后,为什么要建立分封制度呢? 西周政权刚刚建立不久,武王姬发即因病而亡,成王姬诵年幼即位,由其叔

13、父周公姬旦摄政。当时,管叔、蔡叔、霍叔作为宗亲诸侯,被封于殷都四周监视殷商遗民,谓之“三监” 。他们不满周公摄政,勾结纣王之子武庚及东夷部族发动叛乱。周公毅然平定内乱、率部出师东征,西周政权才得以稳定。面对周初消失的内外叛乱,周公敏锐地意识到,没有一套完善的典章礼仪制度和宗法等级秩序,单靠武力制服或刑罚镇压是不能实现社会安定和国家大治的。为此,他主持进行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建立起一套典章礼仪制度与宗法等级秩序。 设问:分封制度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主要内容及特点 讲解分封制时,可以先给出同学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兵

14、驻守在殷都四周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周初封建的诸侯,主要是同姓(姬姓)子弟;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设问: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哪? 通过阅读材料,培育同学论从史出的习惯。最终老师指导同学观看课本供应西周

15、分封形势图,得出以下熟悉:周朝对建国的元老、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大分封。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封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封建制度。分封的方法是把王畿(首都地区)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亲属、功臣、元老,建立起诸侯国,以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在“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全部,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全部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肯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诸侯与周王室的关系是: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需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诸侯国像屏障一样拱守在周王室四周,和谐四方,安天下。周初,从武王到成王共分封大小71个诸侯国。其中主要有(老师挂图,并指出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在东方分封了鲁、齐等国;在北方分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