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的认识与实施策略分析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244684621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的认识与实施策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的认识与实施策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的认识与实施策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的认识与实施策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的认识与实施策略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的认识与实施策略分析摘要:随着新高考方案的公布以及实施,目前的高中化学命题趋势也越加多元,关注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程度,以测试学生学业质量标准达成程度为目的。化学教学应从教、学、评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出发,进一步深化对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做好教学一体化、学做一体化、做评一体化,完成新型化学课堂的构建,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开展。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生;教、学、评一体化一、引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1版?中指出化学教学要聚焦学科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关注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开展;化学教师需要增进对化学学科的理解,要充分认识教、学、评

2、的目标以及三者在课堂教学中融为一体的不可别离属性;要通过施行教、学、评一体化,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开展。二、认识教、学、评一体化的相关特点一教、学、评三者融合开展传统的化学课堂上,评价与教学过程总是彼此别离的,教师所作出的评价往往是孤立于化学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的一种单一评价模式。这样的评价模式也缺乏对于学生整个学习主体性的认识,学生难以在评价过程中了解自身化学学习的缺乏点。新型的课堂改革模式更为注重的是教学与评价的紧密结合過程,教师要借助教、学、评一体化历程实现化学课堂的实际统一。促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完成自我能力的创新开展,了解每一个环节对于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大

3、更强,基于课程标准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再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素材、设计学习任务和化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探究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二重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目前的教育取向问题也成为化学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一大重要问题,新课标更为强调的是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化学人才。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周考、月考、期末考这样的分数评价模式来评价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学生在这样的评价模式里很难得到更为全面的评价,一些学生通过刷题获得教师好评,他们的创新意识难以得到发挥。在新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课堂上,评价与教学活动的相互关系是十分紧密的。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优化学习过程

4、中的一些先导条件。在充分分析化学问题的根底之上,做好学生的自由讨论。进而产生更为良好的教学方法,做到教学评价的和谐统一,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整个化学学习能力。三先评价后教学的开展模式传统的化学课堂目标设计缺乏一定的导向,教师在化学课堂上也只是重视完成一些常规性的教学任务而已,但这样的教学过程所起到的实际效果很不理想。教师要在评价体系上建立完整的目标根底,根据不同的目标效果做出合理评价。让目标实现过程得以表达,在新型改革模式下知晓教学活动的有效化以及多元化。防止单一做题模式的限制,依据课程改革的标准要求化学教学必须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开展。它的教学目标设定都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进行的,教师可以由此

5、完成预先所设定的相关化学条件。最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去实施化学教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四评价模式的多元化开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让化学课程教学趋于短板化,整个评价内容也显得十分片面,它对于学生的知识理解过程以及思维品质的提升缺少关注。教师在选择评价方法时应该了解学生认识的开展过程,做到评价方式多元化,让评价内容和目标更贴近高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三、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策略一教学一体化,深化化学知识所谓教学一体化,即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并引导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分析理解问题的一类过程。教师需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问题探究,并通过合理的化学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稳固对于化学

6、知识的了解。高中化学教学要实现教学一体化目标,必须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凸显出化学知识的活力特性。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理解能力的缺陷,他们在学习一些新型化学知识时难免会因为以往知识储藏的不够而出现化学课程学习的迷失状况。此时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根底上去探讨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然后再进行师生协作学习,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过程。例如,在?离子反应?教学时,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学习小组这样一种新型模式。先将整个班级学生按照化学学习能力的不同性划分为假设干个学习小组,过后让每一个小组担任不同的学习任务。如有的小组讲解离子反应的具体过程,而有的小组那么讲解电解质以及不同电解质的相关差异

7、。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小组内找到属于自我的独特位置,它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相关兴趣。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在深层次的学习空间内进行知识探索。在讲解知识时更为注重学生的开展过程,做好教学调和,最终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又如在教学?化学方程式?时,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将离子反应的相关方程式进行引入。加强学生对于方程式的理解,最终掌握各类方程发生反应的实际条件。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会完成自我思维的发散,教师也可以借由一些专业的化学用语来阐述化学知识。真正做到教学一体化,让学生的化学学习主体地位表达,最终给学生带来一个更为开阔的开展空间。二学做一体化,加强高中化学的实验特

8、性化学实验是化学课堂开启的又一大出发点,教师可以借由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在展开高中化学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关注一些化学理论知识的讲解,更要由实验去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由生活化学知识出发来进行不断的猜想验证,最终感受到化学知识学习的实用价值。学生可以借由一些实验过程来提升自我学习的探究能力,最终让化学知识以一种更为牢固的状态存在于学生的脑海之中。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别离和提纯?这一课程时,教师假设只是讲解一些根底的物质别离与提纯操作,那么学生也会仅限于知识外表,无法去了解别离以及提纯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节知识点。借此教师应该由具体的实验操作展开教学

9、,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过程中掌握各类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点。如此一来,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也会仔细比对一些实验常忽略的问题,最终了解根本实验步骤。例如在实验盐的别离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与蒸发结晶也能够知晓这些不同实验方法的优缺点,掌握最好的提纯方法。教师可以由此帮助学生从理论知识出发,最后做到学以致用,真正做出学与做的一体化。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仔细提醒学生一些常容易出错的细节点,让学生参与实验观察以及实验数据记录。优化学生的实验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于特殊原理的理解。三做评统一化,引导学生形成化学知识面教学评价统一化过程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评价学生的整个化学行为,它更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10、做好互评,真正实现做与评的一体化。假设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盲目的接受知识,那么他们面对一些自己不懂的化学知识时也往往处于一种呆板状态,这样的机械化流水线学习过程难以提高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整个思维创新能力。在化学课程实践过程中,教师需在同步教学过程中做好评价总结,边做边思考、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最终找准错误源头,由此进行拓展延伸。从某一个特殊的知识点延伸出化学知识学习网络,稳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镁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这一实验课程时,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大多会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学生在动手实验操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在实验操作结束之后,教师也要引导学

11、生对整个实验步骤、实验原理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本卷须知进行自我总结。例如很多学生在实验装置连接环节就很有可能会出现错误,教师需要组织学生针对这一环节作出评价分析。要求学生在实验操作分析过程中了解正确连接方法,最后深化学生自我学习成果。针对特殊的实验素材,教师还应该考虑到学生在实验素材选择过程中是否应用正确连接方式?能不能找到更优化的实验解决结果?实验是否有更为平安的器材?总结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平安隐患,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过程中了解知识特点。最后学生通过实验方案也逐渐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很有可能会生成一些黑色固体,这会导致实验现象的不明显。針对此种问题,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找出本实验的优化方案,引领学生探究新型

12、的实验步骤。由此,学生对于镁的相关性质了解的也更为深刻了,它能够真正发挥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发散思维。四、总结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评一体化过程改变了传统化学教学的一些缺乏之处,它能够真正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需有效培养学生的整个学习操作意识,激发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师生的传统传授关系,让化学课堂变得更为多元。实施好教学评价,改变单一性的知识灌输模式。注重课堂化学知识的开展整理,最终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化学知识学习网络。参考文献:【1】林建芬,解慕宗.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深圳市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现状的调研分析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19.【2】沈百林.“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21.【3】陆广海.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构建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11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