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案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演示一组印度的自然风情、民间舞蹈和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泰姬陵等图片,或者链接 ,播放印度电影歌舞片断,提问:这些反映的是哪个国家呢?(印度)教师简述介绍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指出与我国的可比性,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学习板书:第三节 印度一、位置和范围〔新课教学〕1、 进入主页的位置和范围,课件演示:图7.31“印度在世界中”,“印度政区”,提问,学生描述:印度的海陆位置,主要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及方位,对比国家面积,读出印度首都学生回答略)重点突出: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2、 课件演示:图7.34“印度的地形”,引导观察:印度的地形特点,找出主要的河流、平原、山脉和高原3、 学生读图,回答:主要河流是恒河(印度人心中的母亲河,圣水河),印度地形可以分成三大地区,西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南侧山地,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广大的德干高原4、 教师讲述:从地形来看,印度分布面积最大的是德干高原,其次是恒河平原,山地面积较小,绝大部分领土在海拔1000米以下,起伏较小,由于开发历史悠久,(补充)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印度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
返回主页)转承人口问题板书:二、世界人口第二大国5、 进入世界人口第二大国,演示:“世界人口数前六位国家”,读出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数截至2001年3月1日零时,印度人口总数为10.2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6.7%,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6、 课件演示:图7.35“印度人口的增长”,思考:2000年印度的人口数,从1951年到2000印度人口大约增加了多少亿?读图分析印度人口每隔10年的增长速度,师生得出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7、 学生阅读“印度的人口政策”和数据表,分组讨论人口过度增长会给印度带来的影响课件演示人口压力的图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印度人口如果继续按照年均近1600万人的速度增长,这个南亚大国将在本世纪中叶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了避免人口爆炸的危机,印度政府正逐步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推广印度除了人口压力外,还面临着水旱灾害威胁返回主页)转承板书:三、水旱灾害频繁发生8、 进入水旱灾害频繁,展示印度洪灾和旱灾的图片和新闻报道,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印度多水旱灾害呢?9、 引导学生从印度的纬度位置入手,结合前面学过的亚洲气候分布,课件演示图表“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思考:印度主要气候类型以及气候特点。
10、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雨旱两季降水集中在夏季,特别是7月可以达到600毫米以上11、 课件展示图“南亚1月、7月风向”,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风向和源地入手,简单分析出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并组织学生讨论:西南季风的强弱和登陆时间的早晚对印度降水的影响,并完成教材的填表练习12、 提问:印度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采取的应对措施?(我们生活的成都市是否有相似之处学生看书了解印度针对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兴修许多水利工程,但还是不能满足抗灾的需要,还需努力〔课堂小结〕印度,这已拥有几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在今天是否还延续着昔日的辉煌?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复习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近年来人口增长过快等,粮食需求压力大,因此印度十分重视粮食生产我们这节课重点讨论印度的粮食问题,导入新课板书:四、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新课教学〕1、 课件演示:图7.41“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让学生快速抢答:刚才在图中你看到哪两种粮食作物?读书明确印度水稻和小麦均居世界前列,知道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2、 提问思考:印度自然条件是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提示从地形、气温和降水考虑)。
学生讨论归纳:印度地处低纬地区,热量条件好,降水量丰富,地形起伏平缓,耕地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3、 引导学生读38页阅读材料“绿色革命”,思考:印度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粮食生产不能自给的原因;之后,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并找出“绿色革命”重要措施4、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通过“绿色革命”,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目前印度粮食不仅能够自给,且有一定的余粮出口5、 课件演示:对比图7.41“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图7.42“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以及“印度的地形”,思考:水稻和小麦的分布与印度的年降水量和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关系6、 学生观察,对照分布图,分组讨论,归纳: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河沿海平原上;小麦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光照足的恒河上游河德干高原西北部7、 教师点评,得出结论:印度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且不同的生产特点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8、 学生朗读39页阅读材料“饮食习惯”,课件演示:传统的印度薄面饼恰巴提和传统的调味品图片,加深感受转承印度的工业(返回主页)板书:五、发展中的工业9、 进入发展中的工业,课件演示:表格“印度工业发展”,指导学生读书39页,思考完成填表:比较工业部门独立之前独立之后基础工业纺织工业、采矿业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棉麻纺织工业高新技术无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教师简述独立后,印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努力发展本国工业,取得较大的成绩,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
10、 课件演示:图7.43“印度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的分布”,读40页活动的相关资料,找出主要工业城市,分析工业中心和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完成填表:工业部门分布地区主要工业城市钢铁工业煤、铁产区(印度东部、德干高原中部)加尔各答棉纺织工业棉花产区(德干高原西部)孟买、班加罗尔、新德里麻纺织工业黄麻产区(印度东部)加尔各答 师生讨论分析,发现规律:工业中心接近原料产地深入思考:就近的好处11、 学生阅读:活动第2题的材料“印度的高新技术发展”,自由谈谈看法1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作引导〔课堂小结〕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根据2003年统计它的人均GDP只有470美元但印度注重高等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技术,印度政府已经选取信息产业以及软件也作为经济腾飞的龙头,在高科技领域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些都给我国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了解别人的成功和失败,吸取经验,避免走弯路〔课外拓展〕通过图书和网络收集印度的文化风情、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作品、宗教、民俗等资料,制作电子小报,相互交流,积极参加学校和市区组织的信息技术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