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测量一、单选题1.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某同学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读数为14.21分米,则该读数的准确值和估计值各是( ) A. 14.2分米和1毫米 B. 14.2分米和0.01厘米 C. 14分米和0.21厘米 D. 14分米和0.21分米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12.45cm B. 12.34cm C. 12.36cm D. 12.35cm4.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测得一张小桌面的边长为0.500m,后来把该米尺跟标准米尺校对,发现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3m,则这张小桌面的实际边长为( ) A. 0.502m B. 0.501m C. 0.500m D. 无法判断5.下列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B. 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大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小C. 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D. 用同一金属刻度尺在冬天和夏天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夏天的测量值可能比冬天的要大6.小科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4℃。
在未甩的情况下,小科消毒该体温计后依次给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甲为38.4℃,乙为39.6℃,丙为39.6℃则( ) A. 只有甲、乙正确 B. 只有乙、丙正确C. 甲、乙、丙都正确 D. 乙肯定正确,甲和丙也可能正确7.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数是指人的脚跟到趾尖的距离的厘米数一位同学想请人在外地给他买一双合适的球鞋,他利用手头仅有的一把受潮膨胀的木尺测出自己的脚长是23 cm,则他应该买下面列出的哪个号的鞋最合适( ) A. 22号 B. 22号半 C. 23号 D. 23号半8.如图所示的四位同学的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测橡皮的长度 B. 测硬币直径 C. 测量液体温度 D. 测量液体体积 9.某本书共有 500 页,小明用刻度尺进行了五次测量,量出这本书的厚度为 2.50 厘米、2.75厘米、2.49 厘米、2.51 厘米、2.52 厘米,则每张纸的厚度为( ) A. 0.05 毫米 B. 0.05 厘米 C. 0.1 毫米 D. 0.1 厘米10.在一次用量筒做实验时,某同学如下操作: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读数时为 40 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数为 30 毫升,这个同学取出的液体的体积是( ) A. 大于 10 毫升 B. 小于 10 毫升 C. 等于 10 毫升 D. 无法判断11.小明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刻度在 0℃时水银柱长 5cm;在 100℃时水银柱长 25cm。
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柱长为 12cm,则这只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①;当温度为 80℃时, 水银柱长为②;则下列选项中与①②对应的是( ) A. ①35℃ ②21cm B. ①28℃ ②21cm C. ①28℃ ②16cm D. ①35℃ ②16cm12.在刚过去的“双11购物节”中,小兰想要在网上买一双运动鞋网上买鞋没法试穿判断是否合适,只能通过鞋码对照因此,小兰用一把皮卷尺去量自己脚的长度若在测量过 程中,小兰拉紧了尺子量出自己的脚长为 230 毫米请对照下面的表格,她应该选择哪个尺码的鞋子?( ) 女鞋尺码对照表(国际尺码)鞋码33.5343535.5363737.5383939.54041脚长205210215220225230235240245250255260A. 37码 B. 36 码 C. 37.5 码 D. 36.5 码二、填空题13.测量误差: 与 之间存在的差异。
误差存在又不可避免对于长度的测量,可以使用更精密的仪器或 的方法减小误差 14.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刻度尺,该物体的长度是 mm 三、解答题15.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 , 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 , 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t/℃171921232527h/厘米30.024.919.714.69.44.2(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__ (2)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________ (3)用此温度计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测29 ℃及以上的温度 (4)若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液柱向上移动,说明温度_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5)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16.杭州西湖边的宝石山上,赭色“宝石”比比皆是,造型各异,大小不等,闪闪发光,让人喜爱由此得名宝石山,其实,“宝石”是早期酸性火山喷发出的以二氧化硅为主的岩浆粗大碎屑,并被岩浆中的二氧化碳染成红色。
宝石山作为杭州最容易爬的一座山,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周末,小笛,小灿和小军相约游玩宝石山后,各自带回一块“宝石” (1)小迪的“宝石”体积较小,可放入量筒测量体积,但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①“适量的水” 有何要求? ②小迪估计他的“宝石”体积约为40厘米3 , 在以下量筒中,选择哪一个测量最合适? A.25毫升 B.50毫升 C.100毫升 (2)小灿在宝石山拾得的“宝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于是她利用一只烧杯和量筒完成了测量,操作步骤如下: ①小灿的“宝石”体积为 ②她发现这样操作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产生误差的步骤是 (填字母),理由是 3)①小军在用量筒量取50mL液体时,还需用到 填名称) ②若量取时仰视读数,则会造成测量结果 选填“偏小”或“偏大”)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组合法”测圆的直径以及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判断 【解答】A.刻度处的刻度应该紧贴圆柱体,故A错误; B.用三角板和水面桌面夹住圆柱体,且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与刻度尺重合,刻度处的刻度紧贴圆柱体,且桌面与0刻线对齐,故B正确; C.只用一把刻度处不能准确找到圆的直径的位置,故C错误; D.下面的桌面没有对准刻度尺的某个刻度,故D错误。
故选B2.【答案】 A 【解析】【分析】一个正确的长度的测量结果,等于准确值和估读值的和,最后一位为估读数字,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在14.21分米中,右边的数字“1”为估读数字,则估计值为0.01分米=1毫米,则准确值为:14.21分米-0.01分米=14.2分米,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3.【答案】 D 【解析】【分析】同一把刻度处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虽略有差异,但是相差不大,据此去掉错误数据,最后计算出剩余数据的平均值即可 【解答】比较可知,12.75cm明显偏大,将其去掉 则该物体的长度为:12.34cm+12.36cm+12.35cm3=12.35cm 故选D4.【答案】 A 【解析】【分析】测量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不是测量工具越精密越好,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精确的程度不同,所以测量结果不同长度测量时,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由测量结果的数值0.500m,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因为与标准尺相比,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3m,说明该刻度尺的一小格相当于实际长度1.003cm;读数是0.500m,相当于50个1.003cm,故物体的实际长度应该是: 50×1.003cm=50.15cm=0.5015m,为了保持分度值统一不变,因此小方桌边长的真实长度是0.502m. 故答案为:A5.【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本的实验操作和仪器的使用。
量筒读数: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解答】A.用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刻度尺的刻度间隔大了,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测量结果将会偏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在绕金属丝时,没有密绕而是留有间隙,会使测量的线圈长度偏大,导致测得的直径偏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夏天温度升高,由于热膨胀金属尺的长度变大,所以测量值比物体的实际值偏小;冬天由于金属尺的收缩,尺子长度变小,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测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小,故D错误,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