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将本次说课内容分为3部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首先看第一部分,教学设计,这部分我又将其分为6个小点进行具体阐释第1小点,课程地位本课主要介绍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在探索革命道路中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红军长征这三件事对今后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本节课在八年级上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学生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一个必要环节,因为没有八一南昌起义,就没有新型的人民军队的诞生;没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就没有红军的立足之地;没有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就不会保存下来革命的火种第2小点,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个性普遍突出,对知识、对社会充满好奇与渴望,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和较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但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深刻性还有待提高第3小点,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定如下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找到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所在讲述红军长征的英勇故事,指导学生认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授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先烈们排除万难、不断前进的坚强意志,同时激发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第4小点,教学重难点分析1、重点:了解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遵义会议,体会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特殊历程及艰难曲折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诞生了新型的人民军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因此,将这3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的重点2、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这一知识点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于理解为了化解此难点,采取分析比较法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率领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向农村进军,这是以退为进的策略,是一条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第5小点,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采用2种教学方法情景再现法,运用大量图片、视频等直观感性的材料使学生近距离的触摸历史,感悟历史讨论法,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创置情境、紧扣课本,来组织本课教学活动,从而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深化他们的认知水平,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6小点,学习方法分析根据新课改理念和历史新课标的要求,历史教学不只是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在于思维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本节课学法指导如下:(1)自主学习法:本节课容量较大,但是有些简单知识可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这样既节省了讲课时间,又锻炼了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史论结合法:通过对南昌起义背景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这次起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使学生养成分析问题时史论结合的好习惯3)合作探究法,难点问题由学生合作讨论,课堂上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回答,使之在不断的讨论、思考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学法指导,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以上是我对教学设计的分析,接下来重点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三大部分,课程导入、课程讲授和课堂小结首先看课程导入我会首先展示军旗、播放军歌,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 八月一日是我国的什么节日? 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问:那么“八一建军节”和什么历史事件有关?设置悬念,导入本课,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是新课的讲解,先请学生阅读第一子目下关于南昌起义背景的一段小字,然后思考问题: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为什么要发动武装起义?中共有自己的军队吗?之后,我会播放视频,同时强调学生要从视频中抓取重点信息,并通过分析这两段材料帮助学生理解。
最后,总结概括出八一南昌起义的背景从背景我们知道这次起义很重要,也是必要的,那么,这次重要的起义是何时、何地、由谁领导的呢?我选择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提取这些信息的方法,使学生对南昌起义的基本要素有更深刻的记忆在起义军占领南昌城后却选择了南下广东,我会进一步提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进行思考交流后,我会将答案要点展示在屏幕上接下来,我会设置疑问,南下之后这支部队的最终结局会如何呢?在第二子目中,将对此在进行解释,通过这样的设疑调动学生的兴趣以上了解了南昌起义的过程,那么以此为基础,我要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尝试概括一下南昌起义的意义学生回答后,我会首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再出示答案要点正因为南昌起义的这些重要意义因此才有了现在我军的重要节日建军节继南昌起义后,中共又领导了秋收起义,但由于力量悬殊,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失败后,他们选择向井冈山进军由此我会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向井冈山进军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然后我将引导学生从实力对比、地理特征和革命的发展等角度分析这一问题,给学生5分钟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我所给出的提示讨论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会在屏幕上展示几个要点。
湘赣边界条件比较恶劣,相对封闭,以常人的角度来看,是很难有大发展的而共产党人凭借其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这个地方逐渐站稳了脚跟,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为中国革命点燃了星星之火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在此处出现了一个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那就是井冈山会师展示《井冈山会师》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片,然后提问从中看出了什么?再指出会师的两支部队,就是秋收起义部队和南昌起义的部队告诉学生南昌起义部队的结局在艰苦的环境下,红军的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舞着他们继续斗争我们通过一首歌谣,一起来感受一下在这种乐观精神的感召下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功的影响下,各地先后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最终形成了燎原之势我会让学生通过一幅地图,对这种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有简单了解国民党面对共产党的不断强大,产生了恐惧与不安因此,先后5次对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围剿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就是我们所说的长征首先,我会请学生欣赏长征这首诗,通过诗歌让学生对长征有个宏观的了解,并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找出红军长征中所走过的地方,所经历的重要事件,培养学生从不同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之后,我会出示红军长征地图,并在地图上演示红军走过的道路,标注出主要事件,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克服困难、挑战生命极限的崇敬之情,也让学生通过这个环节能够将刚才从诗歌中提取出的信息形象化。
接下来,我选择了一组视频,让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长征的艰辛长征过程中,我重点讲解的是遵义会议,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归纳概括出遵义会议内容并进行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最后我会引导其理解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中共诞生于1921年,到遵义会议召开时14年的时间里,主要领导换了几任,曾经出现了“左”的或“右”的错误,经受了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挫折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9年也是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的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这种引导方式不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长征是军事史上的一个壮举,为革命保留了火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第3,课堂小结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井冈山的山山水水,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形成“燎原之势”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道路,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红军不怕远征难”英勇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最终战胜千难万险,走向了胜利!具体知识点,要学生记住这个顺口溜北伐战争要胜利,蒋汪叛变革命起共产党员不怕杀,揩干血迹举义旗南昌秋收共起义,无奈城市如铁壁。
强攻不行我智取,转向农村根据地井冈山上红旗飘,朱德闻讯凑热闹朱毛会师谱新篇,开创革命新局面艰苦乐观定胜天,星星之火已燎原中正见状如火烧,五次围剿根据地左倾冒险占上风,红军被迫大转移遵义会议挽狂澜,战略形势换新颜四渡赤水出奇兵,金沙江畔巧周旋大渡河中显神勇,泸定桥上气势宏雪山草地无所惧,三军会师得胜利作业布置,让学生们收集长征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为我们第三单元的活动课做好准备以上就是我对教学过程的分析,最后谈一下教学反思加强了学生对基本史实内在联系的理解,深化了基础知识,并使知识结构化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锻炼了动手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能把教师的宏观指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结合起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