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生人文素养多视角评价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261765042 上传时间:2022-03-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医学生人文素养多视角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医学生人文素养多视角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医学生人文素养多视角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医学生人文素养多视角评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医学生人文素养多视角评价摘要:目的探究多视角评价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效果,为医学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桂林医学院2018年临床医学本科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46名,2班43名。两个班级学生均加强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1班采用常规评价模式,2班采用多视角评价模式,比较两个班级评价考核合格率和问卷调查各指标评分。结果1班评价考核合格率78.26%(36/46),2班评价考核合格率93.02%(40/43),2班高于1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班医学心理、卫生法规、沟通能力、同理心、医学伦理和责任感等指标评分均高于1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

2、评价中,采用多视角评价模式效果明显,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考核合格率有促进作用,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人文素养;多视角评价;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社会各领域、各层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由传统的“满足治病”逐渐转变成为“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1。在此背景下,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作出改变,并且需具备3个方面的特点:由关注疾病向健康过渡;由治疗医学向预防医学转变;更加重视医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2。因此,医学未来的发展与医师的人文素养具有密切的关系,加强对医学生人文关怀的培

3、养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对于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存在不足,不仅表现在重视程度方面,还表现在培养手段方面,而人文素养评价模式和体系的不完善、不规范便体现了培养手段的局限3。多视角评价是新型的医学生人文素养评价模式,在国外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培养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在国内的应用比较少,也缺少相关的文献报道4。为此,本研究将桂林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本科两个班级的学生纳入样本中,对多评价体系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桂林医学院2018年临床医学本科1班和2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1班46名学生中,男36名(78.26%),女10名(21.74%);年龄1823岁

4、,平均年龄(20.354.27)岁;城镇户口21名(45.65%),农村户口25名(54.35%)。2班43名学生中,男32名(74.42%),女11名(25.58%);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414.29)岁;城镇户口19名(44.19%),农村户口24名(55.81%)。两个班级学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方法评价主体的选取:评价主体需符合下列标准:从事医学教育工作,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临床医师或教师;与评价对象无直接利益关系或矛盾、冲突;能够提供客观、真实的反馈。针对1班采用常规的评价模式,即通过期末考试的进行考核性评价,根据所获分数的高低,判定学生的医学人

5、文素养。针对2班采用多视角评价模式,评价指标首先根据部分专家的意见进行确定,专家从临床医学院一线教师、临床带教教师或教师中选出,通过德尔菲法,拟定初步的评价指标。第一轮专家商议。检测设定各个指标之间的隶属程度,以便将人文素质的各个评价指标整合到一个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见表1。1.3观察指标观察两个班级评价考核合格率情况和调查问卷得分情况。1.3.1评价考核1班:通过传统的期末考核进行评价,总分0100分,分数60分表示合格。2班:通过参考李斯特量表自制量表,对各层各级的各个指标进行量化赋分:1=不太重要、2=一般重要、3=比较重要、4=重要、5=非常重要。按隶属度分析后按15的标度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总分35175分,评价考核评分105分表示合格。1.3.2调查问卷每位学生根据调查问卷进行观察量化研究,打分的内容包括医学心理、卫生法规、沟通能力、同理心、医学伦理和责任感等指标。将评分分为5个等级:完全不符合、小部分相符合、50%相符合、大部分相符合、完全符合,分别赋值为1、2、3、4、5,分数越高表示情况越佳。行Cr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