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名句精萃 〔 一〕1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2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3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6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8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9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大巧如拙,大辩如讷; 《老子》10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11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12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13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14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15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16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17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18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19 既来之,就安之; 《论语》20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2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2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23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2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2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2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27 往者不行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28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29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30 学而不思就罔,思而不学就殆; 《论语》31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3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行夺志也; 《论语》33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3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3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3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3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38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39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迷人; 《论语》40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四百名句精萃 〔 二〕1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2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3 居安思危,思就有备,有备无患;《左传》4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6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7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8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9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10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仍;《战国策》11 不以法规,不成方圆;《孟子》1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13 穷就独善其身,达就兼善天下;《孟子》1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15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16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孟子》1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18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19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20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21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2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23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2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25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26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庄子》27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28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庄子》29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3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31 巧诈不如拙诚 , 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32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33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34 察己就可以知人,察今就可以知古;《吕氏春秋》35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屈原《卜居》36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37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38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39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40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四百名句精萃 〔 三〕1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2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读〈山海经〉》3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4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5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6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准时当鼓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7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 吴均《与朱元思书》8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太子少傅箴》9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10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朓《晚登三山仍望京邑》11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12 登山就情满于山,观海就意溢于海; 刘勰《文心雕龙》13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萧统《纂要》14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如耶溪》15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16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如飞; 北朝民歌《木兰诗》17 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18 海内存知己,天际如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19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藤王阁序》20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藤王阁序》21 年年岁岁花相像,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22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24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2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如虚《春江花月夜》26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像; 张如虚《春江花月夜》27 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如虚《春江花月夜》28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颧雀楼》29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凉州词》30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仍; 王昌龄《出塞》3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仍; 王昌龄《从军行》32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33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34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交庄》35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6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37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38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灵隐寺》39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40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四百名句精萃 〔 四〕1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2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3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4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6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交;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8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泛》9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10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11 孤舟远影晴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2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舟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13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14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5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16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17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仍复来; 李白《将进酒》18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19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高兴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0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21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2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23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半夜四时歌》24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25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26留戏蝶时时舞,悠闲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 其六〕27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2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2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3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31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3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3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3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35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3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仍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3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季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7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38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3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0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四百名句精萃 〔 五〕1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与元九书》3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长恨歌》4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5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6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7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8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白居易《琵琶行》9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10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1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12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13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放言》14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