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美术——培养审美的眼睛

xzh****18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75MB
约35页
文档ID:221391190
美术——培养审美的眼睛_第1页
1/35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第一课n在上课之前我们首先来欣赏两幅图片拾穗 米勒 (法)张萱(唐) 捣练图一、比较这两幅美术作品的异同,并说明其原因(讨论)n相同点:首先二者都是绘画作品,其次二幅都是描绘妇女劳动的人物肖像画等等.n不同点:一幅是中国画一 幅是油画,一幅描绘的是古代作品一幅是当代作品等等(讨论)实际上,这些疑问产生就已经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因为提问正是我们思考的开始二、什么叫美术鉴赏?有人会说顾名思义美术鉴赏那肯定是首先要“鉴别”然后才能“欣赏”喽!正是如此,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美术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鉴赏的过程是从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到体验,想象和评价,美术鉴赏的目的是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美术鉴赏的本质特征是综合的审美活动总之,美术鉴赏就在于鉴古今、评优劣、定高下下面我们就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来了解怎么样进行美术鉴赏捣练图是唐代画家张萱之作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

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徐悲鸿 奔马大师采用了豪放的泼墨和劲秀的线描写意方法,着重刻画出马的神韵和气质画中的马雄骏、矫健、轻疾,颇有“瘦骨铜声”之美感,奔马强壮有力,生气勃勃,这幅奔马图不仅表现了马的精神和特征,更赋予了画家自己的个性和理想为振兴民族艺术而奋斗! n吴冠中 n吴冠中先生n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1950年秋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n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多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艺术馆和博物馆举办画展;2000年,吴冠中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他不仅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也是首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n吴冠中先生的画综合了西画与中国画之精髓,用笔简练,后期作品常喜以点、线造形,创自己独解,诠释自然之美,人生喻其中,竟如他艰辛磨难的经历,寻味良久而其所著文章也育人,朴实无做作,可看,所得甚多。

n同时,吴冠中的作品在拍卖艺术市场上屡创新高;作为其生前最后一幅公开拍卖的作品,在翰海2010春季拍卖会上,他1974年作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以5712万元人民币成交 n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清华大学在26日发出的讣告称:我国杰出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党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法兰西学士院艺术院通讯院士,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冠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n遵照吴冠中生前遗愿,将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清华大学将举行吴冠中教授追思会 宋宋/ /梁楷的梁楷的太白行吟图太白行吟图二、美术作品是如何分类的?n绘画n雕塑n建筑n设计n书法n摄影绘画又可以分为:n中国画n油画n水彩画n漆画父亲 罗中立罗中立(1948年)于一九七八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深造父亲一画曾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其画面具有一种悲剧性的震撼力,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老农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以及手中粗劣的碗等等写实的描绘,消除了观赏者与作品之间的隔膜,画家藉此来对传统文化和民族进行反思。

陈逸飞靳尚宜塔吉克新娘 靳尚宜吴冠中赵无极红蓝椅 里特维特 (荷兰)布列松 12月6日,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研山铭手卷成功拍卖目前留于世上的的米芾大字作品仅为三件,研山铭不仅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没有复本的孤品,这也使它成为目前价值最高的书画国宝砚山铭“的拍卖采取的是指定竞投的方式,最终以2999万的高价成交这2999万也是国家的一个幸运,意味着研山铭真正的回归祖国 流水别墅 莱特摄影作品三、美术鉴赏的意义通过对以上美术作品的欣赏我想同学们对美术鉴赏的意义一定都有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n法国/库尔贝的舞蹈 马蒂斯 (法)美术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慝负担着社会功能的角色,美术的这种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所谓认识功能教师我们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行为、器物、观念等,甚至认识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这种认识即可以通过有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本身来实现所谓教育功能,主要是指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与影响,以培养人们在对待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以及自我判断上的积极的观念与热情,具体而言就是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命、锐意进取,虽然美术作品的形式也具有教育的意义,但它更多的是与审美功能想联系在一起的。

所谓审美功能,就是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判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人的这些能力是与人的知识和道德相联系的直觉能力,只有经过不断的训练,人的审美能力只有经过不断的训练,人的审美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