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府河第一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9614897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随州市府河第一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随州市府河第一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随州市府河第一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随州市府河第一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随州市府河第一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诗中的理趣客观而论,宋诗胜于唐诗之处在于诗歌创作技巧的进步,意境的深刻,取材的扩大。大量“有理趣”的哲理诗是宋诗的一大成就。宋王安石、苏轼时代,诗含哲理渐成风气,诗歌“尚理”成为宋代的审美风尚。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苏轼可谓是宋代“理趣”诗的集大成者,其中最成功之作莫过于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陈衍说:“此诗有新思想,似未经人道过。”题西林壁表面上

2、是写庐山,实际上是从哲理的高度提出一个认识事物的原则:要了解掌握事物的本质、真相,必须摆脱限于一时一地的片面性和自以为是的主观性,必须对事物客观地不带成见地作全方位的历史的反复观察,深入研究。这也是诗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基本思想。这两句诗是近乎明白说理的议论,但说理而不枯燥,议论而不质直,因为它没有脱离游庐山的内容,而与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状庐山之态融为一体。所以它具有情韵,能够使读者在从思想上受到启迪的同时,仍然感到它那丰饶的诗意是多么的耐人咀嚼、品味。应当说,这是宋人诗中理趣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了。 宋代“理趣”诗更多的是哲理、意象、情感、议论这

3、四个要素的结合体。宋人遨游于精神领域,习惯于把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类主体置于广袤的宇宙空间,寻找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他们对于现实乃至日常生活的关注,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都以意象与议论结合的方式表达于深含情感的哲理诗中。至此,文言理,诗言情这种机械性的划分被打破了,唐诗言情,宋诗言理这种抑此扬彼的绝对批评也不攻自破。宋诗以发人深省的哲理与耐人寻味的诗意相融合,就构成了所谓的“理趣”,这个“理”绝非抽象的“玄理”,也不同于封建礼教的“理”,而是从一般的社会生活中概括出的具有普遍规律的生活真理。认识宋诗的“理趣”,决不能忽视当时的社会现实、政治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的思想文化氛围给予诗歌创造的影响。宋代社会

4、矛盾一直未能得到较长时期、较大程度的缓和,朝廷内部也存在着交相起伏的派别之争。宋太祖即位后,“杯酒释兵权”,采取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文臣由科举考试而进入仕途,他们对社会现实颇为重视,对国计民生颇为关切,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宋代文学家普遍关注国家和社会,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具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可以说,宋代是一个言论自由的时代,文人们通过各种题材、各种手段大发宏论,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宋代文人在积极参政的同时,也保持了比较平静的心态。前代文人的人生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仕、隐两种,仕是为了兼济天下,隐是为了独善其身,两者是不可兼容的。而宋代文人却做到了仕与隐的矛盾统一。一方面,他们关心政事,希望建

5、功立业;另一方面,他们保留了心性的自由,“与宋代建构起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本体,从而建构人生终极依据的文化精神内核相对照,唐代文化则缺少这一鲜明的精神内核,体现为驳杂而非宋代的融会贯通,精纯。”宋代文人学识都比较渊博,有深厚的文化素养,高深的学术见解,对事物的认识独到而深刻。他们将关注的角度更多地转向了日常生活中,一物、一景、一人、一事,均可以成为其审美的对象,正如苏轼所说“凡物皆有可观”,正是处于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对象中,诗人却匠心独运地提炼出许多人们有所感悟却未曾言道的人生哲理。如“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如“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可以说,与唐人相比,宋代文人的生命范式更加冷静、理性和脚踏实地,超越了青春的躁动,而臻于成熟之境。 1.下列诗句不含“理趣”的一项是 A“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B“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C“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D“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苏舜钦题花山寺壁)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宋诗意境深刻,取材扩大, 创作技巧有了进步,在艺术上超过了唐诗。B题西林壁说理而不枯燥,议论而不质直,因为它将说理和状庐山之态融为一体。C把发人深省的哲理与耐人寻味的诗意结合在一起,是理趣诗

7、的重要特征。D宋代哲理诗的兴起与宋太祖采取的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和宋人比较平静的心态密切相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唐诗擅长言情,宋诗擅长说理,所以宋代很少言情诗。B唐代缺少有理趣的诗,是因为唐人的学识、文化素养、学术见解比不上宋人。C仕和隐本是两种不相容的人生态度,但宋代文人将二者统一了起来,既关心政事,希望建功立业,又保留了心性的自由。D宋人将关注的角度更多地转向了日常生活中,从看似平淡无奇的对象中,提炼出许多人生哲理,足见平凡的生活才是哲理诗创作的源泉。参考答案:1.B 2.A(创作技巧的进步,意境的深刻,取材的扩大是宋诗胜于唐诗之处,不能说明宋诗超过唐诗。)3.C

8、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洎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

9、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

10、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觉、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思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然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

11、们的要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7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B是世界各民族间

12、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C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D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8文章阐释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阐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D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他们相关者的利益。9综观全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

13、项是A社会转型时期,仍应要求人们遵守道德的普遍准则,准则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B在新时期,必须确立和推行中国的“道德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C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和世界各个民族“待人如己”的准则是一致的,这个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的规范有积极意义。D在社会转型新时期,研究社会道德规范原则时,应当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益成分的继承与弘扬。参考答案:7. C: C依据是文中第一段“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原则”这句话。A项说“道德黄金律”是指“针对社会转型提出的”,不符合原文意思。B、D项缩小了概念的

14、外延。8 A:A项“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与原文文意不符。正确意思是“那么你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对待别人”。9 B:B作者在文中没有强调“必须确立和推行”的意思。略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毕业于东北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李文星在一家名为“BOSS直聘”的招聘平台上发简历找工作,却疑似落入打着招聘幌子的传销组织的骗局,直至有人在天津静海区一处水坑里发现他的尸体。据静海区公安分局提供的“关于李文星非正常死亡警情的说明”,7月14日18时55分,静海区城关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静海西外环与北外环交口沟内发现一具死尸。经查,显示人员为李文星,男,山东省武城县郝王庄镇仁德庄村人,

15、后尸体被运往静海区殡仪馆保存。当晚,静海区公安分局民警联系到李文星家属,通报了相关情况。据静海区公安分局民警介绍,根据李文星随身携带的传销笔记等物证,分析认为其极有可能误入传销组织。静海区公安部门承诺,将围绕打击传销工作,加大清理整治力度,对存在非法传销活动的重点区域反复开展打击清理行动,对非法传销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处理。“他一心想快点找到工作,特别急迫。”李文星的大学同学说,两人大学毕业后赴北京找工作。5月15日,一名自称“北京科蓝”公司的招聘人员跟李文星联系,电话面试后让他到天津高新区报到。去天津后,李文星突然变了,微信经常不回、电话态度冷淡。事发后,李文星的双胞胎妹妹李文月也发现了哥哥的各种反常举动。在大家各种疑问和猜测中,最令人痛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摘自2017年8月3日中国青年报,有删节)材料二:在人们的意识中传销参与者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现在传销正在升级换代,正在往高端传销发展,以广西为代表的南派金融传销甚至还有很多社会名流也卷入其中,教授、博士生、研究生、记者、律师、国家公务员、退休干部,演艺界的人士,沿海广东、福建、浙江一带的老板、白领都参与其中,上至直辖市的北京、上海、天津,下至中西部贫穷落后地区,都趋之若鹜。传销已不再仅仅是穷人玩的游戏,正在向高层次、高智商、高学历、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