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老师姓名学生姓名上课时间学科名称年级课题名称机械运动、声现象教学重难点1.参照物、测量长度和时间、速度;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特性,噪音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过程【知识点一 】机械运动1.参照物:(1)在物理学里,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考物: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事先被当做“参考标准”的物体叫做参考物3)参考物一旦选定,就认定它是静止的参考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考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等常用单位:千米(km)、毫米、厘米、分米、米(m);微米、纳米等使用刻度尺的方法:看零刻度是否磨损,看刻度尺的量程,看刻度尺的分度值;测量时,刻度尺要沿着所测的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不要斜视;记录时,除了记下数据,还要带上单位2)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停表、沙漏等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 min)、秒( s)等3)对误差的认识: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距叫做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不精密、测量方法不正确、读数时出错减小误差的方法: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误差无法避免,但是可以减小3.速度和平均速度:(1)定义:在物理学里,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之比成为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则物体运动运动越快2)公式:tsv,vts,vst在这个公式里,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单位:m/s 、m、s 1m/s=3.6km/h (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总是沿着直线运动,并且速度不变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是沿直线运动的,但是速度随着时间变化的4)计算平均速度时,用tsv这个公式, s 是通过的路程,t 是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特别注意的是,时间t 包括在中途停留的时间在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或者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知识点二 】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大约340m/s;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3)利用回声可测距离:tvs声声,所测得的距离就是s声的一半2.声音的特性和运用:(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音色与物体本身的结构、材料等有关2)人可听到的声(即声音):频率在20Hz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3)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运用有:声呐、 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4)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音的危害:影响人体的身心健康,干扰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2)减小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例题精讲 】例 1:某同学正确测量出某物体的长度是36.67cm,则他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此数据的准确值和估计值分别是()A、1mm, 36.60cm, 0.07cm B、1cm, 36.6cm, 0.07cm C、1cm, 36.0cm, 0.67cm D、1mm, 36.6cm, 0.07cm 例 2:如左图 1 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cm。
右图木块的长度是 cm例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出现误差,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去测量长度,可以消除误差例 4: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迅速后退,这位乘客选取的参照物是()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树木B、乘客乘坐的汽车C、迎面开来的汽车D、地面上的房屋例 5:“十一”假日,爸爸驾车带小辉全家外出旅游,如果汽车以72km/h 合_m/s 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h,则汽车行驶了_km,行驶途中小辉看到路两旁的树木都向后退,这是因为他选择了_为参照物例 6: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例 7:李军的家距学校600 m 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 m/s 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 1.5 m/s 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 A 1.2 m/sB1.25 m/s C2 m/s D2.5 m/s 例 8:图 4(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 图像,则图4(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 图像是 ( ) 例 9: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10m/s 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 的速度行驶1000m。
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例 10: 如图 3 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就可以提高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例 11:把一条橡皮筋扣在椅背上,用手拉紧,并且拨动它,如图4 所示,这时可以听到所发出的声音,它是由引起的因此,在人听觉的范围内,任何物体的振动都可以发出例 12:20XX 年 6 月 20 日,“神州”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青少年讲课下列说正确的是()图 3 图 4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C、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例 13: 在学校的一次运动会上,小明进行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例 14: 下列实例利用超声波进行诊断()A、医生为病人做“B 超”检查B、耳科医生检查病人的耳道C、内科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音D、内科医生为心脏病人做心电图例 15: 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A、超声波发生了反射B、超声波能传递去污信息C、超声波是清洁剂D、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使牙垢脱落下来【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1. 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铁轨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车窗路边的树2.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小鸟 在空中飞行B.河水流动C.水凝固成冰D.雨滴下落3.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 2s 内,小明跑得更快C.8s 内,小明的速度是5m/s D.8s 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4.如图 2 所示为晓艳旅游时记录汽车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出发 8h 内和 l2h 内走过的路程相同B.在 5h 到 8h 内共走了270km 的路程C.汽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47.5km/h D.汽车在 2h 至 4h 之间速度最快,那时的速度为12m/s 5. 小 芳 骑 着 自 行 车 在 上 学 的 路 上 , 若 说 她 是 静 止 的 , 则 选 择 的 参 照 物 是 ()A.路旁的树木B.迎面走来的行人C.小芳骑的自行车D.从小芳身边超越的汽车6.小李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只需3min。
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A.200 m B.400 m C.2 000 m D.10 000 m 7.运动会上, 100m 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 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8.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动车以 36km/h 的速度前进, 小王以 10m/s 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 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 /(km h-1)2468O306012090t/h1012s/m2 4 6 8O10203040t/s小华小明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9.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40m,需 40s 的时间, 现在这个同学用6min30s 的时间沿操场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A.400m B.300m C.200m D.150m10.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由vts可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B.的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C.由vts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的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1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
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12.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玻璃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说明()A.空气不能传声B.液体不能传声C.真空不能传声D.固体不能传声13.以下关于发声和发声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在 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被敲响的音叉停止振动后,不再发声D.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快14.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15.如图 1 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可演示()A. 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音调就越高B.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大C.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6.用钢琴和手风琴演奏同一首曲子,听起来感觉不同,其原因是 ()A. 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B.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C.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17.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18.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焰,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焰随着鼓声舞动。
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烛焰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19.人们把频率低于20 Hz 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 000 Hz 的声波叫超声波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有()A.用声呐探测海底的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用仪器监听海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